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虞美人,聽到這個詞你會想到什么呢?是悲壯的霸王別姬,是李煜的傷春悲秋,還是僅僅一抹靚麗的春景。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也許就在公園、校區(qū)、亦或者途徑的路旁你會發(fā)現(xiàn)虞美人的身影。其輕盈的花朵隨風(fēng)搖曳,色彩絢麗,裝點美麗的城市。
這可能是關(guān)于虞美人最早的傳說:在楚漢相爭之時,項羽被劉邦困于該下,其妃子虞姬看到大勢已去,為了消除項羽決戰(zhàn)的后顧之憂,便拔下項羽的佩劍自勿而身亡。到了第二年虞姬的墓前開滿紅色的花朵,人們說這些花朵是虞坪的血化成,就稱之為“虞美人”,即“香魂夜逐劍光飛,青血化為原上草”。后來有了很多詠頌虞美人的文學(xué)作品,且也多以此事為題。例如宋姜夔的《虞美人草》:“夜闌浩歌起,玉帳生悲風(fēng)。江東可千里,棄妾蓬篙中。化石那解語,作草又可舞。陌上望雅來,翻愁不相顧。”該詩人花兼寫,語意雙關(guān),結(jié)句說出了虞姬的心事,更寫出了虞美人花之神韻。
在詞牌名中也有“虞美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唐·李煌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外,著名文人晏幾道、蘇軾也都寫過“虞美人”詞。
虞美人:嬰粟科、嬰粟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有柔毛,花色多樣。
虞美人與嬰粟(aPpvaersomnfeturm)外觀看上去非常相似,但嬰粟可以提煉毒品洛因,被嚴(yán)格禁止種植,而虞美人是常見的觀賞花卉,廣泛種植,不少人常將二者弄混。
虞美人原產(chǎn)亞洲、歐洲的溫帶地區(qū),北美也有分布,在我國還有麗春花、蝴蝶滿園春、美女篙、賽牡丹、百般嬌等別名,在歐洲還被稱為雛嬰粟、莎莉嬰粟,比利時還將其作為國花。
花語是安慰、遺忘、休息,其中不同顏色的花還有不同的含義,像紅色虞美人表示虛榮,淡紅色花表示安慰,深紅色表示狂熱、夢想,白色表示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