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禮佛的意義
禮拜對于修行的意義極為重大,能以此強化三寶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把自己的東西提供給三寶,盡自己所能的去做。禮佛供養可以包括金錢,但金錢不是唯一的供養方式,可以供養清水、食物、鮮花,也可以提供服務。記住,重要的是心意和動機。根據經典,有六種修行方式:讀經、抄經、禮拜、供養、懺悔、說法。打坐是比較特別的修行方式。古代人們修法時,總是由那六種修行方式開始。
禮佛是讓我們開發覺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修行方法,一方面又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謙虛。這個謙虛不是自卑喔!謙虛是看到自己的不足,愿意虛心學習。
報恩:一切眾生于我們都有恩,恩德最大的無過于老師,佛菩薩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接受佛菩薩教誨,這才真正覺悟,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供養佛菩薩是紀念老師,感恩不忘。
見賢思齊:佛是凡夫修成的,供養他的形象,提醒我向他學習,也要成佛。要學佛的存心立愿,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樣樣向佛學習。不能把佛菩薩當神明看待,那就迷信了,就錯了,就把佛教變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
禮佛還讓我們的身心更柔軟,懂得低頭,懂得謙虛。
二、禮佛供品的含義
香:代表戒定真香,提示人們要熄滅貪、嗔、癡,見到香,聞到香,知道自己要修戒、定、慧是修學的目的。上香以三支為宜,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
燈:象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每個人都要有奉獻精神,舍己為人,為社會服務。燈代表智慧光明。意即提醒世人要追求智慧,以去除愚癡。
水:水是干凈的、清凈的,代表我們的心要象水一樣的干凈;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佛前供一杯水,要想到我們的心象水一樣清凈、平等。
花: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提醒人們平時一定要注意修德,花開了以后,才會結果,花開得好,果才能結得好,佛前供花,代表修善因,只有常修善因,將來才能得到好的果報。
果:果代表圓滿,是圓滿功德之果。水果不是供給諸佛吃的,是教我們看到果時,提醒自己要深信因果,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三、五樹六花
據佛經介紹,佛主釋迦牟尼的一生的幾個關鍵時刻都與植物連在一起;他生于無憂花樹下,成佛于菩提樹下、圓寂于娑羅雙樹下。
五樹:菩提樹、大青樹、貝葉棕、檳榔、糖棕或椰子 ?
1、菩提樹:原名為畢缽羅樹,為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佛的成道樹,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因創建了佛教,因此菩提樹成為人們敬仰的神樹;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每個成佛之人都有自己的“菩提”,我們植菩提樹也是為自己種福田,積功德。佛陀也將菩提樹比喻為菩提心,菩提心能除一切虛妄,分別貪嗔癡等諸惑熱 惱,具足智慧清涼。 ?“菩提樹”是佛祖釋迦牟尼修行覺悟通曉一切智慧的樹,傣族奉它為圣樹。
2、大青樹:又名高山榕、大葉榕?!案唛拧笔谴鲎逶甲诮趟绨莸纳駱洌ㄕ仨毞N榕樹是傣族千百年的傳統,榕樹可獨木成林,壽命極長,代表家族興旺和事業發達,在海上觀音前認植此樹可庇佑子孫后代,功德無量。 ?
3、貝葉棕:棕櫚科常綠喬木,很早以前,東南亞人民就開創了用貝葉棕的巨大葉片來記錄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字,因此東南亞文化在歷史上有"綠葉文化"之稱。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貝葉經"就是用貝葉棕葉片制作而成的。把劍形的貝葉葉片經過簡單的加工:修整、壓平、水煮、曬干,然后裝訂成冊,用特制"鐵筆"在上面刻寫文字,然后涂上植物油,葉面上就出現清晰的字跡。現存百年之久的貝葉經仍字字清晰可辨。
4、檳榔樹:棕櫚科高大喬木,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佛教植物中重要的五樹之一,椰子喜歡人多的地方,會給人帶來財富, 椰子一年四季都結果,表示生命力旺盛,性格堅韌。 ?
5、糖棕樹:棕櫚科高大喬木,糖棕也稱為砂糖椰子,雌花結果,雄花可產糖;人們喜歡用小刀刻劃花序,然后花序汁就會順著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一個花序可以產出4小桶甜汁液。糖棕的羽狀葉片常年油綠,巨大而稠密,猶如天然的華蓋,遮擋住熱帶熾熱的陽光;又好似一支支綠色的大綠傘,給人們一片涼爽的綠蔭,時刻庇佑著人們
六花:荷花、文殊花、黃姜花、地涌金蓮(千瓣蓮)、黃緬花、雞蛋花
1、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睡蓮科、蓮屬。蓮花在佛教中是清凈、圣潔、吉祥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比喻諸佛菩薩出于世間而清凈無染無煩。性溫,味苦、甘。功能祛濕消風,治跌打損傷、嘔血。
2、文殊蘭:文殊蘭也叫秦瓊劍、文蘭樹;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全株有毒,以鱗莖最毒。
3、黃姜花:黃姜花又名蝴蝶花、姜蘭花。多年生草本花卉。入藥,治胃寒腹痛、腹瀉、食積停滯、消化不良、脾虛食少。
4、地涌金蓮:地涌金蓮又名千瓣蓮花,為芭蕉科、象腿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5、黃緬桂:又名黃玉蘭、黃蘭。健胃止痛,治消化不良,胃痛。
6、雞蛋花:夾竹桃科、雞蛋花屬。其花瓣潔白,花心淡黃,極似蛋白包裹著蛋黃,因此得名。可入藥,藥效:清熱解毒,利濕,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