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誰不迷茫?
在習慣了各種微博上的各類經典的雞湯之后,我更喜歡喝毒雞湯,往往毒雞湯更接近事實,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一句話倒出了事實的話誰不喜歡呢?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比起像新聞聯播一樣的雞湯或者雞湯文,你怎么想?
好吧,廢話不多說,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書是,是高爾基著名自傳體小說《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這是我在學生時候的書,對我成長的意義很大,他不會讓我在枯燥生活的失去方向,讓我有目標的向前前進。讀這些書,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童年》
童年講述的是高爾基切身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講述了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童年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看了這本書之后,我發現他的童年和我們80-90年代的孩子有許相同點,自己在貧困的環境下成長,有愛自己的外祖母,有嚴厲的外祖父,有不搭理他的母親。。。。等等一些都帶有是一個留守兒童的味道,我從小就是這樣,留守兒童,做錯事了被也有打,奶奶在旁邊勸,對我頗有共鳴,他的童年還帶有一點點現代人生活的味道,他以我的人稱,第一視角看了這個成人社會的欲望人性和金錢。你讀著就會發現你生活的這個社會在孩子的眼里那么可笑。卻那么殘酷。
《在人間》
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他為了生活,靠與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賣糊口,他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干過洗碗工,還做過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但他一有機會就閱讀大量的書籍。生活的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來自百度百科)
我對這部分理解的是生存,剛進入社會的那種生存狀態,要自己養活自己的那種迷茫。
《我的大學》
高爾基的大學并不是在大學的事情,相反的是他朋友在讀大學,我搞不懂為什么他要這個命名,在人間講述了自己長大后在和朋友學習,生活的事情,漸漸的講述了知識青年對世界的看法,對社會政治的理解,對生活的向往,完美的解答了人生的意義。這章我不多說,一說就會觸及政治問題,還請諒解
總之,高爾基作為蘇聯人人知曉的大作家,文章功底當然沒的說,讀他的作品,是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對生活本質的理解,讀慣了雞湯文,雞湯書之后,看一本小說吧,小說是社會的一個縮影。高爾基的三本書深深的影響了我,在次向大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