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假,第一次坐飛機與女兒“南飛”旅行,旅行即修行,開啟了我“不惑之年”的愿望。作為一名擺渡人,要渡人,渡心,渡已。入職二十多年的風雨兼程讓我從“小菜鳥”成長為一名不相信年齡的老師。成長的過程五味雜陳,曾迷失過方向,質疑過自己。但一次次的咬牙堅持和成績的肯定,讓我找到了自我。
“老師”這個稱呼,不再是當年的鐵飯碗,不再是畢業后就擁有“長江黃河”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能量,多少夜伏首電腦前鉆研一些知識,多少次查閱各種文獻去探究成長的奧秘,多少次思考著如何因材施教適合每一個學生,經歷過天數次的挫折委屈,才了解到“老了也要為師”自己的燕雀之志。
對工作越來越認真,越來越執著是多年來性格的沉淀。我常把人生比做階梯式的連綿不斷的山脈,人生的過程就象爬山,當我登上一座山之巔峰,來到了另一座山之腳下,我不可能安逸于山腳下,無限風景在險峰在等待我去欣賞,而我現在的選擇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節課我學會了多種教學設計,學生上課不能認真學習,是我的責任,為什么不能讓學生拿出在假日海灘,首次參加橄欖球比賽的激情和決心呢?摸底考試成績非常不理想,一張白紙的設計遠勝于一幅畫的修改。只有適應,唯有重新塑造自己,便是譜寫一個人生!
心之所向,愛之所至,目睹過多少可愛的孩子變為“傷仲永”式的平庸:在飯店端盤刷碗,在工地上汗流浹背,在游戲廳酒巴消磨人生……感慨“性相近,習相遠”的人生道路的選擇,做為一個教師,我沒有孔子的博學,沒有魯迅先生的“從文”后的影響力,在華夏十四億中,我開凡得像一個螻蟻,但盡管這樣,只要每一天我能進步一微米,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就會不同。
上善若水,大愛無疆,愛的教育從來沒有邊界。感謝這段時間的經歷讓我堅定了選擇前方的路,正是有了“意恐遲遲歸”的父愛母愛親情的離別,正是“人挪活樹挪死”在我腦海中重現了千萬次之后,我終于明白了根只有伸展到遠方,才能活出自我,活的綠意盎然!
既然選擇了奮斗,就會漸長掌拕命運的木領;既然選擇了遠方,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沉淀下來的秉性和信念,便是走下去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