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黑人棒球希望新星,因一次意外的搶劫殺人案入獄15年,由于種族歧視加上出獄后年紀偏大,黑人特洛伊結(jié)束了他的職業(yè)棒球生涯,與獄友謀得一份倒垃圾的工作維持生計。
妻子羅絲整整陪伴了他18年,即使他在監(jiān)獄,即使他一貧如洗,即使他有不堪的過去,可命運沒有因為她對丈夫及對這個家的愛,而得到她該有的幸福。
53歲的特洛伊在外面有了外遇,還生了個女兒帶回家,女兒的親身母親難產(chǎn)而死,羅絲承受內(nèi)心所有的痛,我想當(dāng)她從特洛伊懷里接過這個和別的女人和她丈夫生的孩子,她是幸福的,因為她的痛升華成了更加偉大的愛。
當(dāng)我看到這一幕之前,心都是懸著的,她會不會把孩子摔死?她會不會在今后的日子里虐待這個孩子?然而,羅絲接過孩子時候?qū)μ芈逡琳f:這個孩子以后有了母親,但你缺失去了一個女人。
電影《藩籬》是丹澤爾?華盛頓執(zhí)導(dǎo)的電影,故事講述了幾乎每一份家庭都會遇見的問題,父親與兒子之間相互的不理解,丈夫或妻子的婚外情,背負家的責(zé)任所帶來的壓抑,在電影里淋漓盡致的為觀眾上演一遍,引發(fā)我們對自己家庭存在的問題而深思。
鏡頭里特洛伊的大兒子里昂斯每逢父親發(fā)工資就回家借錢,乍一看特窩囊,三十好幾的人了還伸手問父親要錢,也像是一個巴掌拍在我的臉上,我也一樣窩囊,買房買車都是父母親賜予的。
里昂斯熱愛音樂,熱衷于他的小號表揚,在他小有名氣以后,曾多次邀請父親特洛伊去觀看表演,然而特洛伊依舊把里昂斯的音樂夢想貶低的一文不值。
我們總是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和評價,特別是那個你最在乎的人,你為了獲得他(她)的尊重、認可或者是喜歡,不計代價付諸所有努力,總有一根繩子拉住你,飛的再高也被心里的那雙手緊緊抓住。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出現(xiàn),會讓你變乖,變得沒脾氣,變得想上進,變懂事。然后傻傻的等著一句認可的話,一個表揚的微笑,一個深情的擁抱。
特洛伊真的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小兒子柯里同他一樣熱愛棒球,原本有機會可以成為職業(yè)棒球手,卻被特洛伊果斷阻撓,他以自己夢想的失敗斷定柯里的同樣失敗,這就是一位一意孤行的父親,父愛如山的父親,正如他對羅絲坦白自己有外遇時所說的自私,他在外遇那里可以肆無忌憚的笑,整個人覺得很輕松,但一回家他就覺得壓力很大,有時讓他喘不過氣。
他不知道其實家人看見他更加壓抑,里昂斯演奏的再好,依舊被父親鄙視;柯里追求棒球夢想,當(dāng)他得知被父親破壞時,他離家出走應(yīng)征了海軍。多年以后回家參加父親的追悼會時,他和母親說不愿意去參加告別儀式,父親就像個魔鬼一樣籠罩著他,他好像一直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無法逃脫,無法針扎。
反觀我們身邊的家庭,但凡家里有一位強勢的父親或者母親,孩子就只能按照大人認為對的生活方式生活著,儒家思想中的愚孝已經(jīng)侵入世世代代的腦髓,以至于我們在父母親面前,只有順從,哪怕是錯,也要順從,要不然將會背負不孝之名。
武志紅的《巨嬰國》被下架了,不敢直視問題的國度與人民,文明是不會進步的,我多么慶幸早早看過這本書,多少壓在心里的吶喊聲,在書里被寫到,除了大快人心之外,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生活里惡性循環(huán)著錯誤,扭曲著人性。
臺灣美學(xué)大師、作家蔣勛《孤獨六講》里的倫理孤獨,道出千千萬人的心聲,但我們依舊困在生活壓抑的藩籬之內(nèi),人性中的真善美、丑惡差同樣蜷曲。
電影基調(diào)雖然平淡,人物雖然平凡,卻是一個個真實家庭的寫照,每個人所會遇見的困惑,看完還是引發(fā)了深思,但愿自己先能夠跨越思想禁錮的藩籬,才能帶給別人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