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李先琪”發布,2017年7月15日
最近在參加京東共讀,第一本書
這是一群誤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療的瘋子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是作者高銘耗時4年深入醫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機構,和數百名"非常態人類"直接接觸后,以訪談形式記錄了生活在社會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的所思所想。表現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對生命提出的深刻觀點,聞所未聞卻又論證嚴謹。
讀這本書的很多章節都讓我不由腦洞大開,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所說的事情存在于真實世界呢?會不會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看到了我們普通人看不到的世界,倘若我們順著他們的思維邏輯,會不會也就能看清楚他們眼里的世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妄想癥患者,他認為自己是一部書的主角,同時也是作者,看過一本書說一般人腦海里瞬間都會有七萬多個想法,是不是正常人神經系統運轉正常所在看到的是常態的世界,而精神病人有些神經構造發生了破壞與變化,所以他們看到了我們看不到的世界?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角色問題》:你只是我小說中的人物,負責讓我情緒波動
《生命之章》:死亡并不是真的死亡,只是生命這一段的終結他說死亡并不是真的死亡,只是生命這一段的終結,但是我們還會用別的方式繼續下去。他自殺只是想提早結束現在的環節去看看后面到底是什么。
定義天才還是瘋子 有什么真正的標準呢?
《四維蟲子》:絕對四維生物眼里,我們只是蠕動的蟲子他說:“其實我們都是四維生物,除了空間外,在時間線上我們也存在,只是必須遵從時間流的規律。但是,我們并不是絕對的四維生物,我們只能順著時間流推進,不能逆反。而它不是。”
《時間的盡頭》: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間就是永恒他說他去過時間的終點。“時間的盡頭是超出想象的,那個地方因為沒有時間,很難理解,比如你向前走一步,同時你也就是向所有的方向走了一步。從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間就是永恒。”
他治愈了很多病人,也加重了很多人的病情。
《迷失的旅行者》:我參與了多宇宙穿梭實驗,來到了這個地球
他說他去過時間的終點
在電影“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中,Jack有一句著名的臺詞,“我一直在活著一場似曾相識的人生。每個我到的地方,我都覺得仿佛曾經來過。Already seen ,最初是由法國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員發現的。Déjà vu在中文或日語中稱之為“既視感”,更通俗的說法是“似曾相識”: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狀態下,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某個場景,卻感到在什么地方見過、或經歷過這個情境。“你有沒有那種感覺:看到某個場景的時候突然覺得似曾相識,甚至可以預知下一秒發生的事情?其實是你的腦電波和其他宇宙的腦波相通了,而相通的那個恰好是比你早一點的那個宇宙,你得到了另一個自己的記憶信息。
我曾經有過好幾次這樣的感覺,總覺得一件事情好像發生過,同樣的情形,地點人物,會不會在時間流里我們真的預見了未知的自己?
作者在本書前言里寫道:這個世界很奇妙,寬廣而遼闊,這個世界很系統,嚴謹而規則。遺憾的是雖然我們身處于這個世界中,可大多數時候僅僅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點點罷了,更多的,我們則一無所知——你知道我在說什么嗎?是的,我們的認知具有普遍的狹義和片面。
在漫長的時間段落之中,定義一個人是天才還是瘋子又有什么真正的標準呢?
歌德說過的一句話:真理屬于人類,謬誤屬于時代。
一花一世界,你見過花的世界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命的盡頭》:石頭聽不懂我們說話,也不認為我們是生命
有那么一個精神病人,整天啥也不干,就穿一身黑雨衣舉著一把花雨傘蹲在院子里潮濕黑暗的角落,就那么蹲著,一天一天的不動。架走他他也不掙扎,有機會還穿著那身行頭打著花雨傘原位蹲回去,那是相當的執著。
認真的人最有魅力,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作為正常人的我們被迫畢業工作以后圍繞著車子房子票子,名利,行走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很多人都把靈魂拋在了腦后。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在靜靜地午后品一杯香茗,靜謐的夜里,和家人席地而坐,仰望璀璨星空,看到滿天繁星的時候,你是否思索過關于這個宇宙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存在?看過一個電視臺的紀錄片,參訪一個老爺爺,他說結婚前,被外星人帶走,后來又被送回家,他說外星人并不可怕,他們和我們一樣,不同的是,似乎他們真有特異功能,他還回憶,外星人把他從家鄉帶去北京看梅蘭芳大師演出,拿出了那天的報紙,作為證據,他們吃飯的時候,外星人不偏不倚給的錢剛好!
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
她曾經是個教師,后來突然就變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就是蹲在石頭或者花草前仔細的研究,有時候甚至趴在那里低聲的嘀咕——對著當時她面對的任何東西,也許是石頭,也許是棵樹,也許什么都沒有,但是她如此的執著,好幾年沒跟任何人說過一句話,就自己認真做那些事兒,老公孩子都急瘋了她也無視。心理學提到心流是人們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種心理狀態。如有時候我還在想,做什么事情能夠讓我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為之全身心投入?練習瑜伽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清晨和煦的陽光,海面吹來的微風,還有寶寶的笑聲,很享受其中過程,但并不能不跑神,認真閱讀一本喜歡的文學作品,《一個人的朝圣》,《金色夢鄉》、《贖罪》,以及關于丹尼爾情商系列,CBT 積極心理學,津巴多普通心理學,蒙臺梭利育兒書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經典著作,時間管理書籍,我能夠全身心投入的時間不過幾天,而且中間還會因為很多事情打亂.真的很好奇,她能夠幾年認真執著的研究我們周圍的世界,一花一草,我也常常被花香鳥鳴所打動,夏日里的微風,墻上一朵朵盛開的各色薔薇花,但無非是嗅嗅花香,拍拍照,記錄一下美好,記得看《精進》的時候,上面說到齊白石老人,學習作畫的過程,他拜周之美為師學習雕花木工。做木工之余,以殘本《芥子園》為師,習花鳥、人物畫。發現一本好書,用半年時間抄下來,又花幾年的時間去研究試問問我們現代人手一部智能機,誰能做到呢?我曾經喜歡一本英語語法,花了兩個小時抄完,和初戀分手后爆發神奇力,但終究沒有研究幾年
認真做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是這個時代我們稀缺的能力,不妨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靜下心來,看看自然,做做喜歡的事情……
什么時候我們失去了探索這個世界的欲望?
還記得小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問個為什么?長大了是因為懂得多了才失去了問問題的能力嗎?還是我們習慣了被動輸入懶得思考,創新,批判思維,都去哪兒了?還是有時候別人就希望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有沒有那么一瞬間,你仰望蒼穹,腦海里,也曾出現過,很多非常態的問題?和所有的人一樣就正常?我們剛走進校園里是千百種樣子,最后走出校園卻都是一個模型,除了那些貪玩,搗蛋,不愛學習,反而走上社會,他們比我們多勇敢嘗試,不走路,思維不從眾,或許正是有了不同尋常的思索才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以為專家說的準沒錯!
我們以萬物靈長自居,回味佛經里這句話: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你見過花的世界嗎?或是草的世界?你關注的是世界,是什么樣的世界呢?
她說,既然生命有那么多方式,也許身邊的一些東西就是生命,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們是生命罷了,所以我開始研究它們,我覺得我在地球上就能找到新的生命形式。只希望這本書是一扇窗,能讓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其他角度的世界。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夠很坦然地說:”讓我來告訴你,在我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原書金句:
1.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2.哲學家與瘋子的區別在于:一個只是在想,一個真的去做了。
3.不要愁,十年后,所有的事都只是下酒菜。
4.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
5.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
后記因為機緣,我曾經去過一次精神病院,我見過里面的一些人,他們看起來和我們并無太大區別,各個年齡段都有,渴求早日康復回到家庭,尤其是那個青春期發胖的女孩,希望你早已走出陰霾,遺憾的是如果能夠看看心理醫生,其實很多人不一定要服用精神藥物,我會努力學習心理學知識,希望有天能夠幫助到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