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陪伴》
一、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基崗村出嫁的女兒陳曉燕。二、很高興今天能在這么隆重的場合分享!感謝……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題是永恒的陪伴!下面我想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什么是陪伴?平時對家人是如何陪伴的?我分享三個故事給大家!
一(我童年時缺失的陪伴)
? ? ?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家有四兄弟姐妹,那時候我們家很窮!爸爸媽媽每天要出去干農活,很多時候都見不到爸爸媽媽的身影,我們在想媽媽什么時候回來呀!等呀等,等到媽媽回來了,我非常的開心,可是沒幾分鐘媽媽就騎著單車要出門,我一看媽媽出門,哭著追出去,拉著媽媽的單車的尾架不肯她走,我一邊哭,一邊求媽媽帶我一起出去干農活。媽媽看我這樣停下車蹲著對我說:燕啊,媽媽要出去干農活,你們才能有飯吃,才能去上學。我似懂非懂地看著媽媽騎著單車離我遠去,在我的童年看到的都是這樣子的背影,那個時候我多希望父母能夠多陪伴我一會,這是我童年最想得到的愿望。
二、我成家生子的時候父母給予我的那份愛和陪伴:
? ? 一轉眼,我慢慢地長大,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我更加能夠體會一個做媽媽的心情;記得在我剛剛懷孕的時候,身體見紅醫生說我很容易流產,要躺著不能走動,并且比一般的孕婦嘔吐的更厲害;那個時候我根本吃不下東西,我的媽媽每天變花樣給我做一些好吃的,那怕我只吃一口她也很開心。在我快要生產的時候,我非常擔心,也非常害怕,媽媽一直陪在我的身邊,無微不致地照顧和鼓勵我,并給我勇氣。其實我知道,媽媽想用這種方式來分散我身上的疼痛和注意力。在生產的當天我足足痛了24個小時,媽媽沒有睡覺,一直都在擔心我。我看到媽媽布滿紅血絲的眼睛,我說:媽,你休息一會吧!我沒事,你的女兒會很堅強的,但媽媽還是不放心。在我快進產房的時候,媽媽拉著我的手對我說:燕呀,你就要當媽媽了,我會在門口一直等著你,你不要害怕。就是這樣愛的鼓勵和陪伴,讓我進產房的時候有一種勇氣和力量,帶著媽媽的祝福和祈禱,順利把孩子平安生下來,我非常感恩媽媽在我生子的這段陪伴。最長情的告白是陪伴!陪伴是永恒的!在我們的生命里會有無數種的陪伴;比如說當下的我們這會短暫的陪伴;我的媽媽在我懷孕中的陪伴;當然還有一種陪伴是生命與血脈注定的陪伴,就是父母和我們和孩子間的陪伴。
四、在我工作中親身體驗和感受
? ? 在我創業的這幾年。有一天,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個男士打來的電話,他對我說:想了解養老院的情況,因為轉換工作的原因,無法給予母親更多的照料時間,也沒能請到合適的阿姨照顧,因此,想給媽媽找一家放心的養老院入住。過了兩天他把媽媽帶過來,我親自接待了他們,在交談的過程當中,我發現這是我見過唯一一組,特別不一樣的家庭,事業做得非常大,孩子非常孝順,媽媽是多年前得了類風濕關節炎,手腳的骨頭已經彎曲變形,整天身體處于疼痛當中,不能吹風不能受涼不能下床。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照顧媽媽,讓媽媽媽住進了養老院。我看到了他每隔一兩天都會來到院里看望媽媽。有一天,我在查房推開了門,突然,發現他給媽媽換尿布,在擦身。天呀!我覺得太難以自信,一個八尺大男人,竟然能夠為媽媽擦身和換尿布,我懷疑我看到的是真相,但是這是我看到真實的一幕。護工和我說,他每次來都是親自動手用他熟悉的手法把媽媽的衣服脫下來,然后一遍一遍地給媽媽擦身,媽媽也沒覺得尷尬。可想而知,其實他已經非常習慣,在家已經照顧媽媽10多年。在和他聊天的過程當中,我才知道他的爸爸很早就離開,是媽媽一個人帶大他,現在媽媽病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報答媽媽,我想就是這樣的一種愛的陪伴感染了我,和我們現場的所有人。
? ? ? 所以在這里,我們是已經出嫁的女兒,在這里我想呼吁,我們現場所有的人,都能夠謹記我們習主席在中央電視臺,2018年分享的一段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給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能夠把別人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
最后,借用林徽因詩中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分享,“陪伴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