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12點半快一點的時候要睡覺了,爸媽還在客廳聊天,我出去上廁所的時候便坐下來和爸媽聊了一會,這一聊就聊到了現在。可能大家不太相信,怎么這么晚爸媽還不睡覺,其實在高中畢業后,爸媽不再像原來那樣過于關注我的學習,我們的溝通也多了起來,也便有了好幾次和爸媽聊至深夜的經歷。
今天一開始是聊了聊最近老媽公司里的一些事情,然后聊到了老媽一位同事阿姨家里的故事。當時談到的是阿姨兒子以及兒媳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也就過渡到了我們對于愛情還有婚姻的看法。
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父親早些年由于各種原因和朋友去了外地創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公司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但為此付出的代價便是爸爸媽媽長達七八年的異地婚姻生活。顯然,我的父母為了這個家都付出了很多,期間也有過很多次的爭吵,但今天老媽說到了這樣一席話:
“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年輕人怎么看待婚姻的,我是個傳統的人,我認為婚姻就是一種責任,你爸在那么遠的地方,呆了這么多年,要是換作現在的人,很有可能就離婚了,但我們不能這樣,我們要想想孩子,想想這個家,我常常會想到的都是你爸對我的好,這么多年了,雖然我們也吵過幾次架,但是任何時候我有任何問題問你爸,他都會耐心地給我說,早些年我剛認識你爸時,你爸是城市里的,我是農村里的,你爸從來沒嫌棄過我。很多問題我問你你都不耐煩,你爸他就是能有很好地脾氣耐心地講給我聽。婚姻就是這樣的,要講究責任,要去想對方的好,每個人都有缺點,我身上也有,你爸身上也有,但我們要看到對方的好,要去包容對方的缺點。”
一時間我感覺我對于婚姻有了些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在這么多年的學習下,我開始慢慢地習慣于用客觀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會認為人始終是孤獨的,會認為婚姻只是一紙契約,會認為婚姻的本質只是利益的交換。會在“學習”中丟掉了“人之常情”。我想我對于“情”這個字的理解還是過于狹隘了,我的“俠骨”中,丟了“柔情”。
原本我是認為婚姻和愛情是沒有必然聯系的,因為我一直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很多相愛的人最終沒辦法走入婚姻的殿堂,也有很多結了婚的人并不是因為愛情,或是耗盡了感情。在我的認識里一切的感情都是有期限的,人生的路途中,大家同路時可以歡聲笑語互相幫助,當有的人先到站時,大家說一聲再見,送上最后的祝福便重新踏上各自的旅程便好,當感情以及淡了,路途已經不一樣時沒有必要強求對方留下來陪自己。這樣的想法聽起來十分的客觀理性,但是我總覺得還是缺了那么點東西,在今天,我感覺這缺了的東西便是“情”。我很難去說出“情”為何物,或許還是我經歷的太少,我只能有這么一種感覺,卻無法描述出來分享給大家。
今晚的談話中,爸媽和我強調了很多次“愛,情,善”對于人的重要性,人不能學習了知識而忘了人之常情,不然就會鉆牛角尖,會學了知識而丟了智慧。知識是可以學來的,智慧是需要人在生活中去體會的。
媽媽的性格一直大大咧咧風風火火的,小的時候我總覺得老媽笨笨的,呆萌呆萌的,覺得我的“聰明才智”一定是遺傳自更加成熟穩重些的老爸。但經過這幾年每次回家時和父母的深夜談話,我漸漸地能感受到媽媽身上的那股智慧,那種來自于對中國傳統家庭觀念的智慧。
大家好,我是渡己,一個相信能完成自我救贖的擺渡人。-7600,20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