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友G辭去了一線城市的好工作。她是女孩子,工作也很穩定,且公司里清華北大等名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很多,是個不錯的平臺。雖然她成績好,腦子靈光,可在這一眾更優秀的人群中并不顯得多出眾,所以在初入職時,她對工作很滿意。
可工作沒多久,她就跟我抱怨,說自己在S城的生活質量并不高。雖然實習期工資就能拿到近1萬,可每當周末想要犒勞自己,和朋友一起去吃大餐時,稍微熱門飯店往往都要排上一個多小時的隊。
她討厭等待,所以大餐常常變成肯德基或者麥當勞。
我沒有在一線城市生活過,所以幾乎未遇到過那種等餐需要等待一個小時的經歷。只記得去年初五在石家莊某大型購物中心的廁所排隊時,后面兩個30多歲的女生對話,嚇得我差點兒掉了下巴:
「哎呀,要不咱們不排了吧?我真的等不下去了,前面還有40多桌的號。」
「我也有點餓了,改天再來吃,現在找個人少的地方解決。」
在人口密度超大的一線城市,你的周末也是成千上萬人的周末,你想吃的美味,也是別人覬覦的美味。排隊不是享受,而是活活把人熬成「想瘦」。
等餐的煎熬,加上每日枯燥重復的工作,小G毅然決然的辭職了。
她說,我要去讀研究生,提高自身價值,順便開闊眼界。
終于遂愿,她去讀了名校的MBA,天南海北、各行各業的人,她逐漸明晰了自己未來的道路,她想要更有挑戰性的工作。
她說,當年辭職,身邊的朋友都認為她瘋了,可現在她一點都不后悔。第一份工作讓她領悟到,自己未來絕不會要的狀態。年輕,就是要追尋自己的心,為自己的未來注入更多可能。
2
好友M是我心中標準的文藝青年,果敢、自由,不受束縛。到目前為止,她做的「驚世駭俗」的事情幾乎都是興趣使然。
我總覺得她的胸懷里有星辰大海。
她笑起來可愛,不笑的時候又似乎距人與千里。她能唱搖滾,也能唱美聲。她既頹廢又積極,妥協卻不認輸。
簡直就是神奇的存在。
最近,她辭了穩定工作,背上所有積蓄,北上入京。
那日,我留言給她:你過著想要的生活,我覺得很安心。
我想,有一種朋友,或許就是用來仰望的。因為你知道,你沒有他勇敢自由的靈魂,空有叛逆的心卻永遠不敢行動。而他,卻在拼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那種瀟灑是你想有卻不敢有的。
她說,輸了又何妨,我還很年輕;
她說,永遠沒有好的時機;
她說,如果沒有熱情了,一定要放棄重新走,最忌諱半死不活;
她說,情緒不好,要找到合適的疏通渠道。
我對她的感情,一是敬佩,二是惶恐。因為她身上投射的光總是照得我睜不開眼睛。看著她,就會覺得,哪怕再艱難也要用力氣活著。
3
我最討厭顧影自憐,與其可憐自己,不如多拿出點勇氣和現實決裂。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臉色,自己都不愿意看,那么你要擺給誰看?
假如生活真的虧待了你,那么你打算繼續虧待自己嗎?
自怨自艾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
最近我開始看科目一了,雖然進度緩慢,時有拖延,可終究是開始了。我想要坐在沒有風雨沒有霧霾的溫暖車廂里帶著笑臉去見客戶;
我又開始每天涂一點點口紅了;
我也開始爭取自己應得的利益了,不愿再做工作中木訥又沉默的傻瓜;
我不想永遠做一個乖小孩,雖然年紀越來越大,可是,我的「叛逆期」也要開始了。
叛逆不是學壞,而是逐漸思想獨立,聽從自己的心,找到屬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