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南岳衡山,大雪紛飛。
大廟人聲鼎沸,煙火繚繞。信男信女虔誠祈求。
一方飛檐翹起,李花潔白如雪。
有著僧袍者拉住我:施主,今年是本命年,易生變故。
不動聲色輕輕掙脫,“謝謝師父,我相信菩薩會保佑的?!?br>
興許真是本命年多變。今年經歷了恍恍惚惚與車撞上卻奇跡地毫發無傷,經歷了創業失敗及時止損卻毫不心疼。
若無變,故事如何有結果?禍福相生,生死相依。
變故,來吧!窮則生變,變則通,通則達。
看我如何斷不能斷,舍不能舍,離不忍離。
房間斷舍離:飛螞蟻,搬走我的閑置
“為什么我竟然收到你螞蟻森林70多的能量?”
“我把不穿的衣服捐出去了,是淘寶飛螞蟻上門收取的,還給了我300多能量。”
“捐了那么多,那你以后穿什么?”
“你沒發現嗎?很多衣服我都穿不到一次。像那條及踝紅裙子雖然很美,但是兩年才穿了一次。我雖然有很多衣服,可是我經常穿的還是那幾件?!?br>
“我也是呢,買了好多衣服都沒穿!”
“房間里的東西,除了書,喜歡什么就拿吧!”
“你換了新工作搬家,到了新住處什么都不帶嗎?到時候你怎么過日子?”
“其實真正需要的又有多少呢?我不就是需要幾件衣服換洗,需要一張床睡覺嗎?可是你看看我房間里,滿滿當當的都是什么!”
“這不都是你以前去旅游的時候,各地帶回來的小禮物嗎?很有紀念意義啊!”
“是呀,不過紀念意義是記在腦子里的,而不是拿著那樣東西。這是各個景點的門票,我留著它有什么意義呢?我只要每次想起黃山的時候,記得爬山的累,以及看到日出時的興奮,這不就夠了嗎?”
最終我帶走的只有一個行李箱,一個電腦包。箱里裝著換洗衣服洗漱用品。
一個月之后,閨蜜再次打電話給我。
“房間那些東西真的不要了嗎?你過去的時候只拿了幾件衣服,你不覺得生活不便嗎?”
“不會啊,現在沒有買任何東西,我也不覺得不便?。滋滓路蛭覔Q洗的了,等冬天冷了我再拿幾件厚衣服就好。再次聲明,除了書,別的東西你都可以拿走!”
曾經覺得衣櫥里總是少一件衣服,少一雙鞋子。每天早上總是糾結穿哪件衣服,總是為了找一條合適的圍巾翻箱倒柜。
總是為了早餐吃什么而煩惱,雖然冰箱里總是裝著滿滿的食物。
古人說: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八尺。
我終于明白,我們之所以活得不快樂,是因為生活被太多東西占據了空間,于是看不到生活的本質。
當我沒有那么多美衣華服的時候,我不需要去糾結穿哪件衣服。當我愛上粗茶淡飯的時候,我不用糾結下一餐吃什么。
人生需要斷舍離。
斷的是,華衣美服的糾結選擇。
舍的是,口腹之欲眼底繁華。
離的是,聲色犬馬物欲享受。
工作斷舍離:折騰是因為熱愛
得知我把辛苦辦起來的國學幼兒園轉讓了,有人覺得不值。
“轉了多少錢?”
“沒收轉讓費,只要對方接手,繼續辦下去就好?!?br>
“那你不是虧了嗎?”
“開幼兒園不是我擅長的,拖在那里我的時間浪費了,不是更虧嗎?”
“當初辛辛苦苦要辦國學幼兒園,現在怎么又不辦了呢?”
“因為我覺得講課更重要啊,我后半輩子啊,就只做講課這件事。我要做國學和家庭教育的推廣者?!?br>
“你說你這人吧,不累嗎?學的是法律,司法考試不考,公務員考試不參加,反倒要去做什么導游。好吧,做導游做的也挺好,后來又去做什么保健品養生,然后又去開什么國學幼兒園,現在又要做家庭教育,國學推廣。你怎么老是折騰呢?”
“我折騰是因為我一開始不知道想干什么,可當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時候,如果不去把握,這輩子也不甘心。我現在每次站在臺上講課,我都忘記穿高跟鞋的痛,這不是熱愛是什么?”
世界上賺錢的工作那么多,如果僅僅能賺錢,我會不開心。若能在成就別人的同時成就自己,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所以當你成為溫水里的青蛙時,人生需要斷舍離。
斷的是,享受安逸的心。
舍的是,昨日安穩波瀾不驚。
離的是,舒適得讓你忘了危險的環境。
感情斷舍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收拾東西的時候,翻出來一個保管得很好的大箱子,里面滿滿一箱都是信。
這是某個人寫給我的情書。曾經每周兩封,毛筆字寫就,美得像藝術品。
曾經在某個夜晚,我這里月明星稀,電話那頭說“在下雨呢,打在窗上,你能聽到嗎?”
我低低的笑:“這不就是那首詩嗎?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br>
幾天后,我拆開蓋著“重慶”郵戳的信封,映入眼簾的是俊逸的毛筆字:三妹,重慶今晚下雨了。我當時想到這首詩,正好你先讀給我聽了-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撫著泛黃的紙,似乎還能聞到昨日的墨香。
我微微一笑,把所有的信重新放回去。
曾經在磁器口一家店門外,我拍下了一張照片,那是兩條布做的魚,旁邊的“時光”被擋去了“日”字。
我饒有興致的為照片題詞“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否則都變成咸魚”。
還詩興大發,為賦新詞強說愁:有些相愛,沒有時光,只如斷的肝腸,寸寸量。
當時我問你:我們會相忘于江湖嗎?
你反問我:如果我們不在一起了,你會怎么做?
我大笑:那你一輩子都不會再見到我,再聽到我的聲音。
一語成戳。
三個冬去春來,讓我們發現,即使靈魂在吸引,心卻在疏遠。
于是有一天,我們說了再見。
從此,在我生日和除夕,我會收到一條簡短的祝福短信。而我同樣回三個字“愿平安”。
我不知道你在他鄉心境如何,你也不知我的喜怒哀樂。
把你送上車的當天下午,我把長及腰的秀發剪了。曾經我短發了幾年,遇到你之后我開始為你蓄發,你送我各式發簪。
我把發簪放進梳妝盒,我把房間粉刷了。
我把你買的金魚養死了,我把你親手做的臘肉吃完了。
我沒有拉黑你,我也不去看你。我重新開了一個微信,我不帶你玩兒~
兩年,別人問起感情我都諱莫如深。但是突然有一天晚上,我竟然自然而然的分享起你給我寫情書的過往。
我才驚覺,除了偶爾夢起你,我已經沒有經常想你了。甚至我可以笑著說起你了,帶著淺淺的溫柔。
原來,能提起你的名字,才是放得下。
感謝你我的心照不宣,感謝你我的相忘于江湖,感謝你我沒有把一段美好的感情變成回憶里的狗血。
于是我大大方方的翻看你的朋友圈,慢慢地拼起你的足跡。
你和朋友在去年春天騎行西藏,一路大雪相伴。
你居住在麗江的小院里,每天看著玉龍雪山,看院里格?;ㄩ_,夜里寫寫字,讀讀書。
你跟著蜂農去尋找野蜂蜜,你跟著匠人學雕刻,學陶藝。
我只微微有點遺憾,你做的第一批作品,沒有我的名字。
你在遙遠的地方,把生活過成詩,把遠方拉到近旁。
我在另一個他鄉,為了三斗米而認真努力,為實現價值而不遺余力。
我們都在遠方的天空下,過著日子。我們都沒有虛度,我們也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今天,我終于真正把你放下,可以笑著說起你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
甚至如果某天我們在某個地方相遇,我還可以揮揮手打招呼。不過,你最好不要遇上我,因為我怕你會重新愛上我~(略略略~皮一下很開心~)
感情也需要斷舍離。
斷的是,得不到的不甘貪嗔念。
舍的是,昨日恩愛音容笑顏。
離的是,紅塵情愛泡沫虛妄。
原生家庭斷舍離:莫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弟弟很緊張:“你怎么突然給老爸寫信了?他看了信很不對勁,你出什么事了嗎?”
我笑嘻嘻地:“沒有啊,就是突然想給老人家寫信唄,想告訴他我很感激他們,想告訴他我愛他呀~”
我以為我這一輩子都不會跟父母主動說“我愛你”。
我在一個典型的傳統中國式家庭長大。小時候我和奶奶在農村生活,爸媽在外地工作,13歲之后才住在一起。爸媽為了掙錢總是很忙,而我像我的名字,木頭得很,一桿子打不出一個屁。
父母于我而言,威嚴有余,親近不足。
當身邊的同齡人都去打工,或者早早嫁人的時候,我爸媽說:“女孩子不讀書,以后找不到工作,一輩子都很難。只要你愿意讀書,我砸鍋賣鐵也供你上?!?/p>
于是,天資并不聰穎,也不夠勤奮的我,參加了兩次中考,三次高考,進了大學。
也許換了另外一對父母,我早就被勒令結婚生子去了。正因為是他們做我的父母,所以我有機會見到更大的世界,有能力做更多自由的選擇。
可是遺憾的是,在他們看來,他們的付出并沒有得到回報。我沒有聽他們的安排,找一個安穩的工作。沒有聽他們的安排,找老實可靠的人成家生子。
媽媽有六個親兄弟姐妹,爸爸有十幾個堂弟堂妹,他們的孩子都有出息,我成了我們家族里最出格的那一個。未成家,未立業,不安分,四處跑。
風言風語,吹冷了他們的心,戳彎了他們的脊梁骨。每次回家,我們劍拔弩張。媽媽曾經失望地說:“我本來以為你讀了那么多書,能做出點成績來,為我們家爭口氣。沒想到你書讀多了,心野了,還不如別人沒讀書呢。這輩子是不指望你了!”
而我也無數次的暗地里哭泣,如果我沒讀那么多書,也許我就能接受生活給我的無趣平庸。如果我能更白眼狼一點,完全不在乎親人的想法,也許我能活得更恣意一點。
偏偏我愛著父母,偏偏我不想走他們給我定的路,偏偏我們都對對方失望。
冥冥中,一切都有安排。
去年11月份,媽媽腦出血住院,醫生說病危。我日夜守在病床,21天內,當我看到母親認不出我而驚恐地閃躲的樣子,看到她全身纏滿各種儀器的樣子,我內心默默祈禱:只要媽媽平安,我做什么都愿意,我可以用自己的健康來換。
媽媽終于慢慢的好轉了,但是需要爸爸專門照顧。他們不再有精力糾結在我的工作或者我的婚姻大事上了,而是圍繞著媽媽每天應該吃什么藥,應該如何休息。
我也不再想著如何躲避他們的話題,而是經?;丶?,努力找話題,逗媽媽說話,避免她患癡呆后遺癥。
我開始看武志紅老師的書。我開始回過頭去看我成長的人生。
我的前半生一直在內心的自由和世俗的規矩中求一個平衡,一直在父母的期望和自我的掙扎中求問心無愧。
我們的愛都在錯位。父母對子女的愛帶有自我犧牲,所以希望孩子成為他們的所有品。孩子對父母的愛帶有報答和反抗,所以想服從卻又不甘心。
當我想明白這一切的時候,正好參加了一個感恩講座,要求給父母寫一封信。
我平生第一次給父母寫信,平生第一次說出藏在心底的那句話: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知道你們為我好,我會努力變得更好,也希望能給我時間,我會把自己的工作和婚姻處理好…
我以為說出這么肉麻的話回家后會很尷尬,但是非常神奇的,并沒有。我們都沒有提那封信,但是一向沉默寡言的爸爸主動問我很多問題,工作上的,朋友的,生活上的。爸爸還主動跟我說很多事情,鄰居的,去買菜認識的小販的,小侄子的。
我陪爸爸媽媽逛街,和爸爸一起看抗日神劇,幫媽媽洗腳,一切都自然而然。
孩子和父母,是互相聯系而又互相獨立的。親情不存在犧牲,應該相互扶持。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品,父母也不是孩子的敵人。
孩子出生,血脈相連的臍帶就斷了。但有一根精神上的臍帶,一直沒斷,甚至可能會越纏越緊,最后,孩子窒息而死。
所以要想獲得健康的家庭關系,必須做斷舍離。
斷的是,巨嬰心態。
舍的是,索取的姿勢。
離的是,父母的羽翼。
清空行囊:重新出發
隨著我對生活物品的索求越來越簡單,隨著我對自己內心的越來越了解,隨著我書寫的次數越來越多,隨著我付出的姿態越來越主動,我感覺自己越來越輕松。
一直以來,自己的心靈,就像蹲在角落的小孩,任陽光多么燦爛,還是通體冰涼涼。
當裹著冰的時候,再多的愛也無法融化棱角。
慶幸的是,我遇到了很多好人。
慶幸的是,我看到了很多好書。
慶幸的是,我做到了很多好事。
當我一點一點被改變,一點一點被影響的時候,慢慢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
當我的心靈脫下盔甲,我整個人更有力量。
當我放下過往,活在當下,我真正找到孩童般的勇敢和快樂。
一個人無法做到身負重物還輕松前行。而我曾經背負著那么多行囊。
我感恩,在九月和十月,我有了全面改變的契機。
我清空了房子,充實了生活。
我放棄了舊工作,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我放下了一段舊情,期待再次春暖花開。
我停止了對家人的愧疚,拾取了久違的親情。
我清空了房子,充實了生活。
我放棄了舊工作,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我放下了一段舊情,期待再次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