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浙江自駕游,今天的話題是好吃的。
來到湖州市,在德清縣的新市古鎮逛了逛,順便吃到了一些有著當地特色且非常值得分享的美食,8道菜把我“困”在原地好幾天。為了吃,先不走了。
【脆皮烤鴨】
在長江三角洲,尤其浙北、蘇南地區,同樣“閉著眼”點菜都不會出錯的還有這一道脆皮烤鴨。它不僅營養豐富、微量元素含量高,味道也眾口可調。
我們都知道,烤鴨是一道“北京菜”。傳說慈禧太后第一次吃它就愛得不得了,于是霸道地把它定名為“北京烤鴨”。事實上北京烤鴨的做法就源自于這江南地區的脆皮烤鴨,壓根兒就是一道南方菜。它的表皮是一個“硬殼殼”,酥酥脆脆的,但內里的肉卻是松軟易化,肥得流油,但是入口不膩,這就很絕妙。從這做法也能看出來,不像是北方人的手藝。
縱觀北方美食,很多“內外兼修”的操作都是南食北傳的手藝。整體來說做法粗粗拉拉的,很少在細微處“摳哧”。北方著名的菜很多叫個什么“亂燉”,喜爆炒和糖醋,主食以泡饃、大拉皮、炸醬面、胡辣湯、貼餅子最為常見……比方說山東有一道菜叫“木須肉”,聽這名字很細發,其實就是雞蛋木耳黃瓜炒一鍋,是個人都會做。
再比方說著名的東北菜“鍋包肉”,始創于京城八旗子弟之手,但往深了琢磨就會發現,這位大廚出身富商之家,一生識人無數,鐘情于各地美味的烹制方法。他最喜歡運河沿岸的酒館和茶樓,因為這里是“距離南方最近的地方”。最后到底還是拜了是個江南師傅,發明了這么一道南方味道的北方菜。
江南地區多湖鴨,這種水鴨子通常吃水生植物長大,較少食用小魚蝦和微生動物。都知道“吃素的人餓得快”,鴨子也一樣。所以水鴨子為了能吃頓飽飯就成了一天到晚游泳的鴨子啊鴨子不停游,很少到岸上去……吃飽沒吃飽咱不知道,但落一好身體。所以江南的鴨子的肉是實誠、筋道的,就連脂都是清清亮亮的。
慈禧太后這老娘們兒特別“事兒”,發明出了把烤鴨肉裹進面皮里就著甜面醬和蔥絲兒一起的“包子”吃法。但其實在長三角地區,吃鴨子根本沒有這么多“工序”,簡單而不普通。
浙江旅行還在繼續,我們下期文章接著說。記得關注,我記得來看。
我是大紅姐姐,有聲電臺旅游頻道主播,職業旅行玩家,專注小眾玩法,分享冷門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