芬兒說,這幾天天氣晴好,你來我家轉轉吧,咱們一起去洛陽,再回家。
自她遠嫁洛寧,乃至生下女兒,我們都沒見過。就連最近一次相見,還是兩三年前,在上海。還有幾天假期余額,心里又確實癢,就出發了。
車至洛陽澗西區,看到一派祥和的大街,陽光自枝枝椏椏間斑斑駁駁打下來,還是特別喜歡這種寧靜的感覺。聯系瑪麗小美妞說“還是很喜歡洛陽”,下一秒鐘,她的電話就打進來,滿是歡喜:“三月三月,快下車吧,我在你路過的公園接你,帶你一起逛公園呀!”
只不過來時打了招呼,時間和行程允許一起逛麗景門,她就記下了,還想著候在路邊,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我仍然不知道和她同行的他是不是她的好好先生,但是這么美好的她,真的值得有人疼愛。
芬兒在縣醫院后門接我,一見我就笑得花枝亂顫,搞得我摸不著頭腦,不至于見我一次這么高興吧?問她:“你笑啥?”她笑得更歡了,滿臉通紅:“你帶錢了沒?我出門走得急,忘了帶錢了。”
我噗,這下輪到我笑翻了,這妞真行,還是那么傻。我說:“我有錢,來來來,我養你。”
說笑間她看到賣甘蔗汁的,想要給我買熱水喝,摸摸口袋,默默嘟囔道:“想給你買點水喝吧,連錢都沒帶,還得你掏錢,哎……”
我們買了些水果一起回家,她的公婆見我來,熱情地招待我,親切地喊我“姑娘”。
隨后幾天,芬兒的公婆全盤照顧孩子,讓芬兒帶我出門走走轉轉。她還是路癡,走到哪里都是我帶路。走長長的路去吃蝦火鍋,爬鳳翼山,游永寧湖,去哪里無所謂,看了什么美景吃了什么美食也不關心,兩個人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一路說不完的話,這種情意比什么都重要。這真是友善的一家。公婆和善,老公踏實,兄弟妯娌和氣,小姑子溫和。和很多家庭相比,她的確是幸運的,連我初見這么一大家子都覺得好溫馨自在。
也是這么一大家子,讓我不忍對她、對他們過多叨擾——我只想看看你,翻山越嶺,千山萬水,看你一眼就離開。
芬兒說,我嫁給聰聰是想讓自己過好日子,可是這日子怎么過著過著就過到這一步了,我怎么就走到了這一步了呢?
是呀,怎么就過成今天這個樣子了呢?
她說,每天一手抱女兒,一手忙工作,來不及品嘗飯好吃與否,只想著盡快盡可能多地往嘴里塞飯。
她的小女兒有多難養,我知道。不停地哭鬧,晨間五六點就聽見她在哄孩子。那刻的她,蓬頭垢面,雙眼因睡眠不足虛腫得簡直睜不開。
生活啊,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是夫妻二人琴瑟和諧不是公婆和善就可以。在一餐一食的日常面前,愛情,往往不堪一擊。
要花費多大的心血才能把襁褓中的嬰兒教養得知書達理,要付出多大的精力才能達到職場和家庭的平衡,甚至,要多有心才能讓愛情在婚姻中也保持光鮮亮麗,她不知道,尚未經歷這些的我,更無發言權。
她還是固執己見,堅持要婆婆跟她來鄭州全心照顧她的女兒。殊不知,她這樣由著自己性子來,一家子都亂成一鍋粥——公公下班無人做飯,老二家的孩子無人看管,商店將無法正常營業。
我見過他們家的商店,地理位置極好,關了實在可惜。
我記得,高二那年班會上,那個學體育的高高胖胖的女生,一臉羞澀又無比幸福地說:“其實,我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理想。我就想著長大了,在家門口開家小賣部,自己當老板娘。”她說這話時,臉微紅,滿是幸福的神情。
芬兒家的商店也好,她的小賣部也好,一定程度上,都曾是一種幸福的寄托,那是平淡生活里對幸福的仰望。
關于芬兒的決定,我理解,又不理解,支持,又不支持。我不是她,她的苦悶我無法感同身受。我不是她,所以她的任何決定,我也只能靜靜做個旁觀者。
居家過日子,哪似一個人時逍遙自在。只是,一個人也好,一雙人也罷,甚至是一群人,當你過得不如昨天時,別急著去聲討去叫囂,你是不是應該先思考一下,是否對他人對世界期待過高,對自己要求甚少?無論何時,人都應該擁有讓自己過得更好的能力,而不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
她把所有家當從上海帶回洛寧,中有一件是我的——她外出游玩買給我的明信片,她已經替我完好無損保存了三四年。是朋友,才會記得你的喜好,并一路珍視。人生海海,邊走邊愛,再困頓不堪的日子,愿我們都有能力讓它開出耀眼的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