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佳的這本書,值得一讀。剛開始被作者輕松調(diào)皮的語氣逗笑,越往后讀越揪心。
有多少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雖認真努力地活著,但命運就是在不斷開玩笑,一路跌跌撞撞走來,到底什么是真?
或許只有一個答案,“熱愛”!
萬般芳華,抵不住流年歲月,我驕傲,我曾照亮過你。看到悲傷后還藏著希望,它們都會最終化成一縷光,愿每個人都能在風中起舞,在光中相遇!
下面是書中精彩句子摘錄,與友友們共享:
你看到云沒有?那些都是天空的翅膀啊。
一望無際的稻穗搖擺,像這片土地耀眼的披肩。臨道一小塊早割的稻田,如同沙發(fā)上被燙出的煙洞。
再習慣等待,等不來依舊難過。那種難過,書上說叫作失望。直到長大后,才明白,還有更大的難過,叫作絕望。
外婆說:“祖祖輩輩葬在這里,才叫故鄉(xiāng)。”
他的胸腔四分五裂,流淌出滾燙的巖漿,愛情落在地面凍結(jié),時間踩碎,雪花輕柔地掩蓋。
七月的天色,哪怕黃昏都是清透的,脆藍泛起火燒云,空氣平滑地進入胸腔,呼吸帶著天空的余味。
正如浩瀚宇宙,你望見璀璨星光,滿心沉醉,其實它穿越無數(shù)光年,你望見之際,說不定這枚星辰毀滅已久。
如果每件事情都算來算去,那么等到想明白,可能就來不及做了。
那么熱的夏天,少年的后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無數(shù)個季節(jié)的風穿越這條通道,有一只螢火蟲在風里飛舞,忽明忽暗。
山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海。山風微微,像月光下晃動的海浪,溫和而柔軟,停留在時光的背后,變成小時候聽過的故事。
這是他曾日夜相見的山和海。
在遙遠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有他未曾見過的山和海。
等待而已,也叫努力?
是在等別人離開,還是在等自己放棄?
她滿足地聞了聞,似乎能聞到風中的氣息,它翻山越嶺,穿過歲月,有浪潮輕拍沙岸的味道。
有朵盛開的云,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劉十三以后才會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后一面。
悲傷的沉默,時間會打破,讓兩條河流去向不同地方。執(zhí)拗的沉默,自己會打破,執(zhí)拗代表他將摧毀堤岸,哪怕河流就此干枯。
對死去的人來說,每個在世上活著的重要的人,都是他們靈魂最亮的燈籠。他們總會放心不下,永遠都在尋找,一定能回來。
他的腦海像掙扎過的水面,許許多多的回憶,思慮如同波紋,緩緩擴散,最終消失,留下平如空白的思緒,只剩輕輕的一聲:真好啊。
人與人的相處,就從廢話開始。
夏夜的歌聲,冬至的歌聲,都從水面掠過,皺起一層波紋,像天空墜落的淚水,又歸于天空。
它們夾在筆記本最后的空白頁,像夾在時光的罅隙,人們隨口說的一些話,跌落墻角,風吹不走,陽光燒不掉,獨自沉眠。
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雪深不好走,一摔,陷進雪里,也滾不下去,只是整個人爬起來,太吃力了。這跟自己的人生真像,咬牙已經(jīng)沒有用了,摔不死,爬不動,自己喊著加油,挪一步拼盡全力。
外婆,你去過外邊的,山的那頭是什么?”
“是海。”
“老家就這么好?”
“祖祖輩輩葬在這里,才叫故鄉(xiāng)。”
“外婆,你會不會永遠陪著我?”
“外婆在的,一直在。”
因為你呀,是我生命中那么亮那么亮的一縷光。
為別人活著,也要為自己活著。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