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到6個技巧:
1、回應案主的關鍵詞
? 小原則:
1)案主經常會重復關鍵詞,
2)案主經常對關鍵詞賦予感情色彩,并給予特別的強調,
3)個體又特有的用詞方法。
2、并入案主的用詞
核心:建構解決之道不可或缺的技巧,甚至可以說是主要的核心技巧。
3、開放式問句與封閉式問句
區別:
1)封閉式問句用來縮小案主的焦點,開放式問句則拓寬案主的視界。
2)封閉式問句傾向于詢問案主確定的事實,而開放式問句適合詢問案主的態度、想法、感受、知覺。
3)封閉式問句常常冒著工作者使用本身參考架構的風險,開放式問句更能聚焦于案主的參考架構。
開放式問句的優勢
1)開放式問句是為了從案主身上引導出細節。
2)開放式問句可以讓我們知道:“誰”或“什么”對案主而言是重要的。(意圖)
3)開放式問句給案主更多選擇自己說什么和怎么說的自由。
4、總結
概念:在會談一個段落之后,我們重新整理并描述案主的想法、行動及感受。
目的:總結能夠曾靜我們隊案主參考架構的理解,也能阻止我們在傾聽時可能會? 出現評判的傾向。也可以使傾聽者保持沉著冷靜。
5、語意重述
概念:
又是也被成為“內容反映”。指傾聽者反饋剛才話語中的要點,并簡單澄清案主剛才所做的評論。要比總結更為簡短且不會打斷案主的思路,并能有效的向案主表示你真的在認真傾聽他說話。
如果能夠使用案主所用的關鍵詞或片段語意內容,則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兩大要點:
1)實務工作者使用語意重述,將會談推向實務工作者認為會有幫助的方向,這表示語意重述和總結不盡然是被動的、中立的、或客觀的。(身前一步引導)
2)在建構解決之道的經驗中,更多的會使用語意重述,而更少的使用總結。
6、沉默的使用
沉默的作用:
1)你問得問題對方確實不知道答案,需要時間尋找答案。
2)你的問題很難回答,所以保持沉默。
方案:
1)保持沉默,給足夠的時候去組織答案。
2)鼓勵案主思考,通過其他問題來鼓勵他們繼續醞釀答案。
3)人天然對沉默趕到不舒服,利用這種不適感,鼓勵案主建構解決之道。(你的沉默會讓對方明白你不打算幫助他回答問題)
收獲:
沉默時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姿態,是一種無聲 的語言,一開始可能沉默意味著我們陷入僵局,此時或許彼此可能都是焦慮的,隨后,我們可能會意識到“沉默”是一個必經之路,因此,在這個能量流動中有了接納與包容,最后就是一種態度,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對結果全然的接納,無論結果是什么,沒有預設、沒有評判,就是一種等待過后的看見。這很重要。
最最重要的是:沉默,說明你學會閉嘴了。
今天還談到咨詢的技巧“傾聽”,咨詢真正的工作不是“說”,而是“聽”。就像說中說的:用更少的言語就能表達咨詢師在認真聆聽,并邀請案主朝著新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