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閑聊時瑤提到她有兩個同學雖然熱衷打某款游戲,但打了很久依舊是個菜鳥,這其實也佐證了deliberate practice所針對的訓練誤區:培訓時間的提高就能提高技能。雖然我一直反對瑤打游戲,怕她上癮影響學習;但作為一個研究教育的學者,我也很清楚單純地反對只會起到間接強化作用,所以就想辦法往積極的方面引導,于是有了關于打游戲和培訓的話題。
我問瑤那些游戲高手的特質,她說主要是他們會使用策略以及操作靈活。關于這兩點我倒是也有體會,以前玩過的帝國時代,就需要在軍事防護、武器裝備和糧倉民舍之間進行人力和物力的合理分配;而且如果熟知各種快捷鍵就遠比使用鼠標效率高很多。于是,我跟瑤建議,可以在玩游戲的時候有意識到考慮如下問題:
一、目前的策略使用如何?策略使用在她玩的游戲似乎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某個人物使用的特定策略,二是在特定情況下使用何種策略。玩家往往有自己喜歡的人物,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研究哪種策略是最擅長的,就像三國殺里每個人也都是身懷不同秘笈;對特定情況的分析就比較復雜了,因為這類對攻游戲,需要看對方的陣勢,我對游戲不熟悉,還不好分析,不過這個應該也是個有趣的問題。
二、手法。這個就跟練琴一樣,無它唯手熟爾。但從培訓的角度來看,也是有個訓練效率的問題。我建議瑤按照使用頻率對操作鍵分類,對常用操作分析一下自己的手法,因為我發現她在打字的時候手型和標準手法是不同的,很少使用食指,這個在打字上就很難提高速度,但不知道是否對打游戲有利,如果手法不是最優的,那改變手法絕對對提高游戲技能有幫助。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其實也是在給我們家長提供成長的機會。無論如何,都不能把孩子看成問題少年,而是帶有同理心并客觀地分析并解決少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