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江大橋,是湖北省武漢市境內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位于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筑之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1日動工興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車運營。武漢長江大橋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長江水道,東至中山路;線路全長1670米,主橋全長1156米;上層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下層為雙線鐵軌,設計速度160千米/小時;總投資額為1.38億人民幣。
黃鶴樓中國四大名樓之一。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后,三國歸于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我們此行能來到武漢看黃鶴樓和武漢長江大橋也是有著一定的淵源的。從南昌出來,我們原定返京經過的目標是洛陽龍門石窟,因為太遠(九百多公里,十幾個小時),改成襄陽。但是我們結束滕王閣、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的游覽后出發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此時再去襄陽,六七百公里,估計要晚上十點多才能到達了,那樣大家就太辛苦了,不符合我們輕松出行的原則。
汽車已經上到高速,夫人和莉還在討論去哪兒的問題。她們先是考慮放棄襄陽,改成去信陽,但是也要五六百公里,要用六七個小時。夫人又在手機上繼續搜索研究,思考斟酌再三,最后決定去武漢看黃鶴樓,三百多公里,四個多小時,晚飯的時候就能到達,也不辛苦,什么都不影響。
然后大家表決,一致通過,我們的目標又改成了黃鶴樓。
看看,自駕游就是這樣方便,隨時可以調整成最佳的旅游方案。而我們來黃鶴樓也是一波三折,看來還是有緣份啊。
夫人又預定了一個離武漢長江大橋和黃鶴樓都不遠的酒店,到達之后,辦理入住,就近找了一家網紅店吃武昌魚。飯后,幾個人悠哉悠哉的直奔武漢長江大橋而去。
雖然在當下的時代,武漢長江大橋已經不是最長的、最雄偉、最壯觀、最漂亮的大橋了,但是夜色下的武漢長江大橋在霓虹燈的照射下依然壯觀和美麗,向人們展示著她古老的神韻與氣勢。鐫有主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句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碑,在橋頭與武漢長江大橋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余噸)。我們沿石階而上,到達橋面,然后順著人行道把大橋走了一個來回。
夫人和莉的感慨最大,因為她們小時候讀課文、背詩詞,對天安門、武漢長江大橋這種代表祖國、代表國家發展的標志性建筑是有著極深的熱愛情結的,兩個人詩性大發,把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大聲朗誦出來。真厲害,當年的那些詩詞,我早就就著饅頭不知道消化到哪里去了,她們卻依然能夠朗朗上口,佩服。在這里摘抄一下,與大家一起共勉:
《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游覽完武漢長江大橋,我們又順著橋引奔黃鶴樓而去,想看一看夜色下的黃鶴樓。其實,我們是遠遠的看到黃鶴樓了,黃色的霓虹燈打照下,金碧輝煌的樣子。誰知道我們還沒有走到跟前,時間還不到晚上9:40,人家熄燈了,近距離觀看夜色霓虹下的黃鶴樓的愿望破滅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輕裝步行去黃鶴樓,這也是這么多天我背包最輕的一次。
作為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和滕王閣、岳陽樓一樣是屢經戰火與摧殘,一樣有著“國運昌則樓運盛”的傳說。最后一座黃鶴樓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毀于光緒十年(1884年)。經歷一百多年后,在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的向欣然以“建不好黃鶴樓,我跳長江”之豪情壯志下,幾經設計、修改與完善,終于完成了對新的黃鶴樓及黃鶴樓公園的設計與建造。1985年10月,在歷史上消失了101年的黃鶴樓又一次涅槃重生了。
我們的游覽,不僅僅是一次游覽參觀,更是一次學習和感悟。慨嘆歷史的變遷,更感悟新時代的偉大進步。
黃鶴樓內的參觀是歷史的穿越和感受,黃鶴樓公園的游覽就是休閑與享受的樂園,白云閣、擱筆亭、千禧吉祥鐘、詩詞碑廊、黃鶴歸來銅雕、崔顥與《黃鶴樓》的浮雕、岳飛銅像等等文化元素讓黃鶴樓添彩,園區的山水、花草、假山等等自然風景讓公園景色優美怡人。而這一切,令整個黃鶴樓園區既有壯觀、豪氣,又充滿文化氛圍,更有小橋流水的愜意。
所以,在我們最后的評分中,黃鶴樓景區也一鶴沖天,排名與三清山并列第一,受到我們一致的喜愛。
完成于202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