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校在全方位的關注班級常規,包括教室,樓道,操場,食堂!慶幸橄欖樹和小彩虹的數學課堂規則意識都很強,因此我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在別人學習如何做課前準備,如何坐,如何舉手回答問題時,這些早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就是如何傾聽,如何有效的對話,如何做筆記。首先,我們先來說傾聽,一個人站起來回答問題,他只是在與老師交流嗎?不是的,他是在跟所有人在交流。所以,當他回答問題時,請你放下手,認真聽他的觀點,如果你不認同他的觀點,請你等待對方回答完問題后,再舉手說出你為什么不認同對方的觀點,應該是什么樣的觀點!而不是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每一次有效的對話,一定是建立在傾聽對方的觀點之上的!
如,為26?18??3編故事,生1的觀點是,一個文具盒26元,一本書18元,買3個文具盒和3本書一共需要多少元?生2不認同生1的觀點,那么請生2說出生1是如何想的。很明顯,生1是先計算26?18=44,再計算44??3=132。既然生1這樣理解是錯的,那你認為應該是怎樣的呢?生2繼續描述自己的觀點,這個算式的含義是兩個集合的合并,一個集合是26,也就是一個文具盒的價格,另一個集合比較復雜是3??18,也就是3本書的價格。因此,26?18??3表示的是一個文具盒和3本書的價格。這時候,又拋出一個問題,什么樣的情況下,這道題表示3個文具盒和3本書的價格呢?當然是神奇的小括號了,(26?18)??3。
這才是有效的討論,每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絕不是僅僅與老師交流,要讓每位學生在場,當然不是客觀的人在場,而是思維在場,形成一種思維流,我稱它為“幸福場”。
接下來就是做筆記,以前我總認為做筆記是一高年紀孩子的事情。上周突然發現有一位小彩虹上課,一直在寫東西,前去一看,滿滿的都是整節課學生分享過的不同方法。于是,靈機一動,小學為什么不能做筆記呢!于是,我狠狠的夸了這位認真做筆記的孩子!同時,分享了做筆記的方法和要求,互動交流時,請放筆,交流完,以最快的速度做筆記!
本來這兩件事(有效的對話,做筆記)進展的很順利,這周我卻焦慮了。這周日下午我開始給部分孩子提前補,晚自習后糾錯,大課間一起討論奧數,數輔分層次教學,整個人都處于緊張狀態!感覺整個人都分裂了!昨晚,我突然感覺心力交瘁,我覺得我應該調整,我可以培養一部分的學生領袖,讓他們跟我一起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于是我鄭重的宣布,宋要收徒弟了,有幾位學生讓我感覺到,他愿意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所以,我也愿意課下時間,手把手協助他。假如你還沒有做好準備,你也有權利拒絕。但是,請聽清楚,你一旦提出申請,那么就意味著,我們將要失去很多課余時間,因為只有那個時間段,我們才有時間討論!如果你已經做好了準備,請你鄭重的寫下申請書,我會從里邊選出最有誠意的四名!
當然,有能力,也愿意花時間幫助別人成長的孩子也可以寫申請,當宋的小助手,請你說明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申請成功后,你將怎么做。
沒想到,收到了那么多申請書,就這樣,我們的小團隊成立了!宋帶四個徒弟,每個小老師帶一個徒弟!
最后,值得一記的還有一個世紀大和解!具體不多說,等實現了我再分享!
明天,我打算把所有的提前補,奧數討論,等,規劃成一個表格。當一切有條理的進行,內心就不會恐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