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
記得初來乍道的時候,師傅丟給我一本字典一般的《光同步數字傳送網》,叮囑我要像看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看。我當時不明就里的接過書,意想不到的是,這開啟了我的軟件閱讀時代。
此后,陸陸續續的看了不少書,從《Effective C++》系列到《設計模式》,從《程序開發心理學》到《大教堂與集市》。游歷其間,受益匪淺,故而樂此不疲。通過書,得以身臨其境的聆聽可望不可及的大牛們的諄諄教誨。他們為我的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幫我一覽方塘上的天光云影。
以前讀過一本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此書堪稱meta book。其中羅列的閱讀原則和技巧讓我受用不盡。此書開宗明義的要求讀者要主動的閱讀,作者好比棒球的投手,稱職的讀者則要接好來球。“盡信書不如無書”,讀者要提問題,并努力在書中找到答案。我習慣在書上作筆記,有時把令我茅塞頓開的句子勾勒出來,有時在書的空白處寫幾句自己的看法,權當是跟作者爭論一番。
不同的書讀的方式也不盡相同。《設計模式》要腦洞大開般反復研讀,時常回頭再讀會有新的體會;《Clean Code》適合浮光掠影般通讀一遍,待用時仔細查閱。除了讀書,好網站也不能放過。訂閱code project每天推送郵件,逛逛stackoverflow.com和github.com,總會有驚喜。
借用Linus的名言--“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書看多了,總有一種虛無感,這時需要結合代碼看。寫好代碼的第一步是模仿。在github.com fork牛人們的項目,看看他們是怎么命名函數和變量,怎么設計和組織類和函數。這都是很好的起點。在github找工作中主要使用的編程語言開源的單元測試框架,一邊學大牛的編程風格,一邊學單元測試的玩法,一舉兩得。
我師傅除了給我一本書,還告訴我他的學習經驗:“書讀著讀著,靈光乍現,就一通百通了”。回想我的學習過程,我發現僅僅讀是不夠。當初我費時費力把龍書看完,沒多久就把工作中很少用到的詞法分析還給了作者。陸游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深以為然。
學以致用方是正途,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上次做的PoE項目正是這樣一個過程。在剛分析的時候就想到了狀態機模式。但是從四人幫的書中只學到了類圖,對應用場景和限制不甚了解。于是回頭惡?之,理順了基本思路。但是項目的場景跟書中描述總有些差異,于是在標準的類圖上又有針對性的修改了設計。在寫代碼過程中,對類的結構,限制和相關模式(如享元模式和職責鏈模式)的組合有了更深的體會,發現早期的設計有一些問題,于是又調整了結構。項目完成完后,把自己的解決方案和標準方案對照玩味一番,對狀態機和設計模式的認識更上一層樓了。
軟件是門實踐的學科。書本上的知識講得再好,也要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驗證。在實際運用的時候,也許會發現有些地方行不通,需要調整;也許會體會到這個方法的好處而拍案叫絕;也許會發現這個方法跟其它方法的關聯性而找到一個更大的體系。然后將這些點點滴滴匯總起來,形成自己的經驗。這樣才能叫做真正學到東西,讓書上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了。
快樂編程
前段時間參與了一個短片的拍攝,導演要我擺出痛苦編程的表情。我做得很不到位,被NG了好幾次。一則是因為我不會演內心戲,二則是因為編程給我的更多的是快樂。正是這份快樂指引我不停的學習,不停的嘗試更有趣更高效的開發模式和更簡潔的編碼風格。
雖然不太有機會選擇寫什么代碼,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寫好代碼。于是,在PoE項目中,我選擇了重新設計狀態機。在編碼初期,結合項目的發布策略(先要緊急發布演示版本,再發布正式版本),制定了迭代計劃,并選擇了TDD和gtest來保證質量。在編碼中期,為了代碼更簡潔和更高的擴展性,又重構狀態機。還好前幾個迭代已經搭好單元測試集,可以放心大膽的去重構。
追求極致跟快樂工作和高效工作并不沖突,反而是相輔相成的。追求極致,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多付出一些,但是與之相伴的快樂和成長,會證明汗水是值得的。而且開發質量保證了,在后期的測試和維護都一馬平川,后期的工作量大大節省了。這樣就會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工作越來越快樂和高效。
每個開發者都有特性交付后,“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興奮。但這股興奮勁往往來得太晚,去得太快。零星一閃,就淹沒在繁重而抓狂的調試和定位的汪洋中,似乎開發沒有快樂可言。我喜歡把大塊需求分解成一天就能看到成果的小任務,比如一段代碼能編過,一個單元測試例能跑過。每天都能看到實實在在的進步。日積月累,單元測試的綠條越來越多,就像玩RPG游戲,打怪升級,級別越來越高。每天的工作都快樂的結束,并期待第二天工作的開始。單元測試例就是我的勛章,看著滿眼的綠,醉人的綠啊,頗有一番洋洋自得的自豪感,而且每天都來過幾遍!這很容易上癮,我稱之為編程游戲。
Bob大叔(Robert C. Martin)一直戴著的綠色腕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條腕帶上寫著:“test obsessed(沉迷測試)”。Bob大叔是世界項級的軟件開發大師,同時也是TDD的簇擁,所以前面那句話更準確的說是“obsessed with test-driven development”。腕帶就像緊箍咒,戴上就取不下來。不過跟孫悟空不同,他是自愿的。這條腕帶代表了他的信仰和追求,提醒著他要寫出簡潔的代碼。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曾經說過:“我總是向往能夠有所進步,我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人知道巔峰在哪”。每個人都有夢想,我既然已經走到了軟件的路上,就會努力前行。讓我們把夢想照進現實,努力讓他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