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納自己 ?改變自己 ?成就自己
——《生命的重建》讀后感
《生命的重建》是美國心靈導師露易絲·海的著作。該書是心理勵志方面的世界暢銷書,被譽為人類身心健康的福音書。本文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露易絲·海的主要人生經歷;第二部分是本書的主要內容;第三部分是本人的心得體會。
一、作者露易絲·海的主要人生經歷
露易絲·海是美國知名的心理治療專家、杰出的心靈導師,著名的作家和演講家。她揭示了疾病背后隱藏的心理問題,認為每個人都能運用積極的思維模式,實現身體、精神和心靈的整體健康。
從本書的字里行間,能感受到露易絲·海積極、樂觀、開放的精神。很難想象,她的思想是在極其痛苦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常人能想象得到的苦難,長年窮苦、幼年時父母離異、被性侵、少女時期墮胎、產子、成年后被拋棄、患癌等等,她都經歷過。
露易絲·海1歲半時父母離異,5歲時被一個老酒鬼鄰居強奸。她童年的大部分時期,都在忍受身體上和性方面的虐待,需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少女時期,她一直遭受凌辱和虐待,16歲時生下了一個小女嬰,因無力撫養送給了別人。她后來逃到芝加哥做了幾年服務工作,然后去了紐約,歷經坎坷,成為一名高級時裝模特,曾為著名時裝設計師做模特。多年后她和一位英國富商結婚,但14年后她又被丈夫拋棄。之后,她在紐約的一個教堂學習了3年咨詢課程,成為了該教堂認證的合格咨詢員,之后開始了她終身為之奮斗的心理咨詢事業。她在紐約開展“奇跡培訓項目”,并利用業余時間寫出《治愈你的身體》一書。不久,她被確診患有癌癥,然后,她開始親身實踐整體康復的模式。6個月后,她擺脫了癌癥,完全康復了。之后,她出版了代表作《生命的重建》。該書被譯為20余種文字,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在世界各地暢銷。她還創建了“海瑞德”艾滋病救援組織和“露易絲·海慈善基金”,幫助和支持艾滋病患者、被虐待婦女和社會最底層的窮苦人。露易絲·海幫助無數人改善了健康狀態,提升了生命質量。這位偉大的女性,被世界各地的媒體親切地稱為“最接近圣人的人”。
露易絲·海的成長故事,使我感動,讓我備受啟迪。她能從噩夢般的苦難生活中脫離出來,完成如此美麗地蛻變,真的讓我很欽佩。我欽佩她對曾經傷害過她的人的慈悲寬恕,欽佩她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能堅強面對的無畏勇氣,欽佩她對生命成長的執著追求,欽佩她飽滿有力充滿大愛的高尚心靈。她的文字也展現出這樣一個深刻的靈魂。
二、本書的主要內容
本書共十六章,前有導言,后有跋。
(一)導言
導言中,作者告訴讀者本書的特點和閱讀方法。本人認為,主要有三點:
1.每一章都是以一個論點開始。其中的每一個論點都非常有用,要多讀多寫。
2.每一章都是以積極的宣言結束。這是建立積極觀念的流程,每天應反復誦讀。
3.每一章都列出了相應的練習。如果每天深入地做書中的練習,生活很快就會改變。
?導言中,作者還告訴讀者應該建立的正確觀念。這也是本書各章內容的主旨所在,本人將結合各章簡要介紹。
(二)第一章“我所相信的”
我們的生命經歷,完全是我們自己造就的。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造我們的未來。怨恨、批評、內疚、恐懼,是我們生活中四種最壞的習慣,這四種壞習慣造成了我們身體上和生活中的主要問題。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我們無法再改變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往事的看法。最富有力量的是“當下”,而不是過去或將來。
(三)第二章“你有什么問題”、第三章“問題出自哪里”、第四章“問題是真的嗎”
我們創造了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稱為“疾病”的東西。每個人都認定“我不夠好”。每個人都受到自我憎恨和內疚的傷害。對我們最有害的就是怨恨、批評和內疚。這些都是不好的信念。過去的思想和信念造就了現在的時刻。現在所選擇的信念、思想和語言將創造我們的下一時刻、下一天、下一個月、下一年。所以,我們要及時進行心靈大掃除。
(四)第五章“我們現該做什么”、第六章“拒絕改變” ?、第七章“怎樣改變”、第八章“建立新的一切”、第九章“每日的功課”?
生活中的每個時刻都是我們棄舊迎新的起點。我們必須要從現在開始,改變我們的信念。我們必須愿意開始學著去愛我們自己。現在立即開始贊同和接受自己,是使我們的生活發生積極改變的關鍵。不管我們消極的思維模式、身體的疾病、金錢的匱乏、自我的傷害有多長的歷史,全都沒有關系。
改變現狀的第一步是認識到問題的存在。也許看上去它太簡單了,或者我們的思想無法接受它。我們頭腦里會出現強烈的拒絕,甚至對于付諸行動的想法感到憤怒。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正面臨著改變的關鍵點。這些反應都表明我們已經進入觀念的重建過程,雖然重建的全部過程尚未完成。
作者還說,使用她所倡導的觀念并不是改變自己的唯一方法,有很多其他方法同樣很有效。改變可以從精神途徑入手,也可以從思想途徑和生理途徑入手。整體的康復包括身體、思想和精神三方面。我們可以從任何一方面開始,逐漸滲透到另外兩個方面。從思想途徑入手的人,可先做思想工作或心理治療,從精神途徑入手的人可先練習冥想或做祈禱。
(五)第十章“人際關系”、第十一章“工作”、第十二章“成功”、第十三章“財富”、第十四章“身體”
作者針對人生涉及的主要領域,闡述了自己的觀念。本人認為,整體上主要表達了要建立“我是健康的,完整的,完美的”的信念。具體如下:
1.“人際關系”
要建立“我所有的關系都是和諧的”的信念。
關系像鏡子一樣映射出我們自己。我們喜歡的人一般都是某些和我們具有相同品質的人,或者具有一樣的看待關系的信念。如果他們身上具有的特征不能在某種程度上彌補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也不會吸引他們或是讓他們進入我們的生活。所以,改變我們自己是改變他人的唯一方法。改變我們的模式,就會發現“他們”也不一樣了。
2.“工作”
要建立“我對我做的一切感到滿足”的信念。
如果我們正在做不想做的工作,或者想改變我們的地位,或者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最好的辦法是首先保住我們現在的職位。認識到它只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個階段,做這個工作是因為我們需要。如果我們不喜歡周圍的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就用愛心祝福一切,建筑物、電梯或樓梯、房間、家具和設備、你為之工作的人、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以及每一位顧客。如果我們想放棄現在的工作,就帶著愛心向自己聲明,我把現在的崗位留給那個即將興高采烈接受它的人。
是我們自己的思想把我們放在了現在的職位上。我們的思想能讓我們停留在現在的職位上,也可以把我們提升到更高的職位上。這取決于我們自己。
3.“成功”
要建立“每一次經歷,都是一種成就”的信念。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完美地表達出來,就不會失敗。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力。如果我們沒有將它變為現實,是因為可能我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內在的能力,可能我們不相信它會在自己身上實現,或者可能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的成功之處。
4.“財富”
要建立“現在,我期待最好的,我接受最好的”的信念。
我們只有在對自己感覺良好的時候才會真正富裕。這并不是指錢的總數有多少,而是指一種思想狀態。富裕或貧窮是我們頭腦中思想的外在表現。
不要因為憎恨或嫉妒別人的富裕,而耽誤了自己的富裕。不要批評別人花錢的方式,這不是我們的事!每一個人都遵循自己的意識規律。把自己的思想管好就行。保佑別人的好運,要知道有足夠多的幸運可以分給每一個人。
金錢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嚴重問題。金錢的意義只是“交換”,這就是金錢全部的內涵。我們只是在財富經過我們身邊時使用它們,直到它們流向別人為止。有時財富會在某一個家庭中停留一代人的時間,但是最終它會流走。生活有著自身流動的韻律。要相信,某些東西離開我們身邊,是為了給更新更好的東西騰出空間。
5.“身體”
要建立“我滿懷愛心傾聽身體的信息”的信念。
要相信,是我們自己創造了我們稱之為疾病的東西。身體,就像生活中的其他東西一樣,是我們內在思想和信念的反映。
本章的很多內容與作者出版的第一本書《治愈你的身體》的內容重合。作者用了很長的篇幅,分析了導致多種身體疾病的可能的思維模式,列出了治愈這些疾病所需要的新的思維模式和可以使用的宣言。
(六)第十五章“問題列表”
表格中列出了人們現在有的或可能會有的疾病,以及可能導致這些疾病的內在原因,認為采用新的思維模式可以醫治和放松身體。
(七)第十六章“我的故事”、跋
在本書的結尾,作者敘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我的故事”講的是作者在本書出版前的經歷,跋講的是本書出版后的故事。
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思想是:我們要用愛心去看待過去,從過去的經驗里學習新思想。無所謂對與錯,無所謂好與壞,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現在只留下過去的經驗。我們要愛自己,要讓自己走出過去,享受現在。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不管來自哪里,出身多么卑微,我們都能夠把生活變得更美好。
三、本人的心得體會
(一)一個絕對中心——自己
自己是本書唯一的關注焦點。我們是自己世界的主宰!選擇什么樣的觀念,就會收獲什么樣的現實!一切問題的產生是因為我們自己,一切問題的解決也要依靠我們自己。
(二)兩個有效方法——練習和祈禱
1.練習?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加強自我練習。書中大部分的練習都是自己能獨立完成的,操作性很強,還有一個特點是常常需要我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2.祈禱?
每天都要用心祈禱,讀出自己的宣言,給自己播撒良好信念的種子。要把以前的消極聲明變為現在的積極宣言。宣言被重復多次就會變成信念,而信念就會產生結果。
通過練習和祈禱,要讓我們的學習過程變得越來越快樂,要使我們的每一天都從感激和喜悅開始。
(三)三個關鍵步驟——悅納自己、改變自己和成就自己
1.悅納自己?
無論自己是什么樣子,欣然接受并愛自己,愛自己的樣子、愛自己的所作所為。原諒過去并寬恕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當我們開始真正愛自己的時候,生活中的一切都會運轉正常。
2.改變自己
從現在開始,勇于改變。每個時刻都是新的開始。“當下”永遠是力量的源泉。這里是我們開始改變的地方,就在這里,就是現在,改變我們的思想吧!發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對它作出反應。所以,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內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才能使我們的外在發生變化。
3.成就自己
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會成長,而且會成為我們生活中永久存在的東西。所以,要遠離否定的事物,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真正想要的肯定的事物上。去思考那些令我們快樂的思想,去做那些讓我們感覺良好的事情,去與那些讓我們感覺良好的人交往,去品嘗那些令我們的身體感覺舒服的食物,去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而讓我們感覺良好。給自己一點時間學習和成長,我們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四)四個需要銘記的觀念
1.最富有力量的是“當下”,而不是過去或將來。
2.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造我們的未來。
3.我是我自己世界的主宰。
4.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五)五段值得深入思考的話語
1.大自然從來都不重復它自己。自從有了地球開始,從來就沒有兩朵完全相同的雪花,也沒有兩滴完全相同的雨點。每一朵雛菊都有別于其他任何一朵雛菊。我們的指紋是不同的,我們之間也是不同的。我們注定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接受我們之間的不同,那么就不再會競爭和比較了。試圖和其他人一樣會讓我們的心靈束手無策。我們來到這個星球,就是為了表達我們是誰。
2.我們忘記了是我們造就了環境,但是,我們通過“責怪他人”這種方式放棄了我們的權力。沒有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事情具有凌駕于我們之上的權力,因為只有“我們”才是自己頭腦里的思考者。我們自己創造了自己的經歷、自己的世界以及其中的每一個人。當我們在自己的心里創造寧靜、和諧以及平衡的時候,我們將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它們的存在。
3.我現在真正認為,在我身體里呼吸的力量,就是供給我一切需要的源泉。世事便是如此簡單。世界是慷慨的,有著充足的資源,我們得到想要的一切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力,除非我們自己選擇相反的信念。
4.不要管你的朋友。我們經常把我們自己的改變任務丟在一邊,而去研究我們哪個朋友需要改變。這同樣也是在抵觸改變。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一出好戲、吃到什么美味、發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常常會想和我們的朋友一起分享。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卻不可勉強別人改變。要求自己改變,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又怎能強求他人去改變呢?尤其是當別人完全無意改變時,如果一定要這樣做,只能徒然傷害彼此的友情。
5.我們并不一定要知道如何來做。我們所需要的全部東西就是“愿意”。自然的靈感,或者你的潛意識都會告訴你如何做。你所想的和你所說的都會得到回應,此時此刻就是力量的源泉。你現在所想的,和你現在所說的,將造就你的未來。
最后,借用作者的一個觀念作本文結語:“讓我們就在‘當下’作一個全新的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