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然學科技 教學總監 曹超
從2006年底進入企業實習開始,我踏入這個行業已經近12年了,從初出茅廬的懵懂少年,成長到現在的技術大牛。今天,分享一些自己的工作成長和學習的經歷,希望能給剛剛畢業的,還有些迷茫的同學,以及想轉行IT互聯網行業的同學,帶來一些啟發。
一、初出茅廬:選擇很重要
還很清晰的記得大學畢業前最后一個學期,那時對于即將畢業的我來說,對職場的一切是那么手足無措。對于沒有任何經驗的我來說,雖說對今后工作的一定的規劃,但是,還是有些無所適從。在校園的招聘會上,有幸被理光(世界500強日企)選中,開始了一份軟件測試實習的工作。當初也是抱著嘗試想法進入了企業,想著和自己所學的計算機專業相關,累積一下工作行業經驗,卻沒想到這一待就是8年。
剛進企業那會,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小白,雖然在學校學習了相關專業知識,但是發現課堂上那些理論,和那些學校中的實踐在工作中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突然我意識到,學校與企業,特別是與這種大型企業之間,是存在著脫節的。當然這和我們的教育體制有關。我們在學校里所學習的東西,無法去適應市場的需求。
尤其是IT互聯網技術,傳統教學更是沒法跟上這個速度和變化節奏。想一想當時的我是相對比較幸運的,雖然就業市場比較艱難,還是有機會留給了我們這些剛畢業,沒有任何經歷的小白。今天IT互聯網企業要求更高,就業基數更多,對于應屆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和挑戰。
發現了自身不足之后,我知道這次在理光的工作可以給我帶來很多東西,但是我必須刻苦努力才能得到。第一個考驗是畢業后是否能留下來,留在理光,這是我為自己定下的第一個目標。
和我同一批進入理光的實習生大概有30人左右,實習期間有人提前走了,或是出于自己的選擇,或是達不到公司要求。雖然當時我也接到了寶信集團的邀請,但是最終選擇待在理光接受挑戰和選擇。
直到最后臨近畢業了,還剩下大于10多個人。我還記得6月一個悶熱的下午,我們這10幾個實習生被安排一輪考核與面試。我知道這是最后一輪考驗了,通過這6個月的工作學習、努力,最終我通過了考核,成為了留下來的3人之一。
人生當中有著很多的分叉路,當你不需要知道你所選的道路是否是正確的,你只要知道沒有錯誤的道路,把自己腳下的路走好很關鍵。現在還常遇到之前的同學,對比現在的情況,我慶幸自己的堅持和選擇。
二、自我挑戰:走出舒適區
順利入職后我變得有些懈怠,可能是對目前的工作駕輕就熟,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讓我覺得乏味。當時我留意到身邊的同事有在學習日語,雖然在日企,但是工作中郵件會議主要還是用的英語,這邊的課長是香港人,日方那邊的聯絡者也基本和我們用英語交流。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學習日語,所以并不以為然。但是沒過多久,香港課長回了香港,來了一位日本課長,他要求我們之后的所有郵件,包括視頻會議都用日語進行交流。
突然我發現,那位提前學習日語的同事好有超前意識,同時我也認識到,自我的提升不能停滯。雖然目前你能適應當下的市場,但一旦發生變化,如果你沒有充分準備,只有被淘汰。所以我開始了日語學習。
原來沒有接觸過日語,作為計算機專業的理科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于是我買了一本日語二級語法書,背起了50音,每天回家看雙字幕的日劇。通過努力在年底順利通過了二級考核。再難的事情,只要花時間去努力去做都可以做到。進入社會可能再沒有人會逼你,但更殘酷的是淘汰,所以只有自己逼自己。比起別的苦,學習的苦,要好受多了。
于是我開始鉆研各種專業技術,正值當時自動化測試的興起,我研究自動化測試。同時通過企業內部的人員培養輪轉機制,也經歷了從設計到需求到開發的所有部門。對整個項目流程也有了更好的認識理解,并擔任起項目經理一職。
還來不及沾沾自喜,我立刻迎接了新的一輪挑戰,不過這時我已經做好準備。時間來到了2012年,當時最火熱的自動化測試,在行業中蔓延流行開來。像我們這樣一貫嚴謹的日企,都也想去嘗試并發展這一塊的業務。由于有充足的準備,順理成章地,我成為這個新事業部的核心主持人。
自身的努力,加上對技術與行業的認識,我帶領著團隊,開發出了適應于我們公司的整套軟件工程自動化架構。它不光作用于測試流程,包括從設計開始,到開發發布,到上線測試的整套流程,都像工業流水線一般順暢的自動運行。這得力于我在所有部門流轉工作的經歷,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各個部門流程之間的環節。這可以說是我人生中值得記上一筆的大成就。
三、自我蛻變:授人以漁
2014年9月15日,當時已經握有理光終身合同的我毅然選擇離開,我選擇從0開始。我來到了一家IT培訓機構,做起軟件測試講師。
雖然從事技術這行已經多年,但是要從原來的自己做技術,變成來講技術,從原來帶有經驗的員工,到帶0基礎的小白,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在理光的8年我養成了很好的習慣,和很強的自律,為我這次轉變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為了能更好的讓學生理解、接受我所傳遞知識,我每天都研究并備課到晚上2點多。通過3個月的陣痛期,我成功了,看著第一批學員成功入職拿到OFFER來感謝我時,我感到了莫大的成就感。我知道我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個目標,要為IT互聯網行業輸送更多更優秀的新鮮血液。
就這樣不知不覺的在這個行業里又干了3年,在這3年中我培養近400名學員。同時我也看到了一些行業中不太好的一面,我開始了反思。作為一名教研工作者,我努力的鉆研技術,專研教學,讓我的學員學有所成。但是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參差不齊,有些公司招生時沒有原則,也讓這個行業處于質疑之中。
我在想我是在幫著騙人嗎?看看自己帶出來的學生,看看他們在企業的發展,IT培訓還是非常有用的,改變了同學的職業發展路徑,甚至是生活軌跡,也為企業培養了立馬上手的可用之才。隨著IT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人才需求劇增,比起剛畢業的學生,企業更愿意去接受一個剛培訓出來的,至少可以馬上上手干活了,不需要企業再花時間去培養了。
所以這個行業還是一個好的行業,只是快速發展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招生教學中充斥了一些浮躁的東西。我想,我一定可以改變一些東西,用心用口碑做好IT培訓。
四、新的起航:用心做教育
2017年5月16日,我與我的另兩位合伙人一同成立了然學科技。有別于其他培訓機構,在我們成立然學之初,我們的目的就很明確,期望能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變化和不一樣。
為了對學員就業有保障和薪資承諾,我們只招收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學員,必須在學員的入口上做好篩選。
同時通過我這些年對IT培訓市場的了解,研發了遠遠領先于目前市場的教學課程(內容上、時間上)。并通過每3個月的更新保持與市場的需求同步,保持課程的優勢。
快速的就業周期(平均2周),高于同類平均薪資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對這個行業有所改變,而然學科技能帶給學員的將不只是一份工作,也是人生軌跡和職場上的改變。
時至今天,然學科技已就業入職近200名同學,我們目標和初心未變,高起點嚴要求、品質教學、高效就業是我們的承諾。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然學科技,了解我們的課程優勢,從7月中旬開始,曹老師將開啟網上直播間(具體時間請留意直播間公告),將然學的部分課程通過直播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
不管你是從事IT行業的,或是想從事或了解IT行業的,都歡迎來到曹老師的直播間(斗魚房間號:682093)。也希望大家在直播平臺了解課程后,來到然學現場聽課。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曹老師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