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民間故事》之979章,如果您喜歡看民間故事,記得常來!
故事發生在明朝末年,濟南府有一位名叫張德龍的老漢。張老漢家里養了一頭驢,平日里給人家拉貨,賺一些辛苦錢。
妻子王氏是一個田舍婦人,除了料理家務外,還經常給鎮上的大戶人家做一些針線活,賺些小錢。雖說夫妻倆沒啥大本事,不過一家人的溫暖倒也不成問題。
有一年,鎮上的老王家找到他,要他送一趟貨,從本鎮裝車再拉到其他鎮子上卸貨。路途不近,報酬很是豐厚,張德龍沒有婉拒,接下了這趟活。
“張兄,那邊的貨主急要這批貨,你快馬加鞭,趕到天黑前一定要送到啊!”王老漢說道。
張德龍拱了拱手,說道:“放心,耽擱不了!”說完,張德龍坐上驢車,一揮鞭子,驢車朝前駛去了。
一路上,張德龍沒有功夫欣賞沿途美景,他只想著早些到目的地,將貨物移交,拿到銀子后趕緊回家。
臨近黃昏時分,張德龍終于到了那個貨主家里。貨主很是客氣,將他迎進家門,隨后命令家仆將車上的貨物卸了。
貨主欲要留他在家里吃飯,張德龍見天已經黑了,拱手言謝后離開了貨主家里。張德龍坐上驢車,趕忙往家里走。
當夜的月亮很圓,月光如水一般傾瀉而下,將這片大地照得十分明亮。張德龍把玩著銀子,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趟活雖然遠點,不過銀子確實沒少給,回家喝點小酒美美地睡一覺!”張德龍自言自語道。
大約走了多一半路,張德龍忽然看見前方的道路上似乎趴著一只狐貍,他不敢確定,趕著驢車走了過去。
走到近前時,毛驢卻站在原地不肯再往前走了。張德龍生氣地說道:“你這家伙,關鍵時刻總是不中用,真是拿你沒辦法!”
張德龍跳下驢車,走了過去。走到跟前一看,地上趴著的果然是一只狐貍。狐貍見了他欲要離開,可掙扎兩下狐貍卻趴在了地上。
張德龍覺得奇怪,他彎下腰仔細一看,卻發現狐貍的右腿受了傷,傷口處正往外淌著血。
“我明白了,原來是你的腿受傷了,不過你別怕,我是車夫,不是獵人,我不會傷害你。”張德龍朝著狐貍說道。
狐貍可憐巴巴地看著他,低聲叫了兩聲。張德龍從褲腿撕下來一塊布,蹲下身子說道:“我這就給你包扎傷口,你可別咬我啊!”
狐貍沒有亂動,張德龍試探著去包扎,發現狐貍沒有異常反應,張德龍這才放了心。很快,右腿處的傷口就包扎好了,張德龍起身拍了拍手,說道:“我已經給你包扎好了,你可以走了。”
張德龍言罷,轉身坐上驢車,鞭子一揮欲要繼續朝前趕路。可那頭驢站在原地還是不肯朝前走,那只狐貍也沒有離開,張德龍看了看毛驢和狐貍,不禁無奈地笑了。
“難不成你是要我救它回家?”張德龍似乎明白了,朝著毛驢說道。毛驢小聲叫了一聲,張德龍吃了一驚,說道:“得嘞!那我就聽你的了!”
隨后,張德龍又走到狐貍跟前,說道:“我家這頭倔驢非要我救你回家,你要是不愿意走,你就掙扎幾下。”說完,張德龍試探著就要去抱狐貍。
這只狐貍還真沒有掙扎,張德龍將狐貍抱到了車上,隨后一揮鞭子,毛驢拉著他快速朝前跑去。
“你還真是一頭怪驢!”張德龍搖了搖頭,朝著毛驢說道。
驢車一路狂奔,終于到了家。妻子王氏見他抱回來一只狐貍,不禁大吃一驚:“老頭子,你怎么把狐貍捉回來了?這可是有靈性的動物,咱不能傷害它,趕緊將它放了!”
“老婆子,這只狐貍可不是我捉來的,你看它的腿,我這是在救它!”張德龍說完后,指了指狐貍受傷的右腿。王氏一看,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那就讓它在咱家養傷,等傷口好了,你趕緊給它送回去,咱可不能打狐貍的主意。”
“我知道,你別瞎操心了。”
這只狐貍在張德龍的家里住下了,夫妻倆都是善心之人,張德龍負責給狐貍換藥,妻子王氏負責喂養。大約過了半個月,狐貍的腿傷終于好了。
一日,妻子王氏對張德龍說道:“這只狐貍的傷已經痊愈,你外出拉貨時,將它送到原來的地方放生吧!”
張德龍點了點頭,又看了看那只狐貍,隨后微微笑了一下。
隔天一早,張德龍正巧送貨要路過那個地方,張德龍將那只狐貍抱到了驢車上,隨后趕著驢車送貨去了。
等到了那個地方后,張德龍將狐貍抱下車,說道:“你的傷已經好了,現在可以回家去了,下次你可要小心一些啊!”
狐貍看了看他,轉過身默默地走了。張德龍有些不舍,過了好一會兒才坐上了驢車。而那只狐貍走出去很遠,也轉過頭看了他一眼,隨后才朝著荒草叢里跑去了。
張德龍一揮鞭子,繼續朝前走去。他每日都忙著外出拉貨,救治狐貍的事,很快就忘記了。
半年后的一個晚上,妻子王氏對張德龍說道:“老頭子,白日里鎮上的媒婆來信了,說有一位姑娘同意嫁給咱小兒子,不過,人家有個條件,要有新房才肯嫁給咱家,你說這事該怎么辦。”
“姑娘人品咋樣?”
“鎮上賣羊肉的張老漢家閨女,姑娘人不錯。”
“那就應了人家,以后還要舔人口,這間房子確實住不下,等過兩天我選個地方,請幾個工匠來蓋房!”夫妻倆又聊了一會兒,各自睡下了。
隔天,張德龍沒有出車,他在村子里轉了一圈,發現沒有合適的地方蓋新房,他又朝著村子南面走去。
那里是一片荒地,荒地的北面有幾家宅院,張德龍朝著四周看了又看,他喜上眉梢,說道:“這地方寬敞,而且后面也有人家,那就在這里蓋新房吧!”
吃過午飯,張德龍就去了鎮上,他與幾位工匠商議完工錢后,就帶著工匠們回了村。張德龍將建房的要求跟著工匠們說了,工匠們在附近看了看,隨后陸續回家去了。隔日一早,工匠們都來了,他們開始清理荒地打地基。
張德龍交代妻子,一定要照顧好工匠們的吃喝,隨后他趕著驢車又出去拉貨了。
當天夜里,張德龍夢到一位白發老翁。那位老翁拄著拐杖,慢慢地走到他床前,對他說道:“這間房子蓋不得,你趕緊停工,另尋他處再蓋吧!”
張德龍聽聞此言后疑惑不已,開口追問道:“老伯,這間房子為何蓋不得?”
白發老翁捋了捋胡須,說道:“你在人家頭上動土,人家能輕饒你嗎?趕快停工吧!”
“在人家頭上動土?”張德龍小聲嘀咕道,隨后他恍然大悟,趕忙下床朝著老翁拱手說道:“多謝老伯的好心提醒,老伯你是誰?”
白發老翁微微一笑,說道:“還記得半年前你救過的那只狐貍嗎?那是我孫兒,我今夜前來就是替我孫兒向你報恩來了。恩人,你可千萬不要當兒戲啊!”
張德龍一聽這話,想起了半年前自己救治狐貍的事。他不禁吃了一驚,隨后趕忙拱手言謝。
白發老翁轉過身,慢慢離開了。臨別時,老翁喃喃地說道:“善惡終有報,這是你應得的回報!恩人,村北面的那片荒地很干凈,你可以去那里蓋房。”
張德龍欲要跪地磕頭感謝,此時他從夢里醒了過來。他回想著夢里白發老翁所說的話,不禁擔心起來。
“雖說是個夢,但這個夢太過真實,我還是謹慎一些才好!”張德龍下定決心,明日停工,另尋他處蓋房。
等到天亮,工匠們陸陸續續都來了。張德龍按照白發老翁的囑咐,將工匠們帶到村北面的那片荒地,他加了一些工錢,工匠們雖說不解,但還是擼起袖子大干了起來。
新房很快蓋好了,不久后,小兒子婚娶,將張家閨女娶進了門。小夫妻倆一直在那間新宅子里居住,一直沒有出過什么怪事。
后來,村南面的那塊荒地被用來修路。村民們在挖掘地基時,從地下挖出了三口黑棺槨。而發現棺槨的位置,正是之前張德龍所選中的那塊地基。
張德龍得知此事后暗自慶幸,好在自己善心救治了那只狐貍,這才得到老狐仙的指點,不然要是在那三口黑棺槨上面動土,說不定以后家里會出啥禍事呢!
張德龍依舊每日外出拉貨,日子過得很是簡單。而被張德龍救治過的那只狐貍,他再也沒有遇見過。
筆者有話說:
張德龍送貨途中好心救治了一只狐貍,并將狐貍抱回了家,沒成想,夫妻倆的這次善舉卻換來了福報。足以看出,“善有善報”這句老話并非只是空談。多行善事的人,總能逢兇化吉,所以,我們平時還是多做一些善事才對呀!
聲明:本文由“詩文書畫匯”原創首發
民間故事意在向世人闡述世俗道理,傳遞正能量,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