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自己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有一種執念,小時候鄰居家的小朋友手里的糖果、讀書時拼命努力想上的紅榜,再到出了社會,那些望塵莫及的高薪,以及那個仿佛在彼端的人。
前兩天偶然刷到朋友M的一條朋友圈:帥!配圖是歐冠決賽最后皇家馬德里最后勝利的照片。我心下疑惑,按照M的性格,她應該更喜歡像偶像練習生里那些小弟弟們,不太可能會去看對她來說“無聊至極”的球賽。突然想起前段時間路上遇見的時候,她跟我說最近遇到了一個非常喜歡的男孩子,但是兩個人性格愛好差距都太大了,問我該怎么辦,我告訴她,別慫,就是干。
打開聊天框問她,昨晚和男神一起看球賽了?她倒是回的很快,怎么可能,我跟男神是沒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了。他有女朋友了,異地。我又問她,那你這是?她過了很久之后回復說:因為得不到他,所以借他偶像消愁,這也算是另類的補償了吧。你別說,踢足球的還是有很多帥哥的啊。我給她回了一個笑哭的表情,附帶一句,你心還真大。
她的想法我倒是能理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裝作不經意關注他的衣食住行,他喜歡的偶像,他平時關注的話題,甚至連他下班的時候出門愛出左腳還是右腳都關注的一清二楚。他發朋友圈的時候會第一時間回復,要是看不懂就立馬百度,搶占先機。之后再細心地挑選一張和他發的話題相似的圖片,配上文字。
見面的時候總要提前想好十個八個的熱點話題,腦子里會演練十幾遍和他的對話,為所有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做好萬全的準備,總是希望自己是最美的樣子出現在他面前。等到最后知道再無一絲可能的時候,這些原是為他而做的功課就變成了自己釋放最好的工具。
另一個朋友L跟我說,她原來喜歡的一個男生非常喜歡黃景瑜,所以為了跟他離得再近一點,她開始瘋狂地收集有關黃景瑜的一切信息,花了很長的時間看完了他演的所有電影電視劇,最后成功地變成了死忠粉。
即使對那個男孩再無男女之情,還是會偶爾聊聊關于黃景瑜的一些事。而她朋友圈的日常也都是“鯨魚好帥~”、“我鯨魚怎么那么可愛”,她常說要不是因為那個男生,她也不會突然找到了自己的“畢生所愛”,好像生活又變得有意義的起來。
臨近畢業季,公眾號列表里又席卷起一股傷感風,憶往昔,念故人,感慨歲月不饒人,終將四處分離。高中最后一年半的時候,喜歡上學校紅榜上的一個男孩子,可是那時的我一點也不優秀,和他的距離就像最后一圈八百米的時候,他是堅持每天鍛煉的健將,而我是人們口中的“宅女”,他可以輕松地跑完最后一程,我大喘氣地小步向前。
可是因為有了對他的喜歡,冥冥中有什么不一樣了,每次考試之后我都會跑到樓下的紅榜找他的名字,對比自己的名次有著多大的差距,就這樣慢慢地,我的名字也出現在了紅榜上,一次一次,越來越近。最后,我終于有了底氣,拿著自己不會的題目去問他,從臉紅心跳到面不改色,到了最后的時候,即使路上偶然遇見,我們也能像老友一樣闊闊而談。
畢業的時候,他對我說,你以后一定會遇到一個為你頂天立地、遮風擋雨的人。他一定是看出來了。但是他說這話的時候我絲毫不難過,我開始慢慢明白這種對他的喜歡轉換成了對自己的激勵,在喜歡他的過程中,我慢慢變成了自己所希望的那個樣子。時到今日,我還是很感謝他,他的出現,他的存在,讓那個時候小小的我有了那么多美好的幻想,并勇于付諸實踐。
再后來,我聽到過很多個關于喜歡讓人變得越來越好的故事,可是沒有一個喜歡比得上自己親身感受來的真實。
我想,人有時候是需要這樣一種力量的,一種讓自己無畏風雨的力量,即使行走在黑暗中,也像有一股溫暖的風。
最后喜大普奔也好,求而不得也好,這一場喜歡也不亞于一盞好茶、一壺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