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都十二點了,怎么還不睡?。 ?/p>
曾經的我說:“馬上睡,馬上睡······”(結果,直到凌晨兩三點,三四點才睡)
記得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很多同學總會拿連續幾個晚上通宵不睡作為一種榮耀或者自豪的事,因為可以證明你是個精力旺盛的人。但是到了自己工作將近十年的時候,會很認真的發現,這是對自己生命極度不負責任的兒童行為。
對于曾經是夜貓子的我,總會存有跟很多夜貓子都有類似觀點的想法:
1.白天工作學習太緊張,晚上還不能讓自己做點喜歡的事,比如追劇,刷微博,逛淘寶······那生活還過的有啥意思呢?
2.我是大天蝎,暗黑系代表,就是喜歡晚上不睡,你能把我咋滴!
3.都說白天不懂夜的黑,只有超級精分的人,才能懂得夜的魅力,所以,我就不睡!
4.白天的工作生活真是無聊透了,真是不想合上這雙眼睛。(小沈陽說,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哈~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哈~)
諸如此類的小邪惡不勝枚舉。曾經的我也許不懂,不愿意按時入睡的人也是相當有行動力的,因為要跟自己的生物鐘做抗爭。
今天分享一本我看來不可思議,也是讓人覺得很厲害的書《4點起床——最養生和高效的時間管理》。作者能夠堅持十幾年都4點起床,無不為之崇拜與佩服,但讀了全書又會發現早起其實一點都不神秘。
早起的意愿很重要——不早起就會縮短壽命
書中作者是因為本身從事營銷工作,早起晨會是必須到場的。如果不按時參加,就會有丟工作的危險??此七@不是一個好的意愿,但是在從“被迫早起”過渡到“主動執行早起”的過程中,作者本身就發生了量變到質變的變化。身邊的很多朋友或來訪者在接受第一次咨詢之前,總會問我:“咨詢會有效果嗎?你看著我行嗎?我如果按照你說的去做,能達到我想要的目的嗎?”等等。每次遇到這樣的提問,我都只能表達無奈。當一件事,主要動機是向好的方向發展時,如果你還在焦慮與困惑,難于邁出第一步,那么只能證明你并沒有覺得自己真的需要改變,沒有行動去面對改變中的痛苦。
這些痛苦就像早晨醒來,被窩里積攢的無數細菌和真菌,不早起的話,它們就會爬上人體的皮膚,于是就有那句俗話“虱子多了不覺咬”。
早睡倒逼早起——從此不做起床困難戶
很多早起專家都會說,想要早起就必須早睡。這句話經過試驗過后,真的很對。很多研究睡眠的專家說,比起早睡人們總是更關注早起,因為早起表示你更加的勤奮。但是對于夜貓族,早起就會讓他們睡眠不足,白天會更加的難受。所以建議如果有早起鬧鐘的人,不妨再設定一個早睡鬧鐘,每天早睡半小時,執行每晚6到7個左右的睡眠時間。
可是我們很多人為什么都無法按時去睡覺?
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下面這些:
1.年輕人無法抗拒夜的魅惑。無論是大城市年輕人的普遍社會夜生活,還是三四線城市年輕人把手機當情人的各種擺弄,都充斥著太多的誘惑。這些誘惑似乎是人的本能無法去抗拒的。因為有一首歌唱的好,叫“白天不懂夜的黑”。
2.時間管理學習的欠缺導致人們的焦躁。城市人工作壓力過大,勢必就要加班,只要加班肯定就涉及熬夜。拖著重重的黑眼圈,長此以往就是慢性自殺。但為什么有的時候同樣工作范圍的兩個人,有的就必須得用更多的時間來完成相同的任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時間缺乏管理,任務缺乏科學合理的分配。我見過太多中年人的焦躁不安,在工作與生活中無法獲得平衡。其實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我們跟不上知識更迭的腳步,造成我們的“心亡”,也就是“忙”。所以,管理時間就是管理生命。
3.人與人邊界的侵犯,讓很多“老好人”心里苦。心理學圈子里以前流行一句話“凡事有求必應也是一種病。這種病得治?!痹跁r間管理領域,更強調“完成自己的需求之后再去幫助別人。”在你很專注做自己工作的時候,突然來的同事拜托,老板指派等下達的任務,你要怎樣去劃定重要緊急的范圍,都在于你要智慧地說“NO”。不然,在職場你為別人累死,最后自己的主要任務完不成,還是得自己扛。所以,不盲目的做“職場老好人”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態度。
談談早起的好處
自從開始練習堅持早起,我也失敗過很多次。但由于我的臉皮厚,總是越挫越勇。從以前的晚睡早起沒精打采,到現在有規律的睡眠和起床,整個人的精神和身體都趨于規律化,也不會亂發脾氣,思維和理性都更加的敏捷。
早期后,我有了更多時間學習、聽書、鍛煉身體,從今天開始,還在對身邊的人做晨間問候,讓朋友們醒來,第一個看到的就是我的消息,讓更多的人記住我。我想這確實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