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79】 改名字
小留流第161篇
? ? 我裹著硬山擱的棉襖,沐浴著暖融融的太陽,在院里和小云子玩著“砍佬”,今天的太陽是真好,可手氣是真差,手里的幾個碎瓦片,都輸了。我還不信了,我摘下腰里的“十五貫”,拿出一片綠樹葉,當“佬”,說好了一片樹葉頂兩塊碎瓦,繼續玩,又輸了,再摘。人們常說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不久后,我手氣回來了,一下子贏回許多碎瓦片。爾后的一段日子,常常有小伙伴來找我玩“砍佬”,有時指名道姓要和綠樹葉玩。我還納悶呢,怎么這么多小伙伴都愛上了“砍佬”,大家玩的高興,也時有輸贏,后來碎瓦片我是贏了一兜子,綠樹葉漸漸輸的一個都沒有了。我又納悶呢,愛“砍佬”的小伙伴越來越少了?
? ? ?綠樹葉沒了,我從腰里摘下空無一物的鐵絲環,隨手丟了出去。又去四處觀瞧,我發現大人們除“四舊”的決心并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家里舊的東西都砸光了,有些膽兒大的人,跑外面砸別人家去了。有些人走大街穿小胡同四處搜尋舊東西。能人就是多,很快又挖掘出來很多“舊東西”。有人走到西四北大街,突發靈感“西四”這是清朝就有的名字,“舊東西”啊,砸了它,名字怎么砸啊?那就改了它。于是西四北大街改叫“紅日路”,你看這名字紅彤彤多好啊。接茬改呀,當時延安是革命圣地,大家心中的燈塔。到了西單北大街一看,也改,干脆叫“延安路”吧,改上癮了,是一通的改啊。又溜達到了海淀,抬眼看到了白頤路,這是啥名???堂堂北京大學,革命小將的先驅和發源地。身邊的路居然叫白頤路,還不如“馬蜂路”好聽呢,多沒文化啊?改改吧,于是就有了“文革路”。
? ? ?小將們那是斗私批修一閃念,看到自己的名字,女孩子不是花啊、梅啊就是萍啊的,一點都不陽剛。男孩子不是山啊、河啊就是林啊一點都不霸氣,統統都改。一定要改成很牛的名字,結果你看叫“建國”的多了去了,不能光“建國”還得“建軍”呀,呼啦一下子成千上萬的“建軍”又來了。這下子你再看,派出所可有事兒干了,整天介排著大長隊,人人手拿戶口本,紛紛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改的跟上時代的潮流。我媽也在其中,民警特客氣,
民警問道:改誰的名字???
我媽:統統都改。
民警:奧,張玉林是誰呀?
我媽:我家二兒子。
民警:是挺文靜的名字,一點也不剛強,改叫什么呀?
我媽:那就剛強一點,叫志強吧。
? ? ?得,“張志強”這個名字叫到了現如今。當時許多街道、水庫、商店和工廠都把名字改了,改的名字都很火,很時髦,到處都是紅彤彤的。但是可苦了通訊和郵遞員了。你想啊,街道啊,單位啊名字都變了,這信給誰呀?找不到門牌號碼了?懵燈是的不知哪跟那?郵遞員在路上蹬了倆天,跑了好幾百里地,補了三回胎,楞沒送出一封信。后來這些街道啊,商店很紅火的名字,慢慢的也就自消自滅了,原來的名字又出溜、出溜回來了。
? ? ?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 ?小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