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個月房租到期,要換房子。
大件的東西不能買了,雙十一不能剁手了。
因為不知道下一間能租到多大的房子,這次搬家又要扔掉多少心愛的家具。
想想搬家又是一次煎熬,男朋友再溫暖,這個時候也只是多了一個人力。
房子成為年輕人女孩的心病。
別說她們可以嫁人,離婚法的現實就是誰有錢就更保護誰的利益。
婚姻已經給不起女孩安全感了,房子才給得起。
02
李木子,女,23歲。
我一直覺得自己挺成功的,畢業即巔峰,一個月加上兼職收入能近萬。
猖狂的開始考慮起買房的事情,才發現生活只是短暫的愛了我一下。
兼職不需要人了,工作沒有公積金,想要在這個城市安頓下來,還是想要擁有自己的一間房。
于是換了份工作,開始了天天記賬的生活。
向前輩了解買房的行情,現實又給自己打了狠狠的一巴掌。
大戶型買不起,二手房要全款,能申請的房貸也縮水一大半。商貸更麻煩,一家人的流水收入和支出都要超過一定的比例。
剩下的選擇只有一個,小戶型七八十平,父母幫忙付了首付,自己還要還十五年的房貸。
朋友問,值得嗎?
為了一間房,送上十幾年的青春,可能結婚之后也住不上。
我說,“為了買房,我決定不結婚了”。
我不是為了和誰分享才買的房,相信其他人也不是。
誰也別指望其他人能帶來幸福,能讓自己幸福就已經足夠困難了。
03
晴天,女,25歲。
錢多事少離家近,一覺睡到自然醒,說的就是我的工作。
體制內,父母雙職工,有對象,住家里。
唯一的煩惱就是買房。
生活水平一直算是中產,沒想到一說到房子的事情,就變成無產了。
這兩年是房價漲幅較低的時間,從去年就開始找房源,看開盤,但是到現在也沒定下來。
問題是住房面積,小戶型婚后不實用,大戶型想一次解決父母和將來孩子的居住問題。
現在和父母一起住的房子就是兩居,爺爺奶奶一來都得住客廳,不想之后自己爸媽也這樣。
那么至少就要三居室了,只是首付真的很貴。
父母湊錢,自己貸款,看著仍舊缺口的一大筆數額,還是想再看看有什么更實惠的戶型。
不過,今年一定會定下來的。
我跟朋友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很神奇的被夸贊了。
朋友說,當一個女孩經歷過拼命工作、努力攢錢、看樓盤、談價錢、簽合同、辦按揭、還貸款、裝修等一系列的事情后,她整個人都會脫胎換骨。
就像現在的我一樣。
04
林夕,女,29歲。
我沒房,也沒錢買房,但我特別佩服我一閨蜜。
沒有父母支持,完全靠著自己,三年有了自己的一套房。
初生牛犢不怕虎,閨蜜知道父母沒法提供金錢方面的幫助,畢業不久就決定在老家建房。
那時候宅基地還沒有限制,直接申請下來100多平的面積。
在家人的幫助下,說干就干,閨蜜貸款借錢建房,欠了二十多萬。
但比起買房的天價來說,還是一個人可以負擔的。
那幾年,閨蜜一件新衣服都沒買,每天自己帶飯,拿省錢當減肥,瘦了十幾斤。
談戀愛對她來說是不可能的,社交也是根本沒有的。
省吃儉用,年底還錢,熬過了三年,終于還清了余款。
現在的她工作穩定,生活不愁,不會有在城市里待不下去的無助,也不會有老了之后沒地方養老的恐慌。
老家有套房,是閨蜜心里最安穩的依靠。
其實,真的很佩服閨蜜,有勇氣有擔當,比很多男孩都有魄力。
當年20萬的自建房現在應該漲了不少,房產證也是她的名字,三線城市的住房無論是拆遷還是自住都很值得。
至少養老是不愁的了。
05
前段時間,看到一檔節目《女人30+》,里面陳喬恩在北京買了套房。
她在節目里分享說,“給一個女孩歸屬感的,不一定是男人,你選擇的地方,你創造的家,或是這張沙發,就是歸屬感”。
房子不等于安全感,關鍵還是女孩給自己創造的歸處,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那份踏實感是誰也給不了的。
所謂飲食不過三餐,坐臥不過一室,房子固然重要,舒適的生活也很重要。
很多夢想,越是渺小到塵埃里面,越是能開出鮮艷的花骨朵。
生活足夠艱難,但請你足夠相信。
愛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