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視頻的無處不在
隨著時代發展,各類視頻軟件層出不窮,包括短視頻、長視頻均獲得充足發展,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但視頻如此,各類文字、小說等也均適時推出音頻模式,最次的文字表達也會加上大量動圖和圖片,依照傳統主要依托簡單文字進行闡述雜志、報紙、其他刊物都在逐漸走向沒落,這其中既伴隨著整個社會節奏的加快,也離不開資本的力量。
二、傳播時代的演變
按照傳播手段進行簡單的時間線梳理,文字的一步步沒落,幾乎是與互聯網基礎設施即網速保持了同樣頻率。
互聯網2G時代,因為網速幾乎只能傳輸文字,且互聯網上可存儲信息在當時也比較有限,因此當時互聯網的存在幾乎未對各類線下線上的文字載體書本等產生任何影響。
隨著3G技術普及,圖片網上隨意傳輸成為可能,開始對書籍文章等文字載體產生沖擊,但受限于當時WIFI技術并未普及、網費居高不下等問題,使得圖片充其量只能作為對文字的補充解釋說明,因此雖然產生沖擊,但并未產生實質影響。
隨著4G技術到來,單純的文字遭受致命打擊,視頻快速傳輸成為可能,加上WIFI技術普及網費價格大幅下降。視頻等的快速傳遞及普及,嚴重壓縮文字的生存空間,畢竟人都是渴望省力,相較于的視頻簡單直接和方便,文字有著更高的門檻。
說到底無論文字、圖片、還是視頻,都是知識信息的一種承載工具,有更為便利的,淘汰之前的自然是順理成章,但事情卻與預期恰恰相反,這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平替而是一種技藝的丟失。
三、快節奏社會
社會不斷發展,發展節奏也越來越快,快節奏生活如今已成為常態,許多人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意愿、更沒有精力通過書籍來完成知識與信息的獲取,更多是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方式獲取,單純從絕對效率而言,視頻圖片提供的更為清晰、直觀的信息確實可增加獲取信息的效率,表面上看這是一種簡單的平替,實際卻大相徑庭。
(一)文字提供了人類靈感與創新
依照視頻的發展趨勢,大多數人將會丟掉人類最主要的特性之一靈感與創新。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切正在發生的事情,人類的靈感與創意究竟如何有效穩定獲得,如今在科學上尚未有清晰可靠的結論。但靈感如何產生卻又異乎尋常的簡單,其實就是個人對自身大腦中各種知識的一種關聯整理與碰撞,從而產生靈感與新想法,頭腦中本不相關知識的碰撞、鏈接、整合,導致靈感的火花,但問題也恰恰在此,這種碰撞需要人進行主動思考,不思考大腦無法激活,更談不上整理與碰撞,但視頻無法提供這種能力,這恰恰是書籍文字的產物。
(二)文字與視頻的區別
文字與視頻表面上看都只是信息與知識的一種載體。
1.視頻的直觀性優點
與枯燥的文字相比視頻更直觀、有趣,承載信息更多,更有優勢和效率,但視頻的優點也正是它的缺陷所在,正因為視頻作為輸入端的直觀,也幾乎直接抹殺了人們對于視頻內容的各種聯想與發散思維,同時由于視頻承載信息更大更有趣,也進一步扼殺了人們產生想象的可能性,但視頻的優點則是讓事物的直觀性大大提升了。
2.文字引導的想象力
而文字則恰恰相反,文字描述各類事物造成的模糊與不確定性,一方面限制對于實用事物的利用效率,但另一方面卻迫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腦補文字缺失的內容,因此文字迫使讀者與共同創作共同構建想象的共同體,這恰恰有助于人們進行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大腦的各種想法互相聯系、相互組合,最終創造出新的思考與靈感。
3.文字與視頻的特性
由于二者特性不同,視頻直觀、信息含量豐富、文字模糊、具有高聯系性,也就是對于事物的直觀性而言視頻有著遠超于文字的高效率,但模糊的事物卻也更有利于人們產生聯想進行思維發散從而獲得靈感。以我們常吃的蘋果舉例,無論文字描述如何精準,相較于視頻,清晰與直觀都相去甚遠。但若是文字描述表達的事物,無論現實如何進行塑造,都無法完全相同,視頻也無能為力,勉強制作出來與人們觀念與想象中的事物也大相徑庭。
4.偉大視頻不能挽救視頻整體質量的下降
相對于文字對人們想象力的觸發,真正出色精致的視頻包括各種偉大的電影電視劇也能發人深省使人們產生思考效果,甚至由于其所具有的直觀性與大信息量,比文字產生可以有更為卓越的效果,但這只是偉大視頻的魔力,一般視頻則遠遠不及。既然也能夠做到,為何作為新型代替品的視頻卻在如今整體呈現一種簡單沒營養的趨勢,這其中離不開資本的入場。
四、資本的力量
如果優秀視頻可具有文字特性,再輔自身特點和優勢,成為新時代最重要傳播工具應該不是問題。
如果能夠成為新時代核心工具,必然能創造大量財富,制作、構建等方面的高要求、高投入應該不是問題,所以資本涌入,視頻精良,各取所需,一切順理成章。
但現實并非如此,雖然視頻橫行曾創造過許多財富神話,也對文文字也造成過劇烈沖擊,但由于大量沒營養敷衍視頻的存在,使得視頻一直距離所謂的新時代核心相去甚遠。表面上原因復雜,比如缺乏創意、缺乏人才、資本裹挾等等,但實際情況也相當簡單,因為成為優秀視頻的不可控性和偶然性導致資本保守造成如今局面,比如大火的《紅海行動》、《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最初都不屬于資本所青睞的對象,相較于其最終收益而言均屬于以小博大,不是資本不想選擇優秀視頻,實在是優秀視頻有可能只是結果而不是大投入的原因,不易判斷也不易預料。
像文字一樣,作者、刊社均無法保障作品能夠持續引起讀者共鳴和思考,很多都是曇花一現,對于小成本的文字,自然問題不大,但是大投資大制作的視頻是資本無法承受之重,因此采取低質量內容賺快錢自然成為資本的首要選擇,而現實也正是如此。
五、小結
既然由于種種原因視頻無法成為新時代核心,這就決定了如果想要獲得靈感與創意,讀書依然是最有效也最便捷的方式,但可惜的是現如今視頻橫行已經成為常態,即使是書籍多數也開始增添音頻與圖片功能,而這些無疑極大的削弱了文字的影響力,如今人們在經常鼓吹人工智能的可拍,卻不曾想到自身對抗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武器正在慢慢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