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頭封開發者域名
這不,剛弄了一個服務號,對接了服務,交了認證費,交了各種資料,然后還沒有上線運行一周,結果域名被屏蔽了。被屏蔽原因顯示:被多人舉報。但是通過我的后臺統計顯示,這個域名的訪問量也就68個人,也就是說一個網站剛有點訪問量就被他們屏蔽了。
當然,是真的違規了?沒有。沒有誘導分享,沒有文字暗示,甚至和朋友圈,群相關的東西都不敢寫,只是一個測試,屬于對用戶愛測不測的那種,但是就被屏蔽了。當然關鍵屏蔽的時候,不是屏蔽二級域名,而且屏蔽了主域名,因為用這個服務的是一個二級域名,但是微信屏蔽的時候屏蔽了主域名。舉個例子,一個人有三個孩子,一個孩子犯法了,結果把一家人都屏蔽了,這個就是騰訊微信的作為。
對于中小開發者來說,本來資金少,創業艱難,能在微信的開發者生態里創業本來就不容易,微信這一封殺,基本很多小開發者就沒有了翻身之地,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一個小程序或者網站好不容易嫁接到微信的生態了推廣出來了幾千流量,結果被封掉了,三番幾次折騰,這樣下去,那個開發者還能玩下去?
連大的公司也無一幸免
當然,被封的不止我一個,在百度上搜索到處都是開發者喊苦的求助和文章,一個網站動不動被微信屏蔽,封殺。當然,除了小的開發者叫苦不迭之外,一些大的公司也是如此,不信我們百度一下,被微信屏蔽域名的相關新聞達到90多萬篇。
比如頭條,百度等等巨頭也無一幸免。可以看出,騰訊馬化騰表面說的開放,鏈接一切,都是假大空。
為假開放演戲
然而,暗里做著封殺開發者生態的事情,表面還做著歡迎開發者的事情。比如從2011年開始,騰訊的二把手,一直一把手,每年在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講的重要內容就是:開放。比如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發表演講提出面對互聯網未來的“八個選擇”,并宣布騰訊要打造一個規模最大、最成功的開放平臺,扶持所有合作伙伴再造一個騰訊。這個內容從2011年講到2018年都還有,比如在2018年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的官網上,也還有這樣的一句話。比如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大會上正式提出騰訊開放,并宣布要打造一個規模最大、最成功的開放平臺,與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個沒有疆界,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新生態。
2011年騰訊四大負責人大喊騰訊要開放
2018年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要開放共生。
如果騰訊只是一時的想不開,高層的話講一兩次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同樣的話,講了八年,然而真實的騰訊開放的如何呢?表面上可以看出騰訊是在開放?然而真實的情況是什么?
騰訊通過QQ、微信等多種途徑不停的對進入騰訊領域的開發者進行封殺,無論大的小的,只要不聽話看你不爽就立即封殺。騰訊屏蔽過頭條,屏蔽過網易,屏蔽過淘寶,屏蔽過百度,屏蔽過搜狐,屏蔽過易道.......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半壁江山基本都被騰訊屏蔽過,唯一沒有屏蔽過的就是拼多多,京東,趣頭條等等,這些騰訊投資的公司。這樣一想,騰訊的屏蔽系統確實厲害,專門屏蔽對手的公司網站,就是不屏蔽自己投資的公司網站。
微信永遠做不起來開發者生態
假開放的結果就是騰訊永遠做不起來微信的開發者生態,雖然微信開發者大會一致在炫耀開發者數量,但是他們敢炫耀開發者質量嗎?因為大多數開發者都是僵尸用戶,這些被封的開發用戶只是為他們華麗的數據填上了一筆。
正如張小龍想讓開發者都接入微信的生態,但是有的人不愿意別人通過微信而強大,這種一個公司兩種心態的人,注定做不成事情,也做不成微信的開發者生態。不信我們可以看出微信在開放方面做的事情,小程序都添加了快捷啟動欄,這個都是從來沒有的事情,而且還添加了多個入口,這個看出來是微信在開放。要知道,10億日活的產品這樣改來改去,足以是可以看出微信的想法。然而那邊剛開放的多個入口,只有很少的開發者產品,要么都是僵尸產品,沒有流量沒有推廣,因為你一旦推廣,都會可能被封殺。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了一批產品在微信的入口,但是都是垃圾產品,他們不敢改版,不敢推廣,因為一有流量就會被封殺。
這種前面開放,后面圍獵的做法,確實值得玩味,這樣的結局就是騰訊的微信開發者生態永遠做不起來,也寒了無數開發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