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失蹤15天的中科大地球化學專業博士劉春楊找到了,可惜的是,15天后等待他父母的只剩一具冰冷的尸體。
至于最終是意外還是自殺現在還沒有定論,但無論怎樣,一條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
近幾年,高校學生自殺事件頻出,其中以研究生自殺事件居多。
說句心里話,對這類消息早已有些麻木,可就在前幾天朋友圈的一張圖片激起了我的興趣。
這是某論壇一篇討論有關劉春楊失聯事件帖子中的一個回答。
暫且先不論里面提到的內容是否準確,但在這其中的一個詞語卻引起了我的注意——生化環材。
對于很多人來說,聽到生化環材四個字也許根本不明白其中的意義,然而,對于我這樣一個本科和碩士所讀專業都是環境工程的人來說一眼便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生化環材就是所謂生物,化學,環境,材料等專業的簡稱。
2009年,我考入了上海一所211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一入學便聽到這樣一句話“環境行業是朝陽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相當光明。”
那時聽到這句話,心里還在暗暗偷笑,慶幸專業選的還不賴。
2012年,大三的時候,跟著大四的學長學姐去參加學校的招聘會,數百家招聘企業,數千個招聘崗位,可是與環境工程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屈指可數。
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中好似萬馬奔騰,這壓根與我腦海中想的不一樣啊。
可當時還是太年輕,仍抱著希望以為眼前所見只是暫時的情況,加之還不太想那么早工作,于是,最終決定考研,想著再過幾年正好研究生畢業,文憑也有了,就業環境也會變好,到時,便可以一展身手。
誰成想到了2016年我研究生快要畢業時我再一次重回招聘會,情形與四年前相比仍沒有太大變化,工作崗位少的可憐,平均月薪也只有6000-7000元,薪資水平甚至不如許多本科專業的薪資水平。
所以,從那時起,我便對環境專業以及類似專業的就業前景有了清晰的認識。
可是無論如何我都沒有料到的是近幾年生化環材四個字竟然都快變成了一個固有名詞。
我在百度中輸入生化環材四個字,出現的是以下內容:
生化環材怎么自救!
生化環材一生黑!
生化環材四大天坑!
其實,很早之前某論壇便出現了關于生物專業的勸退潮,之后勸退潮愈演愈烈,逐漸加入了化學,環境等專業,隨著討論的不斷進行,許多網友已開始進入了更深次的討論,比如勸退是否徒勞無功,如何看待某平臺對生化環材學生的勸退風氣?
更令人夸張的是網上竟然還出現了生化環材勸退指南,有專門的平臺匯總生化環材勸退文章,并且,接受生化環材轉行咨詢。
由于我從2016年畢業后便未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為了更加準確地了解目前所謂四大天坑專業之一——環境工程專業,我特意打電話詢問了本科時同一個寢室的兄弟。
我的這位兄弟從2013年本科畢業后便進入了一家不大的環境公司工作,一路從一線的基層技術員做到現在公司的技術總監,他對于目前的環境專業的發展前景絕對是有代表性和發言權的。
他在與我的對話中談到了自己對于環境行業未來發展的理解:
1、環境工程是高校眾多專業中理論聯系實際最差的專業之一,無論你在學校學的多么好,數據計算的如何準確,到了實際應用都是紙上談兵,一切都需要重頭再來,基本上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甚至更夸張點說連石頭都沒有;
2、目前環境方面技術人才的發展前景仍相當模糊,基本上很難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尤其是近幾年經濟形勢不太好,許多小的環境公司紛紛倒閉,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基本上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即使找到一份工作,在還沒有掌握一定技術能力之前,依舊無法創造可視價值,薪資報酬自然難以提高;
3、作為從事環境行業的技術人員,不僅僅要承擔復雜繁重的設計工作,還需要解決整個項目的安裝,調試,甚至驗收等一系列難題,雖然不是只有環境行業的的技術人員需要承擔多方面工作,但你要知道環境行業的現場工作是極其危險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爆燃中毒等事故。
有一次他和他的同事為某公司設計組裝一套沼氣生物脫硫系統,組裝完成后,為了檢測和驗證設計處理效果,需要進入充滿沼氣和硫化氫的洗滌塔中作業,在調試過程中,由于皮膚長期接觸洗滌液,活生生褪掉了一層皮,整個人白了一圈。
他笑著和我說“這還算幸運的,在這一行工作時不時就能聽到某某中毒的消息,這幾年的工作能夠平安無事,已經是福大命大了!”
平時和他在一起,他總是嘻嘻哈哈的,很少提到工作,如果不是這次我給他打電話,我是無論如何沒有想到原來他這幾年經歷了這么多。
寫了這么多,我來談一談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我的本意并不是想要勸那些就讀或從事生化環材方向的學生或朋友們改變,因為不止生化環材等專業,很多專業也許都面臨上述類似的情況。
我不過是想為了那些因為熱愛選擇直面專業的人們而寫,人這一生要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很難,但如果喜歡的事情恰恰是自己的專業,那么這條路往往會更難。
人生中總有很多事情是無比艱難的,但越是艱難的事情越是需要有人去做。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如果你還在整天抱怨著你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那么請看一看你的周圍,還有很多人比你過得更加不容易卻依然沒有放棄。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畢竟,一帆風順的人生太過空洞乏味。
我們總愛說一句話,現在流的淚都是當初腦子進的水,我想那些還在自己選定的路上勇往直前的人就是在用自己的專業給腦子進的水換了個味道。
是酸,是甜,是苦,是辣,也許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但那個味道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我們還在做著自己無比熱愛并且愿意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轉眼2019年已過去了兩個月,希望在未來的歲月里,每個人都能找到為之熱愛并愿意奉獻一生的事情。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一生嚼墨,不染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