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關鍵詞是混沌,混沌是一個非常深奧的理論,簡單來說就是非線性的一種狀態,它對初始的狀態十分敏感。想一想蝴蝶效應,就能更好的理解這一理論:輸入端微小的差別,在輸出端就會產生巨大的不同和影響。這就是混沌的狀態。
我們的一生都是處于這樣的混沌狀態。有時候我會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好大,追溯到初始狀態,或許只是因為初始輸入端那細微的差別,可能是教育上的一點點差別,也可能是行為上的一點點不同。在時間的催化劑作用下,差距會越來越大。
我永遠想不到,此時此刻做的任何微小的事件,會給未來的自己帶來什么樣的“蝴蝶效應”呢?
我最早的記憶是坐火車,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母親抱著我,穿梭于擁擠的人群。我不知道那個時候,父母有著怎么樣的故事,要這樣背井離鄉。那時候我只是覺得,人群好熱鬧,我還有一點小興奮。
那個時候的很多細節,在多年以后和母親聊天的時候,都能一一對應著。有點驚訝,畢竟那個時候我才三四歲而已。
之后每一次坐火車去遠方,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說不出來,那種突然短暫抽離某種狀態的時刻,讓我有那么一點興奮,也有那么一點宏觀,也有無盡的沉思。
生命體是一個混沌的過程,我們不知道哪一刻會發生轉變。
去年的6月3日,我剛入職一家公司,而今年的6月3日我提出了辭職。在此的前一周,我都沒有想過辭職這件事情,而在此的前兩天,我坐了一晚上的火車,沉思了好久,壓根也沒想過辭職的事情。
提出離職之后,在做最后的交接工作的時候,得知此事的同事,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曾幾何時,連離職都開始讓人羨慕了。
羨慕可能是因為別人做了你因某種束縛而沒有勇氣做的事,嫉妒可能是因為別人做成了你想成為的樣子。
我一直覺得人有無限可能,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從零開始。后來我才發現,好難。初始狀態很重要,十年前種的那一顆樹很重要,而現在卻看不到十年后需要現在種樹才重要。
關于人的一生,都很混沌,很復雜。
人真得可以稀里糊涂的成功,也可以莫名其妙的失敗。成功的經驗,失敗教訓,其實只是事后諸葛,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已。
我們能成為什么樣的人,背后真得沒有簡單的軌跡,有的只是混沌,像蝴蝶效應那樣復雜。
我們的人生過程是混沌復雜的,但我們行動可以是非常簡單的。就像蝴蝶效應,蝴蝶只需要煽動翅膀,就能產生如此大的風暴,而我們只需要認真干事就可以對未來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們的混亂程度會隨著人生的前進變得越來越大,混亂到我們不知道要去做什么才能改變現在的處境。就像年邁的老人,坐在搖椅上,無能為力地回顧著他的一生。
混亂度用物理學的概念是熵,人隨著時間一直是處于熵增的狀態。很難改變,就像水往低處流動一樣,而往高處流動,是需要巨大的能量。
不管我們如何發力,人的一生會越來越混沌。關鍵不是混沌,而是煽動的那一下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