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運氣不太好,想文章選題從早到晚,絞盡腦汁,耗盡體力,終于在吃了兩份外賣、5個香蕉、一包速凍餃子后仍然沒有想出了,于是我邊嗑瓜子邊思考,一包嗑完后,終于知道為什么了
可能還是我早上沒有轉發錦鯉吧
一晃九點鐘了,突然室友要出去買網紅喪茶
于是我突然想著來寫一篇關于喪文化的
世界似乎已經被喪文化統治了
注意觀察的話大家可能會發現我們周圍可能已經被喪文化統治了,從最開始的網絡段子毒雞湯開始,到后來綜藝節目比如80后脫口秀、吐槽大會的走紅等,還有現在的《歡樂頌》也屬于比較喪的,廣告也是一樣,比較突出的就是更美APP的喪廣告,在網上被噴的體無完膚。你會發現似乎周圍充滿著吐槽,反雞湯。
你羨慕的成功,你根本復制不了
說來挺絕望的,90%的教育都會告訴我們,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不管你有什么理想,就一定不要放棄,于是成功路上有了一個成功者,千萬的陪葬者,然后又用那一個成功的案例去激勵千千萬萬的年輕人來陪葬。并不是說追求夢想不好,只是大多數人對夢想就像對待毒品一樣,盲目并且上癮,忘記了夢想只是目的,過程才是人生,而那些沒有營養的雞湯就像毒藥,讓他們癡迷、發瘋。有時候有如做別人夢想的陪跑者,不如做自己的主角。
雞湯的崩壞,是從夢想破碎開始的
我的一個朋友從高中開始就準備出國,所以讀書期間幾乎都是很苦逼的刷著學分和托福,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帝國另她十分向往,可是就在大四準備申請學校的時候,和家里發生了一點問題,出國只能暫停。我們一個從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老師,就是她的精神榜樣,每次上課幾乎都是聽她講她的牛X經歷和瘋狂的給我們灌雞湯,所幸我們專業同學還是很理智的大多數人對這種只灌雞湯不說干貨的老師還是很無語的,但是因為她很鼓勵出國,所以自然和我這個朋友成了關系比較好的,知道我朋友的情況后還是每天還是在為她們畫藍圖和暗示,在家里和老師的無形壓力和朋友內心的掙扎下,她現在變得很抑郁。
這就是盲目灌雞湯的后果,雞湯也是分情況的。
90后可能才是活的最明白的一代
隨著90后變成社會主流,傳統一代的觀念開始崩壞,他們總擅長打破常規,打破套路。有人說他們腦回路清奇,也有人說他們有毒,所以才會產生那么多的神評論和段子。常常一句話懟到別人懷疑人生。傳統的雞湯對于他們很多人來講是不屑的,他們更愿意用自嘲和調侃的方式來看世界。對于真相和現實更加敢于直視,所以可能活的更明白。
總之喝雞湯不代表你盲目,不喝雞湯也不代表你有多高逼格,關鍵在于把握度,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方式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