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經過長途暴走的青春
怎能配充實熱血的靈魂
長按下方圖片,讓考試不再任性↓ ↓ ↓
干貨丨拓展丨趣聞丨指南
ACCA +
丨文:Zhang Kevin
1. 什么是財務分析或管理會計,他們和傳統的會計的區別在哪里?
傳統會計
說傳統會計之前,我們來看看企業的當中的基本架構是兩種人
老板 - 投資人(所有者)
非老板 - 職業經理人(打工仔,哪怕你是CXO,本質仍然是打工仔麼)
老板雇傭職業經理人幫自己賺錢,那么怎么知道賺沒賺錢?還是這個錢被你職業經理人給坑掉了?要看你的一筆一筆的財務賬目和最終的報表嘛。這時我們財務最基本的職能。誰來做賬,誰來出報表,這就是我們的會計,或者是「傳統會計」
傳統會計的工作是booking entry [記賬], 他們的目的是Recording [記錄],怎么理解「記錄」這個職能?不知有多少知友在青春年少時曾經做過一件頗為風花雪月的事情,「寫日記」,有的女生還煞有其事的用個帶鎖的日記本,生怕別人不知道里面寫了自己喜歡隔壁班男生的小秘密。記日記的目的干什么?就是準確、及時的記錄下每天發生的事情,防止以后忘掉嘛。「準確」是第一個要求,你要按照實際的情況記,不能明明霧霾天PM2.5爆表你說今天「晴空萬里」,也不能明明掉了20塊錢你硬說自己撿了50塊;而「及時」是第二個要求,就是你要一發生趕緊記,今天發生的事情等到明年再記那可不行,因為你早忘光了不是;
在企業里面的「傳統會計」和記日記的功能和要求都相仿,也是要準確與及時。如何評判會計工作的記賬的準確性?很簡單,就是和會計準則GAAP所要求的一致即可,因此會計準則是傳統會計工作的核心所在。
審計
再說財務分析之前我們順便來說說審計,大部分人對于審計的認知還停留在「稅務查賬」「國家反腐」等誤區,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在這里順便在講一講。
我們前面說了企業的帳和報表是職業經理人的用來向投資人展示勞動成果的,我今年到底賺多少,或者虧多少,我的賬目、報表都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可是有一個問題——就是職業經理人用來證明自己「清白」的賬目和財務報表是誰做的?是職業經理人自己或其管理的下屬來制作的的啊?自己做的東西用來自己的清白,就像身份證可以每個人自己在電腦上直接打印一樣,勢必缺乏可信度。那怎么辦?難道只能相信職業經理人的人品?
這時候,投資人需要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既有業務水平、也有足夠的道德準則,來幫助投資人去核實職業經理人的經營成果,這個「獨立第三方」就是我們的審計師。這就是我們審計師最基本的職能——為投資方核實管理層的經營成果
當企業繼續做大做強,需要更多外部資金時,那么企業可以通過股權或債券融資,或者發行股票(IPO)或者發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無論是股權還是債券融資對方都需要審核你的財務報表來看你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或償債能力(當然中國大媽們買股票一憑消息二憑感覺反正根本不看財務報表的啦)。
那么你自己做的財務報表缺乏公信力,我還是需要這個「獨立第三方」來給你做個證明,來給你做個擔保(assurance),這就是審計師的第二個職能——為外部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財務報表的擔保。
財務分析/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你可以理解為是「管理」和「會計」結婚生的一個混血兒,而且如果兩者里面硬要挑一個,應該是偏「管理」更多。
簡而言之,管理會計就是以「會計」作為管理工具,通過預算管理和差異分析來幫助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經營成果并最終實現企業投資人或股東的價值最大化。
需要注意的是財務分析 不等于 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的的分析只是財務分析工作中的一部分。?
因此,「管理會計」首先是一個管理者,或者是「職業經理人」,和「傳統會計」的單純的「記錄」功能不同,管理會計或財務分析需要更多的了解業務,接觸業務,這樣才能發現問題,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注:在下面我不再區分財務分析或管理會計,兩者指的是同一個工作。
2. 財務分析具體做哪些工作?
首先整體上來說,財務分析是一個財務領導人(財務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CFO) 的除了做賬以外的幾乎所有工作。
一個財務經理做什么? 個人認為,僅僅是「做賬、出表」那肯定是不夠的」,至少包含以下五個層次.
層次一:知現在
賬表清楚,提供數據,披露信息(這個是傳統財務經理的基本職能)
層次二:知因果
有何問題?有何影響?緣何發生? 如何解決?
層次三:知風險
有何風險?如何規避?建立完善內控制度
層次四:知未來
戰略規劃、年度預算、稅務籌劃、現金流規劃
層次五:知全局
融資投資、關系管理
所以一個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涵蓋了上面層次二到層次五的內容。那具體的工作職責大致如下:
- 預算與滾動預測;
- 戰略規劃
- 績效考核
- 財務報表的閱讀與分析
- 成本管理與控制
- 融資/投資
- 分析與決策支持
- 內控制度
- 企業不斷效率的不斷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財務分析不需要做賬,但是帳和表都是基本功,需要能看的懂,看得透,也只有這樣才能從中發現問題。
那么管理會計這么多工作中,核心是什么?
核心是:差異(Variance).?
為什么是差異??
因為企業首先都需要有目標,從而確保大家朝一個方向使勁。如果有很多力朝不同方向使勁的話「合力」卻可能為零,因此需要用目標或計劃來界定大家前進的方向。
那么有目標就會有差異。如果企業所有的方面都和目標一模一樣,坦白說,也沒有財務分析什么事情了(當然分析不需要了,做計劃還是要財務分析來做的),但是這種情況在實際當中是不可能,或者說在制定目標的時候過于保守了。(因為合理的目標,就是要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要「使勁跳一跳」才有可能夠到。)
那么有差異,作為財務分析就要來進行分析——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有什么備選的方案? 方案之間的優劣比較? 通過后續的一系列的工作,以及和其他部門以及公司管理層的配合,那么我們把造成差異的問題解決掉了。
那是不是就一勞永逸的沒有問題了呢?當然不是,因為今年解決了問題,那么在明年制定新的目標的時候就會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就會有更高的目標,就會產生新的差異,這樣不斷地目標-問題-解決問題-新的目標來形成良性的循環,幫助企業不斷地提升與發展,最終來實現企業投資人的價值。
所以,從管理會計衍生出來一個新的理念,被稱之為「全面預算管理」,是通過預算的制定及差異分析作為主要的管理工具和企業核心理念,其實其根本的來源也出自「管理會計」的一脈相承。
全面預算管理的五個方面
1 預算制定(目標)
2. 實際經營結果
3. 差異分析(核心)
4. 解決造成差異問題
5. 更新預算(更高目標)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原因不是表面的原因,因為企業是一個非常錯綜復雜的有機體,如果只是簡單的頭痛醫痛,腳痛醫腳,那不能在實質上解決問題,甚至會帶來更大的麻煩,比如企業在利潤指標達不到的時候往往第一措施就是「節省成本」[cost saving],但是如果銷售管理經費大幅縮減導致既沒有市場宣傳經費、有沒有新產品研發投入,甚至把差旅費大幅縮減導致業務員只能待在辦公室里給客戶打打電話,拿怎么可能把銷售提升并最終增加利潤呢?
3. 為什么只有在大企業里聽說過有「財務分析」的崗位,大部分小企業或國企都沒聽說過有這個崗位?
首先「財務分析」或「管理會計」的職能,在任何企業里都肯定存在,只是在歐美的大企業中,由于較為重視財務分析職能,所以會單獨形成一個崗位——一般來說,財務部門下面可能分為兩條分支,一條是accounting 會計,主要是記賬出報表,另一條是FA財務分析,主要是分析報表,制定預算,同時準備各管理層所需要的報告(excel , PPT) 也是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一般來說,FA這條線不需要記賬和做分錄,但是可能會參與到沒有財務報表的工作,因為accounting關賬以后,會經過FA部門的審核,(FA本身需要使用Accouting部門的數據,如果有錯誤可以及時告知accountingj進行更改。
當然,在大部分中小企業或國企當中,確實沒有單獨的財務分析崗位,但是財務分析的工作肯定還有,只是這部分工作由個級別的財務管理者(財務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等)分掉了而已。
4. 財務分析需要哪些技能?如何培養自己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根據上述的財務分析的職能和具體職責,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財務分析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能( Skills)
1). Comprehension & presentation skill ?理解與表達能力
需要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中發現問題,并能清楚的把問題向相關的決策者或負責人說清楚。
2). Communication & Negotiation skill ?溝通協調能力
作為財務和業務部門的橋梁,幫助進行協作同時負責兩頭「搗糨糊」
3). Analytical skills 分析能力
光發現問題還不夠,更要能找到造成問題的原因,從而協助解決問題。
4). Work under pressure ?執行力及抗壓力
搞定、搞定、把事情搞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別問有沒有時間,有沒有人手,有沒有背景資料,這些都不重要看,重要的是你能按時交東西,否則就會死的很難看 - deadline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哦。
5). Time management ?時間管理能力
拖延癥不適合財務分析,作為每天和時間賽跑的財務分析而言,一定要學會合理、高效的安排時間和按照優先度順序來解決問題,這樣才不會成為時間的奴隸。
那么如何培養這些能力呢? 坦白說,其實財務分析的要求是對一名職業經理人的綜合實力的要求,并沒有什么速成的法門,關鍵要靠自己持之以恒的不斷磨礪
1). 遇事多問問為什么?
Why? Why this ? Why not that? What is the rationale behind this decision? 遇到問題時不要光想著做?更要學會多想一步或兩步——為什么這樣做?如果我碰到類似的問題會怎樣解決?差異在哪里?要讓每一次的經驗積累起來,這樣日積月累就可以漸漸成長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知乎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園地,對于一個問題,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不同背景、不同層次的解讀,而如果你能把正反兩方面的回答都吃透,那么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也成為了“達人”級別。因此,我覺得作為碎片化的學習工具,知乎其實對于知識的積累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過于碎片,不夠系統),但是對于思維方法的磨礪可以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2).理論與實踐想結合
“知道很多道理,可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也許是不少人面臨的問題。關鍵在于,在「講道理」時,由于是虛擬的,因此可越差保持足夠的理性;而在「做事情」時,由于主觀的位置不同,「屁股決定腦袋」,因此就無法以一個理性的態度來分析。形成「說一套,做一套」,所以要敢于實踐,把學習到的知識體系想法運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這樣才不辜負ACCA的證書的意義。
5. 財務分析的職業發展優勢體現在哪里?
首先來說,財務分析的門檻比財務或審計要高一些,很少有直接畢業零起點直接來做財務分析。因為財務分析首先需要對整體的報表和內控等一定了解,而且需要對于業務也有足夠的了解才行,即使有很少的大公司是招應屆生作為「財務分析」其實是作為財務管理培訓生經過一定的輪崗后才能定崗在財務分析崗位。
那么財務分析的與普通的財務相比,優勢在哪里呢?
1). ?升職相對更快,同年齡相對薪水也更高。
相比而言,財務分析對企業創造的價值最大,因此企業也愿意付出更高的薪水。(當然,薪水這個受各方面影響的因素很多,因此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具體分析參見本人另一個回答 為什么有的會計三千月薪,有的會計上萬月薪?
2). 有更多的的機會轉型為財務管理者。
對于很多從事多年財務工作的從業人員而言,很可能工作很久一直作為「資深會計」或「總賬會計」而已,就差那么一步就可以成為「財務經理」或其他財務管理者。而財務分析的學習和工作可以大大增加轉變的機會。
3). 對于剛畢業的學生而言,學習ACCA可以在職場中獲得「先發優勢」。
ACCA作為少數可以在大學期間就可以學習并考試的證書,加上一共只有兩門考試(目前應該是財經類證書中考試科目最少的),加上考試的內容雖廣但是難度卻不高,因此很適合在校的學生學習。
4). 對于非財經專業但想學習和了解財務內容的的人員而言,財務分析或ACCA非常適合零基礎的學習。
ACCA的知識體系中,涵蓋了不少綜合性的基礎內容,很適合無會計基礎的學習者作為綜合管理者的財務知識儲備。
6. 如果要成為一名財務分析,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
總而言之,設計財務/會計的職業發展之路是下面幾種
內-內: 會計 – (財務分析)- 會計主管 – 財務總監
外-內: 審計 – 財務分析 – 財務總監
內-外: 會計 – 審計(或銀行、證券或其他機構)
外-外: 審計 - 銀行、證券或其他機構
財務分析作為成為財務管理者的“加速器”效果明顯。
?—END—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by:孔子
做一個有點酷的ACCA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