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0篇
從日更開始
日更,就是每日更新,每天都要寫至少500字以上的文章。
永澄老師,號召每天日更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參與進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可以每日更新自己,那就每日更新自己,反復再一次的更新自己。用熱情點燃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飛奔起來。
今年年初的時候許老師號召每日1300字,連續寫100天的活動,我沒有堅持下來,寫了兩天就放棄了。Panda卻堅持了下來,看到他的總結文章,很明顯能感覺到他的進步,他通過這100天建立了自己的寫作系統。而這一次,我下定決心要堅持下來,我要通過我的輸出來提高我自己的寫作能力。
下定決心以后就自己哼哧哼哧寫啊,永澄老師的日更群滿了,沒進去,自己一個人寫。后來覺得還是要團隊一起,有小伙伴激勵,才會更有動力。(內部動機+外部動機)于是報名了樹豐老師的天黑寫作團。同一時間,濟南的小伙伴鄧琳看見了我單打獨斗,邀請了我進入了“了不起的日更·濟南”,心中是滿滿的感動。自己的努力還是有人看得見的;自己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會有天使降臨在身上;更要堅定的持續不斷的日更下去,對自己定下高標準,每一篇日更都認認真真寫。
天黑寫作團
樹豐老師用“碎碎念、促成長、傳價值”來定義在天黑寫作團的價值。
- 碎碎念
寫下自己腦海中的所有念頭,下筆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會寫下什么,像意識流一樣。用碎碎念挖掘靈感,捕捉創意,療愈自己。寫作的心流。 - 促成長
寫作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成長,還能幫助到別人。 - 傳價值
通過寫作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定位,持續不斷的寫作來傳遞人生的價值。
參加了天黑寫作團已經2周,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要把我以前想寫的內容,一直嘴巴說要寫要寫,但一直都有各種借口遲遲沒有動筆寫的文章都寫出來。積攢太多了,終于找到一個輸出的出口了。而且輸出出來才是真正自己掌握的知識,用輸出倒逼自己去整理學的知識,倒逼著自己去輸入新的知識,倒逼自己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晨間思,思精進
天黑寫作團的進階版:晨間思行動營。定為“行動營”是要通過行動來進階。
晨間思:清空大腦、捕捉靈感、總結反思、影響今天。
- 清空大腦:
樹豐老師問:大腦是用來做什么用的?我的回答是“思考”。是的。大腦是用來思考的,而不是拿來存儲的。這個觀點非常重要,要記住。我做廣告,每次開創意會的時候,我都是坐在那里聽的那個,因為我沒想法,或者說,我的想法太多,找不到抽取不出來匹配這次創意會的內容。只能“傻乎乎”的聽別人發言,領導問,你有什么想法,我搖搖頭,沒想法。其實內心真是千萬只草泥馬奔騰,怎么又沒想法,你還能不能做廣告!工作中也是在機械的應付,而沒有主動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啊,這樣做有什么意義,怎么樣去做能更好?我特別不喜歡我的那種工作狀態,像一個沒有靈魂沒有熱情的機器人??墒俏覟槭裁磿兂蛇@樣呢,思考真的很難嗎?是的,思考很難,因為我的腦袋里是一團漿糊。我的知識沒有系統化,全部是散亂的。我要停下來,把我腦袋清空、整理一下。
說廢話的過程也是清空大腦的過程,不寫出來,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東西一直在大腦里存著的。在我狀態非常差持續很長的時間里,我連廢話都不想說。我不說,在腦袋里存著的,就像秋天的落葉一樣,一層一層積攢了很多年,如果不打掃不整理,還會繼續堆的。太厚啦,打掃起來真的很累呢,不過沒關系,站在開始的起跑線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找到方法,找到導師,那就去一點點做吧。 - 捕捉靈感
靈感是轉瞬即逝的,一念而過。很多時候有一個很好的靈感和想法 - 總結反思
每天都寫作,但是寫作也需要精進,寫完了過后來反思復盤。不然只在一個水平線上,重復是沒有意義的。我想到了我上的書法課。有一種錯誤的觀點就是,書法要十幾年如一日的刻苦練習。如果只是為了寫而寫,練習的再多進步也很緩慢。有些人學書法一兩年就會進步很快,因為他會去觀察每個字一點點的細微變化和不同。每天進步一點點。這就是“精進”的力量。 - 影響今天
影響今天,影響未來。不僅僅是對過去歷史的記錄,也不是為了給未來寫回憶錄積攢素材。
我手寫我心
怎么去做呢?知道晨間思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那還要知道怎么去做,要給到方法和工具才是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
每天早上起床后馬上寫作,不要刷微博玩微信,不要做任何新信息的攝入動作。不打草稿,不列提綱。
- 用A4的白紙,用筆寫
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寫到大腦缺氧,大腦空白,沒有任何東西為止 - 用最簡單的便簽記事本功能寫
記事本比word好,記事本可以多端口同步,word寫會被格式被頂端的功能鍵打斷。 - 用訊飛語音
用語音輸入,用語音寫作。
腦袋想的和嘴巴說的不同頻,說不出來,老卡殼,也要多練。
我的收獲
- 目的期待
參加晨間思行動營,樹豐老師問參加這次訓練營的原因,收獲期待,以及自己對于寫作,對于個人品牌的期待和規劃。
port模型中P是目的是最先的。所以參加晨間思我的目的是:
原因目的是:我自己是一個晨型人,首先是需要。樹豐老師這個訓練營出來后,第一時間報名了。其次是,美好的東西要先下手再思考。
對于寫作的期待是,希望自己能形成自己晨間寫作的習慣和系統,寫作能力提升,能出一本自己的書。
個人品牌:暫時還沒有方向,規劃是希望有自己的個人品牌。期待自己有用,有價值,能有自己的專長,幫助到別人一起成長。 - 答疑環節
【提問】是否不應為了做而做,本質導向比行為重要?
答:當然了。本質導向決定了你的效果。如果單純的為了做而做,也會有進步和提高。但是達不到你理想和預期的高度。本質導向越聚焦清晰,你的資源調配越精準。
于是,我更不明白了,什么才是本質?
【提問】怎么樣才能知道是本質呢?
答:本質就是為什么?當你知道為什么的時候,怎么做就不是問題了。why比how更重要。比如剛才的問題,如果我問你:你為什么想知道“怎么才能知道本質呢?”
我:因為我本質不清楚,抓不住重點,所以才問
答:對。而且當你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做的時候,別人告訴你的怎么做也未必適合你。
【提問】總是為什么,很難專注
這個的問題正好可以跟上面問題互補。總是問為什么,其實也是因為內心的不確定,所以希望別人通過回答為什么,來幫助自己澄清。這樣的人還喜歡會問別人“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
關于本質,樹豐老師舉了他自己要不要考研糾結一年的例子。逮著誰都問。但最后是拉高思考視角,跳脫被束縛的當下,看自己內在的需求。
聯系到自己前段時間問藥山老師,問一一姐,他們也是引導我發掘自己內在的需求,然后再自己做決定。
我有個問題:看完這篇文章后,你有收獲嗎?是什么?請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