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問我最怕什么?回答:敲門聲。
2. 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并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做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
3.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蕓蕓眾生。弱者奮斗的目的是轉(zhuǎn)化為強者,像蛹向蛾的轉(zhuǎn)化,但一旦轉(zhuǎn)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滿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國王是這樣,名人是這樣,巨富們的掙錢成了一種職業(yè),種豬們的配種更不是為了愛情。
4. 塵世,并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fā)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xù)走,走,終于使眾生無法趕超了,眾生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獨。 走向孤獨的人難以接受憐憫和同情。
5. 走向孤獨的人難以接受憐憫和同情。
6. 讀詩能耐熱,這是我的秘密,不可告知他人,但切記,需要慢讀,慢讀即可安靈,靈魂安妥,酷暑便是清涼世界。
7. 住樓就住頂層吧,居高卻能望遠,看戲就坐后排吧,坐后排看不清戲卻看得清看戲的人。
8. 能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yù)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quán)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9. 門前冷落,恰好,能植竹看風(fēng)行,能養(yǎng)菊賞瘦,能識雀爪文。七月長夏睡翻身覺,醒來能知“知了”聲了之時。
10. 世界是陰與陽的構(gòu)成,人在世上活著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
11. 世界上的事,若不讓別人尷尬,也不讓自己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作踐。
12. 人怕什么,又奈何不了,人就想著法兒去討好、去供奉,這就是世上神的產(chǎn)生,貓頭鷹就是一個神。
13. 最好的風(fēng)景是在街頭上看人。
14. 為一個女人,完全知道自己的美的價值,只是怎樣利用這種價值而區(qū)別了她們的品格。
15. 將軍也好,小偷也好,哲學(xué)家也好,暗娼也好,他們都是以各自的生存方式在體驗人生,你就一時消滅了等級差別,丑美界限,而靜虛平和地對待一切了。
16.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shù)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17. 風(fēng)中的竹,竹在動著,你看不見風(fēng),但有風(fēng)了竹才有動態(tài),竹的動態(tài)也就是風(fēng)之形。
18. 人的靈魂是存寄于身子之中的——偉大的靈魂存寄的身子或許很丑陋,偉岸的身子或許存寄著很卑微的靈魂——平時是兩者難以分離。風(fēng)中的竹,竹在動著,你看不見風(fēng),但有風(fēng)了竹才有動態(tài),竹的動態(tài)也就是風(fēng)之形.
19. 朋友是磁石吸來的鐵片兒、釘子、螺絲帽和小別針,只要愿意,從俗世上的任何塵土里都能吸來。
20. 地球上人類最多,但你一生的交往最多的卻不外乎方圓幾里或十幾里,朋友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為名為利的奮斗歷程就是朋友的好與惡的歷史。
21. 樂來了,最快樂的是自己,苦難來了,最苦難的也是自己。
22. 女人已敏感于奉承,也習(xí)慣了奉承,對女人最大的殘酷不是服苦役,坐大牢,而是所有的男人都不去奉承。
23. 奉承是要得法的,會奉承的人都是語言大師。
24. 每一個生命之所以為生命,是有其自信和自尊的,一旦寧肯犧牲自己的自信與自尊去奉承,那就有了企圖。企圖可以硬取,刺刀見紅,企圖也可以軟賺,奉承為事。
25. 奉承換句話說是獻媚,獻媚就是送上女之色,是妓的行為,那么,既然有了妓,妓使許多人變成了嫖客,嫖客得性病就讓他自受去吧。
26. 魚就是為了吃,吃下了釣鉤,狐貍就是為了皮毛美麗的那點榮譽,死亡于獵人的槍口。
27. 錢的屬性既然是流通的,錢就如人身上的垢痂,人又是泥捏的,洗了生,生了洗。
28. 古人講“安貧樂道”,并不是一種無奈后的放達和貧窮的幽默,“安貧”實在是對錢產(chǎn)生出的浮躁之所戒,“樂道”則更是對滿園生命的偉大呼喚。
29. 人人都想有自己的聲,聲混浮起來,無字無節(jié),成了噪音。
30. 做父親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像蛇蛻皮一樣的始終是自己,但兒子卻相當多的愿意蟬在蛻殼時的裂變。
31. 生命是不能承受過輕和過重的,教給了他做人的起碼道德和奮斗的精神,有正規(guī)的學(xué)校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有社會的大學(xué)校傳授人生的經(jīng)驗,每一個生命自然而然地會發(fā)出自己燦爛的光芒的。
32. 如果是作小說,作家們懂得所謂的情節(jié)是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而活人,性格就是命運。
33. 人活在世上需要房子,人死了也需要房子,鄉(xiāng)下的要做棺、拱墓,城里的有骨灰盒。其實,人是從泥土里來的,最后又化為泥土,任何形式的房子,生前死后,裝什么呢?
34. 有一個字,囚,是人被四周圍住了。房子是囚人的,人尋房子,自己把自己囚起來,這有點像投案自首。
35. 家是在廣大的空間里把自己囚住的一根樁。有趣的是,越是貪戀,越是經(jīng)營,心靈的空間越小,其對社會的逃避性越大。家真是船能避風(fēng)嗎,有窩就有安與樂嗎?人生是煩惱的人生,沒做官的有想做做不上的煩惱,做了官有不想做不做不行的煩惱。
36. 蠶是以自吐的絲囚了自己的,蠶又要出來,變個蝴蝶也要出來。人不能圓滿,圓滿就要缺,求缺著才平安,才持靜守神。
37. 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zhí)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
38. 男人是征服世界而存在的,女人是征服男人而存在的,而征服男人的是女人的美,美是男人對女人的作用的限定而甘愿受征服的。
39. 自我而活,活有個性,活有熱情,這就常活常新,正是這種常活常新,恰好符合了男人的那份易于疲倦的賤的秉性,使他們有了新鮮感,有了被吸引力。
40. 獨立做女人的人格,熱情地對待生活,對待自己,為自己而活,活得美好,女人越會對男人產(chǎn)生永久的吸引,這就是平等,與男人平等是真正地活出了女人味。
41. 當一切都在打扮,全沒有了真面目示人的時候,最美麗的打扮是不打扮。
42. 凡能說到死的人,其實離死還遙遠,真正到了死神立于門邊,卻從不說死的。
43. 人一生下來就預(yù)示著死,生的過程就是死的過程,這樣的道理每個人在平時都能說一套,甚至還要用這般的話去勸導(dǎo)臨死的人,而到了自己將死,卻便想不開了。
44. 把生與死看得過分嚴重是人的稟性,這稟性表現(xiàn)出來就是所謂的感情,其實,這正是上天造人的陰謀處。
45. 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環(huán)境,這樣的氣氛,面對著這樣的觀眾,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藝術(shù)的享受,是和擁擠而存在,是有力氣而獲得的。
46. 這個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臺,人只要在舞臺上,生、旦、凈、丑,才各顯了真性,惡的夸張其丑,善的凸現(xiàn)其美,善的使他們獲得美的教育,惡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藝術(shù)。
47. 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紅,褪了綠,清清奇奇的瘦,像是從皇宮里走到民間的女子,淪落或許是淪落了,卻還原了本來的面目。
48. 世上萬物,既然能存在,必有賴以存在之價值。
49. 以形取物,這便是人的錯誤。
50. 現(xiàn)在我們太多的形而上,欲望著要認識世界,世界卻與我們陌生了。
51. 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頑石,當然不能去做墻,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小玩意兒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52. 我們的民族,是有輝煌的歷史,但也有過一片黑暗和一片光明的年代,而一片光明和一片黑暗一樣都是看不清任何東西的。
53. 但是,這竟不是一個仰天長嘯的虎,竟不是一個撲、剪、掀、翻的虎,偏偏要使它欲動,卻終未動地臥著?臥著,內(nèi)向而不呆滯,寂靜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瀾深藏,它臥了個恰好,是東方的味,是我們民族的味。
54. 我終于明白,涇佛之所以沒有了頭沒有了身,全是被那虔誠的蕓蕓眾生乞了去的,蕓蕓眾生的最虔誠其實是最自私。佛難道不明白這些人的自私嗎?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這么對待著人的自私,它只能犧牲自己而面對著自私的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啊。
55. 佛是一種和涵,和涵是執(zhí)著的極致,佛是一種平靜,平靜是激烈的大限,荒寂和冷漠使佛有了一雙寬容溫柔的慈眉善眼,微笑永遠啟動在嘴邊。
56. 被人愛是樹的企望,愛人更是樹的幸福,愛欲的博大精深,竟使她歸于了無言乃大愚,沉靜而寂寞。
57. 到大海觀潮,進深山賞林,世界才是和諧的一統(tǒng),人的興趣才是多變的豐富。
58. 大凡世上,做愚人易,做聰明人難,做小聰明易,做聰明到愚人更難。
59. 日月交替一年,樹就長出一圈。生命從一點起源,沿一條線的路回旋運動。無數(shù)個圈完成了生命的結(jié)束,留下來的便是有用之材。
60. 生之苦難與悲憤,造就著無盡的殘缺與遺憾,超越了便是幽默的角色,再不寄希望于夢境和來世,就這么在荒野地中坐下,坐下如兩塊石頭。或許坐上百年上千年,或許很短的一別,但已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