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臨睡前,刷到一條令人心寒的朋友圈。
一句“太陽照常升起,我曬到身上可還是冷,她再也曬不到了”,瞬間讓人淚流滿面。
民航總醫院急診科醫生楊文,12月24日凌晨六點正在伏案工作,被患者家屬悄然于背后揪住頭發扼住頸部,連砍數刀,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去世。
醫院的監控拍下了當時的畫面,殘忍的幾分鐘觸目驚心。
前兩分鐘兇徒站在楊醫生右后方提問,楊醫生側向他回答問題后,轉過身子繼續工作。隨后兇徒挪動到更靠左后方的位置,從左邊口袋摸出刀子,旁邊坐著的護士和到遠處取物的另一位醫生都沒有察覺,可見其言辭語氣并無大的異常浮動。繼而兇徒下手,從后方攬著楊醫生的脖頸,反復切割,趕過來的男大夫都拉不住,跑去找保安,兩人翻到地上被工作臺擋住的時候仍然在持續切割,保安到達的時候兇徒才站起身。
從監控視頻來看,兇徒連沖動殺人都算不上,根本就謀殺,徹頭徹尾的預謀殺害。
據一名參與搶救楊醫生的頭頸外科專業醫生稱,兇手的殘忍之極難以想象。從醫30年,他搶救過眾多因他殺、自殺、意外事故致頸部外傷患者,兇手可謂喪心病狂。
楊醫生的頸部多處刀傷,其中一刀砍斷了右側頸全部肌肉,砍斷了氣管、食管,頸內靜脈,頸總動脈和通往身體的神經,連頸椎骨都砍斷了。
今天,兇徒已被逮捕,國家衛健委回應這起暴力傷醫事件,稱這不是醫患糾紛,而是刑事犯罪。
很多還在為期末考試作準備的醫學生,都表示看到這件事都很痛心,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困惑。
“我懷著一腔熱血踏上行醫之路,最后卻命喪于自己的信仰之下”。
“每次看到暴力傷醫殺醫的案件,我都會覺得,我現在的努力,只不過是把自己一點點推向死亡之境而已。”
“太多太多血淋淋的案件了,這讓我們醫學生有什么動力去堅持?有什么動力去守護那顆學醫的初心?”
說真的,這換到任何一個職業人身上,都會讓人不寒而栗,同事們沒能搶救過來的絕望讓人們深表同情,親手醫治的病患的無動于衷以及家屬的態度,讓人們恨得牙根癢癢。
前段時間,好多明星都在微博上說自己從事的是高危職業,只能羨慕他們沒有真正體會過人間疾苦。
我們經常能看到媒體報道醫生救人的奇跡,以及醫生在工作后累倒的畫面。但就是這樣的宣揚,給大眾造成一種錯誤認知:醫生就該什么病都能治好,就該每天工作到累癱,甚至認為,病情惡化是醫生沒有盡力治療,醫生坐下喝口茶擦擦汗,都是工作不認真。
很多人從思想上認為,只要患者進了醫院,得到了救治,就不能死,如果死了,就是醫院的問題,就要讓醫生償命。他們不會去換位思考為什么“好端端”的人要去醫院,只覺得人沒死就是好端端的。甚至已經進了ICU搶救,也認為是好端端的。
但是,奇跡畢竟是奇跡,就算醫生拼命搶救,也有救不回來的人。醫生每天接待治療很多病人,見多了生死對悲傷不再那么敏感,不代表他們冷漠,他們是正常人,也有一顆溫暖的心。他們也許沒有表現出自己柔弱的一面,但他們也會在背后為病人嘆息,為沒能搶救生命而感到傷心。
誰能想到,醫生會成為一個時刻擔心被刀架在脖子上的職業。
2019年最后3天,楊文醫生遇害92小時,讓人難過了一年,看過太多不平事,明天會更好?
作為楊文醫生的家屬,他們該用什么樣的心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當孩子見到母親冰冷的尸體,當丈夫想起妻子搶救的畫面,又該怎么節制哀痛,來順應這樣突如其來的災厄。
縱然兇手終究難逃法律的制裁,千刀萬剮仍死有余辜,可是慈愛的母親,溫柔的妻子,再也回不來了。
她12年寒窗苦讀,24年兢兢業業治病救人,也有家庭的重擔壓在肩上,她教導孩子與人為善,對家庭付出,為社會貢獻,可如今一切都消散了。
要解決醫患問題,不僅是靠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醫院設施的改進,更需要改進的還有人的觀念。會有人說,患者一方是弱者,應該保護弱者。但弱永遠是相對的,“我弱我有理”作惡的大有人在。你永遠分不清誰是雞蛋,誰是石頭。
2020年即將到來,真的會讓人過上理想的生活,不再讓人覺得人間不值得嗎?
看一個社會還有沒有希望,只需看官員是否還在服務,和尚是否還有信仰,醫生是否還有良知,教師是否還有愛心……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風雪,為自由開路者,不可使其困于荊棘。每一個職業都不容易,請多予他人一些善意。縱使你未必善良,但請你收起你的鋒芒。
生而為人,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算無法照亮黑暗,但請不要說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