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個河南人,一個廣東人,兩外地人合伙在北京三里屯派出所西側50米的一個巷子里,開了一家煙酒便利店——“天堂超市”。賣花花綠綠的進口貨:盒子好看的香煙,古巴雪茄,甜到發膩的巧克力,和品類繁多的洋酒。
幾年后,這家小超市輾轉成京城酒吧圈的坐標,不動聲色吞吐著,各類稀奇古怪忙著醉酒和參觀的人。
你腦中可能自動為其匹配了精致、逼格的字眼,一步入天堂超市,卻是滿眼穿著房地產西裝,坐在店里吃揚州炒飯的人,這都是什么鬼。
鑒于最初的河南人詹小虎現在心思在釣魚上,廣東人高明雖醉心騎車,但也沒把看酒吧的事兒給忘了。于是我和廣東人高明在北京大雨的一天,一起坐在天堂門口,嚴肅聊了聊一些江湖傳說,包括但不限于:天堂超市的廁所長龍堪比喜茶的冗長隊伍,老板有黑道勢力,這里最容易在探探上劃到人,以及,是全北京loser的聚集地。
高明穿著一件印有“heart castle”的灰T,抽著雪茄。開口第一句話是:“10年前,我結束了在中國新聞社的工作,來到北京。秋天的北京天特別藍,風吹得人,一陣陣的心癢。這么好的地方,再來點小酒,人生可以畫上半個勾。”
從便利店到“天堂超市”
天堂還在三里屯派出所那條巷子里時,最先發現那兒的是黑哥哥們,他們多是住在附近的DJ、樂手、漢語教師。好多都能操著胡同串兒的京片子,來買最便宜的洋酒。后來有批發商推薦高明賣精釀為主的進口啤酒,他想行啊,雖然全國都沒幾個店在賣這東西,帝都人民對精釀也沒啥概念,但是好喝的東西還怕沒市場么,順理成章賣起精釀啤酒。
最先捧場的還是老外,買完酒也不走,店里有幾張休息桌椅,吹完一瓶,再來一瓶,小店常常人滿為患。附近的居民看到這幅盛況,三分鐘前還站在門外觀望,十分鐘后已經打包五瓶時代回家了。
最熱鬧的是世界杯時,人說你這里有酒,適合看球。老板就去借膠凳,掛一投影在外面,大家就里里外外圍坐,飲酒看球,一起度過這時代的夜晚。
后來居民反映擾民,兩老板就琢磨著換個地兒,讓愛喝酒的人有地方落腳。選址在新東路40號,這地方現在是黃金地帶,接東直門大街,無論你是從 Mao,從工體,從任何一家其他酒吧竄出來時,都能輕易找到它。所以這個選址,讓不少人認為兩老板勢力深厚,但是在當時可不是這樣,“所有人都說這個地方風水不好,朝西,對著一馬路,之前的港式茶餐廳愛爾蘭酒吧開啥垮啥,但我們不信邪啊,我們要讓這里熱鬧起來。”
2011年,天堂便利店正式搬到新東路,成為更大的天堂超市。樓上樓下共六百平,80張桌子,平均每晚都有1000人涌入這里。
論設備,沒有樂隊,沒有吧臺,沒有鋼管舞,沒有菜單;論顏值,沒有任何裝修,除非你硬要把各種鐵欄桿,說成美式工業風。
每周特調,懷疑有半年沒換過,每次去都是草莓冰沙
和從前一樣,天堂仍保留著超市的經營模式,這是全國第一家這樣玩的酒吧。人們用很短時間學會了怎樣在這里嗨。
店內共有1300個酒類單品,包括紅白起泡雞尾無酒精飲料等等。比重最大的當然是進口啤酒,有500多種。絕大部分是精釀瓶啤,少數是最流行的“工業精釀”。“精釀啤酒的理解仁者見仁,反正福佳和1664目前賣得最好,也是普通消費者心里的精釀”。
不常去夜場的人初進酒吧,點酒是大問題,在服務生的催促下會慌亂而局促。而在天堂不會,你只需看到哪瓶酒順眼拿起它,然后去收銀臺結賬。最多的情況是,拿一打福佳/釀酒狗,再加兩瓶包裝好看,但從來沒見過的酒。
店里為選酒成立了評選委員會,一共7人,包括老板,采購,店經理和幾個老客戶。老客戶主要包括一周來五天的小年輕,和但逢有體育賽事就來這看無聲直播的鐵粉。他們每月都開會投票,選出需要新購的酒,并采取末尾淘汰制度,每個月淘汰銷量最差的那10%。
高明認為喝啤酒應該由輕到重,沒有概念的話,就多嘗試,每開一瓶,像一段新探險。而與此對應的成本,是18-60塊錢。
不想喝酒的話,你可以選擇發呆。有一次,我旁邊坐著一個女生,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點,就一直坐著。隱約可以看到她的眼光在瞄著一個男生,可能是欠了錢沒還?可能是暗戀?好吧,或許只是萍水相逢,給眼睛一個著陸點。
任憑她空虛沸騰,服務生不販賣服務也不會趕你走。其他人則和她一樣,忙著開心或忙著失落。
白天獨居,夜晚群居的外國人大多都忙著開心。連續幾年萬圣節,都有大巴直接開到天堂超市門口,從車上下來刷刷200人,各各“錦衣夜行”,黑寡婦蝙蝠俠孫大圣青菜小王子,所有的觀眾成為表演者本身。
要做夜晚的星巴克…嗎?
高明說他要做的是“夜晚的星巴克”時,我趕緊拿出在天堂吃揚州炒飯喝豆奶的那一幫哥們來反駁。
高明道:“有人是去星巴克喝咖啡,有人只是隨便喝點為了談事,有人就是找個地方坐一下,和天堂提供的空間不是一樣的么?你不會凌晨兩點去買咖啡,難道還不會去買個烤串加啤酒么。”
天堂超市也像星巴克一樣,嘗試過一些標準化的配套,賣過芝士蛋糕,意大利手工冰淇淋,銷量慘得一塌糊涂。沒幾個人愿意買甜點配甜酒,大家還是喜歡老一套,拿幾瓶花花綠綠的啤酒,就點花生毛豆薯條,然后興致勃勃地,從距離他們最近的那個黑哥哥說到遠處角落里精心打扮的中國閨蜜。
天堂信奉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群眾不買賬的東西就不賣。在可控范圍內,滿足一些顧客的個性化需求。比如,有人要點餃子,店員道:“沒有,但是你后天來就有了。”甚至有吃過的人,說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餃子,“那可就是速凍餃子啊”,店員直呼。
為了把這個自在的空間做到極致,天堂超市從凌晨四點停業變成了24小時營業。原因很簡單,趕走一幫喝醉的人太難了,還在喝的人你把他趕出去,他就待門口喝。北京冬天你知道的,那么冷,總不能把所有人都往711趕吧?況且北京連便利店都沒幾個。
有人喝趴,來了擔架
天堂五問
鵝君:誒,終于能談談你們那聲名在外的廁所了,是因為扎克伯格和她老婆是上廁所排隊認識的,故意只搞三個坑?
高明:喝酒走腎嘛,我們當時也沒想到會這樣,現在情況會好一點,又增加了三個坑,不過,別穿連體褲來。
鵝君:很多酒吧圈的人對于你們不做自釀,只賣瓶啤頗有微詞啊?
高明:生打的燕京那也還是燕京啊,灌裝方式不同罷了。當然,自釀對精釀師的要求很高的,我們不想隨便做做,還沒那個精力。
鵝君:所以你認為一個好的酒吧應該是怎樣的?
高明:有人氣,有錢捧錢場,沒錢捧人場,服務匹配消費值。人氣都沒有,那么安靜,為啥不買瓶酒回家喝呢,跑這待著,三里屯出去打車要排隊等號,大家都知道。
鵝君:天堂符合這個描述
高明:對。
鵝君:接下來在經營上有什么新動作?
高明:組建團隊去海淘,拋去中間商,把酒價格壓得再低一點。還想,積累資本,把國外的那些美食配方買回來,喝爽吃好。
鵝君:有意思的是,你們還有個新動作,工體的天堂超市新店,開辟了舞池區,準備走夜店風,不繼續old school了?
高明:天堂其實不是故意搞成什么風格,都是走著走著,顧客說想試一下這,我們覺得也不壞,就做了,現在也是一個嘗試。
是誰的天堂?
凌晨五點,在天堂連續待了72小時,安心當一個廢物,吃喝拉撒都在這,門檻都沒邁出的一個日本男人,在喝完最后一口紅色艾爾后,拍拍西裝上的灰,走出這里。他大概會打車回住所洗漱半小時,然后九點之前出現在CBD 的某棟大樓里,進入商業社會。
所以天堂超市,究竟是誰的天堂呢?
對于抽一根煙,被朝陽大媽追著從呼家樓跑到鼓樓的年輕人,有一個包容的地方,就是天堂。
對于從不去酒吧,只為朋友小聚的人,一個無低消拿了酒還有餃子吃的地方,就是天堂。
對于酒鬼而言,一個24小時便宜充足有酒的地方就是天堂。
對于高明來說,這不是他的天堂,不是酒鬼的天堂,是所有人的天堂。
所以在五道口至三里屯,無數精致各有噱頭的酒吧拼命冒泡的今天,野蠻生長出粗糙質感的天堂超市,既像糖衣又像炮彈,在你從來聽不清它唱的是什么的音樂聲中,聽清你所有關于不想回家和失眠的夜晚。
天堂超市,你有充足的理由不愛它,嫌棄它的臟和土,但又無法忽略它和這座城市的after party。
晚安,北京。
文 | 李西
攝影 | ?李晨
圖片部分來自天堂超市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