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事,陽光普照,與朋友一同去登山。
市區駕車出發約45min,即可抵達七里均良自然村,這里背靠均良大谷坪(1327m),山下原已發展了農家樂,空氣比城里好多了,陽光照在身上,手還是有一點點冷。
前方為來路,后側即可登山
朋友向村民詢問如何上山,選擇了村民常走的老路,沿著山谷一直向上。
在路邊發現泥土都被凍結了,小冰晶長得細長又會彎曲,樣子蠻有趣。
會不會是夜間水汽緩緩滲出凝固造成?
一路向上,氣溫下降。山間竹子、杉木、松樹依次分布,有些杉木長得筆直,足有四五層樓高,聽說長了將近三十年。在樹蔭下陰濕的巖石上,長滿了苔蘚,果然是拓荒小能手。
潮濕的巖石與苔蘚
山谷中水汽充沛,陽光只是偶爾穿過樹葉的縫隙,只要一停下腳步,就會覺得冷。你看這樹的年輪,在冰的裝扮下,更加清晰,美妙。
年輪變得更加明顯
地上鋪著厚厚的落葉,踩上去軟軟的,登山也就不累了,發現不少不認識的植物,下回可約上懂的朋友。
有點像枸骨
接近山頂,陽光終于不被遮擋,視野開闊起來。沿著山脊線,繼續向上,路的兩側都是杜鵑花,比人還高,來年定是美景。
已有了嫩芽
山越高,空氣也越清新。
暫未到山頂,看著比眾山高了
估計又行走了二十分鐘,終于登頂。一下子就興奮起來,我也上去指點下江山。
大家都是東張西望
可以把它扶正嗎?
遠遠望去,那邊居然是石門山氣象站
稍做休整,從新路一側下山。
長時間沒有鍛練,此時雙腿已有些疲憊,微微發抖。
又是不認識的植物
幸運的四葉枯草
自半山腰而下,總有一些竹竿橫在路中間,忍不住再拍一張。你知道竹竿在這有什么用嗎?
這些橫臥的竹竿有什么妙用?
水流聲響越來越大,估計離山腳不遠了。
水花濺起,落在近處的竹枝上,迅速結冰。
一大片竹林,讓我眼睛都看花了。
山腳民宅,門前山泉叮咚,想來住宿嗎?
清風明月相伴,門前泉水叮咚,相邀三五知己,煮茗閑聊,暢快人生,怕是大家都想追尋的生活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