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領到新書,就陸陸續續在看殷振洋老師的《懂心理,帶好班》這本書。越來越覺得老師應該多學點心理學的內容,會讓你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本書主要寫了殷老師如何運用自己學的心理學知識,在班級里帶領孩子們去實踐,有記憶力訓練、注意力訓練、自控力訓練、時間管理訓練、積極心態訓練。一個訓練為時一個月,一個月就圍繞一個主題來進行。
書中我很喜歡一句話“出淤泥而不染”,意思是指“蓮花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放眼班級,當你的身旁出現不文明的語言或行為,而你卻沒有被傳染,而是以“三不去面對,不看,不聽,不理,你就是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你就擁有了蓮花高貴的品格。作為班主任,面對班上總是出現的罵人與打人的現象,我時常感到困擾,如何去教育他們呢?從這句話中,我知道在以后的班級教育中,我應該以此為規訓,告訴學生遇到那種故意惹是生非,明知故犯的孩子,該怎么巧妙應對。他們有時候就是要激怒你,有時候就是不懂得寬容,也不懂得好好溝通,所以用罵人打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此時如果我們能做到“三不”,就會讓對方覺得沒勁,覺得沒意思。這樣無聲勝有聲,何樂而不為呢?
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遼闊的是大海,比大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當我們面對同學不文明的語言或是行為時,我們以“三不'去面對,不看,不聽,不理,這樣你就是心胸寬廣的人!你就擁有了一種高貴的品格。你的心靈就像藍天一樣湛藍,像河水一樣清澈,沒有任何一點污垢。
在書中,我要特別推薦的是積極心態訓練這一塊。這個訓練依據是心理學的“情緒ABC理論”。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積極心態訓練實在是太重要了。同樣面對一場考試失利,A同學認為是試卷難度太大,把原因歸為外部因素,所以,他還是照著老辦法學習,可想而知結果是什么。B同學認為是自己太笨了,能力不足,自己怎么努力都沒用,所以B同學就開始自暴自棄了。C同學認為自己考試沒考好是因為這段時間上課開小差,課堂效率不高,作業沒有認真完成引起的,主要歸為內因,所以他打算接下來上課要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完成。C同學就是積極歸因,對于學習是有利的,而A和B是消極歸因,對于學習是不利的。
殷老師的積極心態訓練有一招特別妙,我迫不及待想要分享。我身邊也有這樣的老師,每次考完試讓學生在試卷上寫反思。但因為沒有給學生做好示范,學生每次寫來寫去都是詞語、默寫掌握不扎實等,效果不理想。
正如書上說的:教育的藝術就在于將出現的問題轉化為教育的機會,學生的問題恰恰是教育、幫助學生的良機,也恰恰是教師不斷修正自我,不斷進步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