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自高
王長史與劉真長別后相見,王謂劉曰:“卿更長進?!贝鹪唬骸按巳籼熘愿叨!保ㄕZ林曰,仲祖語真長曰:“卿近大進?!眲⒃唬骸扒溲隹葱??”王問何意,劉曰:“不爾,何由測天之高也。”)
王濛,字仲祖,晉陽人。放誕不羈,書比庾翼。丹青特妙,頗希高達。常往驢肆家畫轜車,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畫,但人有飲食、美酒、精絹,我何不往也?”
莊子,老聃曰:“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至高,地之至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長安遠
今讀辛棄疾,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似可為簡文之語作注。
肝腸寸斷
余嘗不知其出處,讀《世說新語.黜免》一段方知此情,此景,似可歷歷見目。
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桓公,桓公
又《世說新語.言語》至“桓公入峽,絕壁天懸,騰波迅急,乃嘆曰:“既為忠臣,不?得為孝子,如何?”觀此處,你道桓公真古忠臣良將,豈思后又忽作“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姑妄思之,世亂,主庸,桓公思有以作,畏天不假年,恐“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故不得不生出此心。昔日曹孟德嘗言“寧可負天下人”,不也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之嘆。
蜂目豺聲
敦既反,至石頭,周伯仁謂其“狼抗剛愎”,潘滔謂其“蜂目已露,但豺聲未振耳。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一副兇神惡煞。此本《左傳.文公元年》:“蜂目而豺聲,忍人也?!比倘苏撸暮菔掷?。《后漢書.王莽傳》:“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孩當為人所食?!?/p>
二王皆篡政者,喻亦似之。后至晚清,我歷史教科書中有漫畫彼八國聯軍者,嘗以一狗熊圖之。
汗流夾面
謝尚少殷浩三歲而已,造之聞殷語,詞條豐贍,兼有佳致,神傾氣注,不覺汗流夾面,殷徐語左右取手巾于謝郎拂面。
讀來可一笑,尚汗流至此豈有惶懼之意乎。
塵尾
鹿之大者門曰塵,群鹿以隨之。魏晉人清談好持塵尾,或有激動處,不能自抑,竟以塵相擊。
又有若王濛持塵尾悼劉惔,睹物思人。彼時此物真真好玩物,談玄,自然而然由內而外地養成般仙氣。
不可居無竹
王子猷愛竹,便暫居人處,亦立令栽竹,嘗曰不可一日無竹。后蘇東坡亦如此,有佳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今鄉居亦常見有宅處多竹者,四季常綠,竿植茂盛。
七月七日
古時七月七日,女子乞巧之日,或太陽高照,亦有文人曬書之事。郝隆日中仰臥,謂人日:“我曬書?!?br>
又諸阮居道北者富,于七月七日多曬綺羅,而南阮實無可曬,徑取一大布褲衩持桿而曬,人或怪之,以俗而對。
此阮豈真貴乎人之所謂俗者邪。篾之而已矣。
出則小草
謝安始有東山之志,屢命嚴詔,出為桓公司馬。時桓公得藥草有遠志,問,何以又名小草。謝不及答,郝在側徑日:“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桓顧謝而笑,曰妙。
不想東山始出,亦有此遭。
杖頭掛錢
阮宣子,好飲,嘗柱頭掛錢。至酒肆獨飲酣暢,世之貴盛,不肯諧也。
阮籍兩面
魏帝欲加司馬昭于三公,司馬氏佯為之辭,阮籍酒后立作文一通。阮籍,魏之姻親之臣,待魏之如此。及后司馬氏欲聘阮籍女,籍大醉逾六十日而罷,其于司馬氏又若此。
彼時易世之亂,易世之臣難為,阮氏或有不得已之情于胸中,故不得不為之耳,借酒遣懷,聊以度世。故雖有青眼,而一世稀有現之。
阮籍嘯聲,讀王摩詰“彈琴復長嘯”一句,常引阮嗣宗蘇門山之嘯吟,今看他晉文王前亦嘯踞自若,籍真玩世于鼓掌間者。
晉文王功德盛大,坐席嚴教。獨阮籍箕踞嘯歌,酣放自若。
阮步兵嘯,聞數百步。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傳說。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巖側。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復敘有為之教、棲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籍因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日:“可更作。”籍復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唒然有聲,如數步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籍之嘯當有忘天下之意。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
又一則。王戎弱冠詣阮籍,時劉公榮在坐。阮謂王曰:“偶有二斗美酒,當與君共飲,彼公榮者無預焉?!倍私挥x酬酢,公榮遂不得一杯,而言語談戲三人無異。或有問之者,阮答曰:“勝公榮者,不可不與飲酒;不如公榮者,不可不與飲酒;唯公菜,可不與飲酒。”不知阮籍何故做此。
阮渾長成,風氣韻度似父,亦欲作達。步兵日:“仲容已預之,卿不得復爾?!绷钏鰝€安生子。
讀此一思,籍果忘世者邪,余枉度其刻未曾忘也。
又阮公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
彼時名士任誕者多有,便阮咸喪居亦以驢載妾,不忘聲色,況阮籍。如此分寸,儼然柳下惠,真真有分寸者也。阮籍之酒,醒酒也。
劉伶真酒徒也。醉成病,妻諫勿飲,彼竟佯允之,曰必誓之神祗,祭以酒肉,誓天斷發方可。俟諸祭備。竟有:“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遂飲酒進肉,隗然醉矣?!睹總鳌氛f他,肆意放蕩,以宇宙為狹。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隨之,云死便掘地以埋。凡著酒德頌一篇而已。其辭曰:“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行則操巵執瓢,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馀?……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慌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太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之擾擾,如江、漢之載浮萍?!敝窳制哔t論曰:“伶處天地間,悠悠蕩蕩,無所用心。嘗與俗士相牾,其人攘袂而起。欲必筑之。伶和其色曰:“雞助豈足以當尊拳!””
魏晉之人,不獨好酒飲也,亦有氣骨。觀至此處,似稍可知阮籍昔日為司馬氏為文之衷曲。蓋事即不可為,故放浪形骸,以天地為玩物耳。至劉伶,徑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譏叔不為所謂。
東床婿
逸少少時,太尉郗擇婿王丞相,一時諸王皆自矜,獨逸少東床坦腹。
又王澄將至荊州,諸貴從而送者眾。時路邊一大樹,澄徑爬樹上掏雀子,樹枝掛衣,遂脫而去之,光膀而上下,一眾矚目。
魏晉諸君,任誕至此。j
自然而然
余初用此四字,純屬直覺然。馮友蘭先生說,他們純粹任從沖動而行,但是絲毫沒想到肉感的快樂。《列子·楊朱》說:“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一為壽,二為名,三為位,四為貨。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謂之遁人也,可殺可活,制命在外。不逆命,何羨壽。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此之謂順民也,天下無對,制命在內?!比嘶钪?,不當過度從人,任我行,好適意,快活自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其此之謂乎。
又王子猷夜訪戴安道,雪甚美,經宿始至,至則立返。嘗謂人曰,興盡而歸。今人宗白華說:“這截然地寄興趣于生活過程的本身價值而不拘泥于目的,顯示了晉人唯美生活的典型?!?/p>
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或謂之日:“卿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見洛陽秋風,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季鷹所為率性而已矣。張季鷹句子特類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真名士即便與豬共飲,亦覺可愛。若故作名士,如彼只痛飲酒,好讀《離騷》文飾太甚,本真已失。名士貴自然。
一丘一壑
明帝問謝鯉:“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p>
顧長康畫謝幼輿在巖石里。人問其所以,顧曰:“謝云,一丘一壑,自謂過之?!贝俗右酥们疔种?。
東山必出
謝公在東山畜妓。簡文日:“安石必出。既與人同樂,亦不得不與人同憂。”
簡文能知人
元方煮糜
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箄,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箄,飯今成糜。”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倍泳阏f,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不想元方少時有這故事。
荒唐王凝之
王氏譜日:“凝之字叔平,右將軍羲之第二子也。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睍x安帝紀曰:“凝之事五斗米道。孫恩之攻會稽,凝之謂民吏曰:“不須備防,吾已請大道,許遣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恩所害?!薄?br>
王凝之謝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還謝家,意大不說。太傅慰釋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不想凝之如此。往日真讀書少。
琴瑟知音(人琴俱亡)
又子猷好樂,聞桓子野善笛。猷出都,船居于渚,桓自岸過,有識之者,子由徑呼之,桓時已貴,聞聲踞胡床而操,作三調畢,畢則去,主客不曾一言。
妙哉,此一言則多,一言則俗。
賀司空入洛赴命,為太孫舍人,經吳閶門,在船中彈琴。張季鷹本不相識,先在金閶亭,聞弦甚清,下船就賀,因共語,便大相知說。問賀:“卿欲何之?”賀曰:“入洛赴命,正爾進路?!睆堅唬骸拔嵋嘤惺卤本??!币蚵芳妮d,便與賀同發。初不告家,家追問,乃知。
先子猷遇桓子野不得一語,而此張季野又似不可不語,不語則亦無趣。余初讀,不甚知此,今聽慧皎和尚說,昔者道生曾有言:“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贝苏谇f子說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瘪T友蘭說:“中國哲學的傳統,把用詞叫做“言筌”。按照這個傳統,最好的言說是“不落言筌”的言說?!贝硕卧捲摽捎脕碜鲎?。
顧彥先平生好琴,及喪,家人常以琴置靈床上。張季鷹往哭之,不勝其慟,遂徑上床,鼓琴,作數曲竟,撫琴曰:“顧彥先頗復賞此不?”因又大慟,遂不執孝子手而出。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子期伯牙故事亦如此,子期已逝,伯牙終身不復鼓琴。更可嘆,稽康廣陵散,人曲俱亡。自來知音難遇,千古如一,東坡后月夜嘗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p>
子勿學書
韋仲將能書。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將登梯題之。既下,頭鬢皓然,因敕兒孫:“勿復學書。”
誕善楷書,魏宮觀多誕所題。明帝立陵霄觀,誤先釘榜,乃籠盛誕,轆轤長絙引上,使就題之。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戒子孫,絕此楷法,著之家令。
鐘會是荀濟北從舅,二人情好不協。荀有寶劍,可直百萬,常在母鐘夫人許。會善書,學荀手跡,作書與母取劍,仍竊去不還。荀勖知是鐘而無由得也,思所以報之。后鐘兄弟以千萬起一宅,始成,甚精麗,未得移住。荀極善畫,乃潛往畫鐘門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狀貌如平生。二鐘入門,便大感慟,宅遂空廢。
今人嘗摹魏晉人書字,豈知魏晉人如此看其書事。
頰上三毫
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三毛。人問事事事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笨串嬚邔ぶ?,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
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戴安道中年畫行像甚精妙。庾道季看之,語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盡?!贝髟疲骸拔▌展猱斆馇浯苏Z耳。”
我國畫固能得我中國人之心,淡遠,虛空。羚羊掛角,禪趣自然,妙而合一,動人神趣。彼西方之油畫,極盡描摹之能事,每嘆其色形畢肖!又彼印象派之畫,嘗令人不知所云。
癡人王藍田
王藍田為人晚成,時人乃謂之癡。王丞相以其東海子,辟為掾。常集聚,王公每發言,眾人競贊之。述于末坐曰:“主非堯、舜,何得事事皆是?”丞相甚相嘆賞。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碾之,又不得,嗔甚,復于地取內口中,嚙破即吐之。王右軍聞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毫可論,況藍田邪?”
王藍田拜揚州,主簿請諱,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內,遠近所知;內諱不出于外,余無所諱。”
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應讓杜許?!被@田云:“汝謂我堪此不?”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br>
王文度為桓公長史時,桓為兒求王女,王許咨藍田。既還,藍田愛念文度,雖長大,猶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藍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惡見,文度已復癡,畏桓溫面?兵,那可嫁女與之!”文度還報云:“下官家中先得婚處?!被腹唬骸拔嶂樱俗鸶豢隙??!焙蠡概旒尬亩葍?。
癡者,多特立獨特之行。張岱夜訪西湖,寒冰白雪,長堤一痕。柳子厚釣雪,萬徑蹤滅。觀藍田看癡者:一言必衷,二必自信,三多童趣。
支公好鶴
支公好鶴,住剡東邖山。有人遺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鶴軒翥不復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翮成,置使飛去。
今夏,母于戶外之池水洗衣,忽有翠色鳥一只飛來,嘴尖而彎,或為鸚鵡,此鄉間所未嘗得見者也。母愛不能釋,捉而籠之,食水相繼,不出三日,鳥遂自絕。后嘗語人此事,或曰,鳥不得其所適,故如此。
又有一則,阮籍侄阮咸:“諸阮皆能飲酒。仲容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以大甕盛酒,圍坐,相向大酌。時有群豬來飲,直接上去,便共飲之?!?/p>
好一個阮咸,真把豬不當外人。
嵇康
余昔讀嵇叔夜打鐵處,只知擔水劈材,有一番禪趣。今讀《與呂長悌絕交書一首》,叔夜真有情人也,善解人之難,而陷己于囹圄,竟至于死,世事紛綸,人固難識,嘆叔夜有此一昧。
干寶晉紀云:“呂安與康相善,安兄巽。康有隱遁之志,不能褐懷玉寶,矜才而上人。安妻美,巽使婦人醉而幸之。丑惡發露,巽漏之,反告安謗己。巽善鐘會,有寵于太祖,遂徒安邊郡。安還書與康,其中云:“顧影中原,憤氣云踴。哀物悼世,激情風厲。虎嘯大野,虎睇六合。猛志紛紜,雄心四據。思躡云梯,橫奮八極。披艱掃難,蕩海夷岳。蹴昆侖使西倒,蹋太山令東覆。平滌九區,恢維宇宙。斯吾亡鄙愿也。豈能與吾同大丈夫之憂樂哉?”太祖惡之,追收下獄。康理之,俱死?!薄?/p>
廣陵散傳奇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文選五君詠注引顧凱之嵇康贊曰:“南海太守鮑靚,通靈士也,東海徐寧師之。寧夜聞靚室有琴聲,怪其妙而問焉。靚曰:“嵇叔夜?!睂幵唬骸帮R命東市,何得在茲?”靚曰:“叔夜跡示終,而實尸解。”廣記三百十七引靈鬼志曰:“嵇康燈下彈琴,忽有一人長丈余,著黑單衣革帶,熟視之。乃吹火滅之,曰:“恥與魑魅爭光。”嘗行,去路數十里,有亭名月華。投此亭,由來殺人。中散心神蕭散,了無懼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諸弄,雅聲逸奏,空中稱善。中散撫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沒于此。聞君彈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來聽耳。身不幸非理就終,形體殘毀,不宜接見君子,然愛君之琴,要當相見,君勿怪惡之。君可更作數曲?!敝猩蜑閾崆贀艄澰唬骸耙挂丫?,何不來也?形骸亡間,復何足計?”乃手挈其頭曰:“聞君奏琴,不覺心開神悟,怳若暫生?!彼炫c共論音聲之趣,辭甚清辯,謂中散曰:“君試以琴見與。”乃彈廣陵散,便從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與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語中散:“相與雖一遇于今夕,可以遠同千載。于此長絕,不能悵然。”廣記三百二十四又引幽明錄曰:“會稽賀思令善彈琴,嘗夜在月中坐,臨風撫奏。忽有一人形器甚偉,著械,有慘色,至其中庭。稱善,便與共語。自云是嵇中散,謂賀云:“卿下手極快,但于古法未合。”因授以廣陵散。賀因得之,于今不絕?!?/p>
廣陵散異聞甚多。源流恍惚。李善注云:“廣陵等曲,今并猶存,未詳所起。應璩與劉孔才書曰:聽廣陵之清散。傅玄琴賦曰:馬融譚思于止息?!薄蔽倪x同卷又載潘安仁笙賦曰:“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睉常税踩式燥狄粫r先后之人也,廣陵散數名于此,古曲明矣。
世說及魏志注所引康別傳,載康臨終之言,蓋康自以為妙絕時人,不同凡響,平生過自珍貴,不肯教人。及亡將死。不復能繼,故有此嘆。后遂轉相傅會。
又說廣陵為毋丘儉,夏侯玄起兵反抗司馬氏,兵敗于此。后世所傳廣陵散故多殺伐之音,蓋為此也。
又世說記嵇康打鐵事,此亦一時風氣,禪家多類此故事,以為第一義不可說,出語則落言筌,便入第二義?!豆抛鹚拚Z錄》記馬祖成為懷讓(744年卒)弟子之前,住在衡山,“獨處一庵,唯習坐禪,凡有來訪者都不顧?!睉炎尅耙蝗諏⒋u于庵前磨,馬祖亦不顧。時既久,乃問曰:“作什么?”師云:“磨作鏡。”馬祖云:“磨磚豈能成鏡?”師云:“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馬祖聞言大悟,于是拜懷讓為師。
康打鐵處有淬劍池,多做兵器。
五石散
說是取許多礦物質,什么紫石英,什么“白石乳”之類熔煉,待煉成粥狀之后就可以服食了。服后,發熱,皮膚與衣物摩擦而生痛癢。
《晉書·嵇康傳》說王烈在山上得到一種“石髓如飴”的東西,認為吃了就可以長生,王烈吃了一半,剩下一半準備留給嵇康吃,沒想到留下來幻一半就凝固成石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