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下,黨紀學習教育正如火如荼。在原原本本、逐章逐條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常會聽到有人發出感慨,以前沒有仔細學,總認為自己“無官無權”不涉及,沒想到一條條學下來,讓人直冒汗,或多或少就有一些不良傾向或輕微表現;有的人看著看著心里就“咯噔”一下,再往下看,心里又“咯噔”一下,一條一條看下來,心里“咯噔”好幾下;有的人學完感覺有些臉紅,平時只知道堅守“底線”不越線,沒想到更要堅持“高線”不懈怠。
? ? ? ? 之所以會有這些感慨,究其原因,還是其個人經常性紀律教育缺失、弱化,平時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造成的。因為不上心才會不知敬畏、輕視學習,因為不了解才會無知無畏、心存僥幸,因為不掌握才會不明就里、迷途偏航。通過這段時間學習,許多人如沐春風,紛紛感慨讓人警醒,發人深省,也反思如何才能學進去,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 ? ? ? 學進去《條例》,應該要把自己擺進去,不當局外人、旁觀者。只有把自己擺進去,一條一條學習、一條一條對照、一條一條檢視,才能讓人“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從而真正觸及心靈、觸及靈魂,才能讓黨紀學習教育更好入腦入心、刻骨銘心。
? ? ? ? 把自己的思想擺進去。思想決定行動。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學習條例不上心,歸根到底還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有偏差,站位不高。紀律教育是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早在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為《中國青年》雜志復刊題詞:“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彼蔀橹袊伯a黨通過加強紀律建設保障偉大勝利的一個根本性要求和標志性口號!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的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學好了黨規黨紀,就能弄清楚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蔽覀円此甲约杭t臉、出汗、“咯噔”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校對偏差、統一思想,弄明白加強黨的紀律教育的重大意義,搞清楚加強紀律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要自覺用《條例》“武裝”頭腦,在思想認識上“氣象一新”,把“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找準“標尺”,把準“戒尺”,牢牢掌握、全面熟記,把規矩立在心坎兒上。
? ? ? ? 把自己的工作擺進去。黨紀學習教育不僅要掌握其中的精髓要義,更要結合實際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條例》是具體的、實在的、細化的行為準則,與以往相比,處分規定更充實、表述更清晰、界定更精準,必須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明確工作言行的衡量準則、防范對策,才能杜絕行為上出軌越界。要帶著問題和思考去學習《條例》,看看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邊界在《條例》中是怎么規定的,違反工作紀律的行為有哪些具體表現,自己的工作中直接涉及或相關的有哪些,廉政風險點有哪些,進而明晰“可為與不可為”。脫離框子的玻璃容易碎。要多用紀律規矩量一量自身的工作言行,違反原則的事堅決不干,工作中的不良傾向堅決防止,在想問題、干工作、作決策、抓落實時,自覺按照黨規黨紀的具體要求去辦,不斷匡正行為。
? ? ? ? 把自己的職責擺進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規黨紀并不是對黨員干部的束縛,而是為他們更好地履職盡責、行使權力明確界限、指明方向、創造環境,實現“紀律是個圈,自由在里邊”。這些規定劃出“紅線”,標出“禁區”,列出“負面清單”,使黨員干部在紀律的約束下,能夠更自由地行使職權,服務人民。要把自己從事的職責定位與黨規黨紀劃定的“四址”區間進行對照,不僅要知規明矩,確保自己的言行不越軌,還要防止因為過分謹慎而自縛手腳,不敢擔當、不愿作為。黨規黨紀的目的是引導我們正確行使權力,而不是限制我們的積極性。要立足主責主業,無論處于什么職位,就職于哪個崗位,都要找準自己的坐標,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將黨規黨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通過深入學習黨規黨紀,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