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年味

過完小年的我,坐上了駛向北京的飛機,感恩出行一切順利。

小年是祭灶君的日子——記憶中小時候住在奶奶的老房子里,每年的這一天奶奶都會在擦洗好灶臺之后,仔細的在灶臺壁上貼上灶王爺的畫像。

還會虔誠的對著灶王爺拜一拜,希望他“上天言好事,歸宅降吉祥”。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高樓里已經見不到灶臺和煙囪。

那些用木柴燒著熱烈的火焰的,屬于農村的普普通通的灶臺,已經漸漸在我們的生活里遠去。

祭灶的習俗在年輕一輩里也漸漸遠去。

雖然身為90后的我,沒有很好的繼承到長輩祭灶君的習俗,但是“除舊迎新”的大掃除的習慣,還是每年都在延續。

北方人的“二十四、掃房子”和南方人的“撣塵”是同一個意思。

而在我的家鄉,這個傳承了上百年的習俗,叫做“撣新”。

如今南北方過小年的時間相差一天,北方人普遍在農歷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人普遍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為什么同一個節日,南北方的時間會不一樣呢?

現在有兩種說法對此做出解釋。

第一種說是原本北方和南方的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是雍正皇帝讓北方的小年提前了一天。

清朝雍正年間,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天,皇帝都要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

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也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因為皇帝在這一天祭灶了,民間就只能推后一天,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區別。

就有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即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

雖然后來沒有官家百姓的說法,但是因為北方是政治中心,所以小年延續了“官三”的傳統。

而南方離政治中心遠,小年保留的還是“民四”的傳統。

而另一種說法是,在古代過小年有就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即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在南宋以前北方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

像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身處江浙地區的我,在我的家鄉,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夜都是我們的小年。雖然大家在過小年的時間有區別,但通過小年來表達對新年的盼望,對來年的祝福之心都是相似的。

臘月二十四我在家完成了“撣新”的工作,過了小年,提前掛上了春聯,二十五才能安心的出門玩樂。

春節家家戶戶掛春聯是一個傳統習俗,現今的春聯各種各樣,有貼畫的,也有掛飾的。

今年我家用的是紅繩編的八個中國結,每個中國結兩面貼著吉祥話的掛式春聯。

那最早的春聯是怎樣的呢?

桃符照片

我國最早是用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寫著“神荼”、“郁壘”的名字的桃符做為春聯的,由此可見春聯的習俗正是起源于桃符。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這是《后漢書》里的記載。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

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時期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時才把桃符改稱“春聯”。

后蜀主孟昶命令學士辛寅遜在桃木板寫對聯,書“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古代在《宋史》里詳細記載的第一副春聯。

幾千年以來,中國人對過年是十分重視的,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董卿曾經在“朗讀者”里說到,《紅樓夢》是一本有味道的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紅樓夢里的年味,看一看賈府是如何過年的。

縱觀紅樓全文,前后跨越幾十年的光陰,書中提到過年的地方卻并不多。

第18回提到,因為元春省親之事落定,賈府領了此恩旨,益發晝夜不閑,年也不曾好生過的。

第19回、20回里描寫的正月內,學房中放年學,閨閣中忌針,大家就閑著到處取樂的情節。

全書唯一一處著重描寫賈府過年的情節,是在第53回、第54回里的“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年味.紅樓

紅樓的“年味”從臘月開始。

進入臘月,榮國府這邊,王夫人和鳳姐就開始置辦年事了。

而長房寧國府里,賈珍這個平日里只知花天酒地的色鬼,因為身負賈氏族長一職,也要開始安排過年事宜了。

開了宗祠,著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房,以備懸供遺真影像。

下人們也已經打好了各式銀錁子(梅花式、海棠式、筆錠如意、有八寶聯春),以備除夕放賞用。

過年宴請賓客的單子也要擬出來了,榮寧二府要錯開日子請其他權貴來做客,不能重了日子落人口舌,說賈家兩宅送虛情怕費事。

掃宗祠? ? 領恩賞

賈蓉做為賈氏長房長孫,代表了榮寧二府進宮,領了春祭的恩賞。按賈珍的說法是:這沾恩錫福的銀兩雖少,卻勝在體面。

“除咱們這樣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襲窮官兒家,若不仗著這銀子,拿什么上供過年?”

從賈珍的話里可以得知,榮寧二府這浩浩蕩蕩的兩大家子,過年的物資都是另有來頭的。

這不,黑山村的烏進孝就帶著他征收過來的年租冒雪進京了。

烏進孝上交年租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

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

鱘鰉魚二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鴨、鵝各二百只,風雞、鴨、鵝二百只,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

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干蝦二百斤,

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

雜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車,外賣粱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二千五百兩。

外門下孝敬哥兒姐兒頑意:活鹿兩對,活白兔四對,黑兔四對,活錦雞兩對,西洋鴨兩對。”

要知道烏進孝上交的這些年例大部分都是給寧國府的,榮國府那邊另外有八處莊地可以收租。

寧國府征收的年租照例分成了四份,一份供祖、一份送給榮國府、一份交給族中其他子弟來分,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給寧國府自己的。

這長長的一串物資單,賈珍仍嫌不足,怪烏進孝打擂臺(比喻耍花招、弄虛頭),交的年租不夠用。

賈珍說賈府是:黃柏木作磬槌子──外頭體面里頭苦。

但他卻不知道,“靠天吃飯”的莊稼人,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大雨冰雹后,在收成不好的情況下除了給賈府交租,還會被烏莊頭剝削走一部分物資,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才是真的不能好好過年了。

轉眼已經是臘月二十九了,榮寧二府也是進行著各種除舊迎新的事情。

“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寧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并內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

大年三十這天,榮寧二府里有誥封的人都要進宮去朝賀,去拜見皇上和貴妃,要在宮里領了宴席才能夠回府。

而未能入宮的一眾子弟都要在寧國府等著他們回來,才能夠進行重要的祭祖事宜。

曹雪芹安排我們通過初次在賈家過年的薛寶琴的眼光,來展現賈府祭祖的隆重活動。

“原來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懸一塊匾,寫著是“賈氏宗祠”四個字,旁書“衍圣公孔繼宗書”……里邊香燭輝煌,錦帳繡幕,雖列著神主,卻看不真切。”

看不真切是因為寶琴沒有資格進入賈氏宗祠,只能站在外面遠遠觀看。

不要說寶琴,就連賈母這個賈府地位最高的女人都沒有資格進入宗祠里面。

古代人祭祖是十分重大的事情,是男人的事,女人不可以進祠堂。

除夕夜祭宗祠

“只見賈府人分昭穆(輩分排序,父為昭,子為穆)排班立定:賈敬(長房長子)主祭,賈赦(二房長子)陪祭,賈珍(現任族長)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拜墊,守焚池。

青衣樂奏,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

賈母不能進去祠堂里,但也要在門外等她的子孫們完成祭儀。然后帶領子孫們前往正堂去供奉先祖。

這個供奉就像是我們現在的分歲酒,在我們吃喝之前要先給故去的先人們擺案上香。

除夕夜供祖

“眾人圍隨賈母至正堂上,影前錦幔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上面正居中懸著寧榮二祖遺像,皆是披蟒腰玉;兩邊還有幾軸列祖遺影。

賈荇賈芷等從內儀門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

檻外方是賈敬賈赦,檻內是各女眷。眾家人小廝皆在儀門之外。

每一道菜至,傳至儀門,賈荇賈芷等便接了,按次傳至階上賈敬手中。

賈蓉系長房長孫,獨他隨女眷在檻內,每賈敬捧菜至,傳于賈蓉,賈蓉便傳于他妻子,又傳于鳳姐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于王夫人。

王夫人傳于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

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

直至將菜飯湯點酒菜傳完,賈蓉方退出下階,歸入賈芹階位之首。

凡從文旁之名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珍為首;再下從草頭者,賈蓉為首;

左昭右穆,男東女西;俟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軒錦簇,塞的無一些空地。

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當,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并起跪靴履颯沓之響。”

上下有序,尊卑有別,隆重的祭祖禮儀結束之后,賈母終于開始享受她作為老太君的尊榮。

在寧國府小坐片刻后,她就回榮國府等著所有人來給她辭歲。

“眾人圍隨同至賈母正室之中,亦是錦裀繡屏,煥然一新。當地火盆內焚著松柏香、百合草。

賈母歸了座,老嬤嬤來回:“老太太們來行禮。”

賈母忙又起身要迎,只見兩三個老妯娌已進來了。

大家挽手,笑了一回,讓了一回。吃茶去后,賈母只送至內儀門便回來,歸正坐。

賈敬賈赦等領諸子弟進來。賈母笑道:“一年價難為你們,不行禮罷。”一面說著,一面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過了禮。

左右兩旁設下交椅,然后又按長幼挨次歸坐受禮。

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古代春節飲用的酒品,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因為‘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

合歡湯(用合歡花煮制成,除夕合家團圓飲用,取其吉利之名)、

吉祥果(果子上有雕刻的、模壓的或者印上去的表示吉祥的圖案、花紋、字句等等,也有的在果盤上覆蓋令人喜悅的飾品,以祝愿‘大吉大利’)、

如意糕(利用面粉或者糯米粉做成的,寓意吉祥如意)畢,賈母起身進內間更衣,眾人方各散出。”

除夕夜的賈府是燈火通明,古人守歲比我們現在看春晚等零點還要熱鬧。

“那晚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設著天地紙馬香供,大觀園正門上也挑著大明角燈,兩溜高照,各處皆有路燈。

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團錦簇,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

過完除夕就是過新年了。

“年者,取禾一孰也”,五谷皆熟為有年。“年”字的最早寫法,是一個人背負著成熟的禾的形象,可見“年”的本義是豐收時節。

鄧云鄉先生在《紅樓風俗譚》里面寫道,年的古文是一個象形字,有頭有尾,腳向四面伸開,像一個大壁虎,是一種可怕的爬蟲。

一歲之中都不遇見它最好了,便平安無事度過,大家就燒篝火來慶祝“過年”。

關于“過年”和“除夕”現在也都流傳著很多傳說,大概的意思都是說,“年”和“夕”都是兇猛的怪獸,會在大年三十這天晚上來到凡間作亂。

神仙和人類齊心協力,通過放鞭炮,燒篝火,穿紅衣來趕跑怪獸。

如今早就沒有這樣的怪獸了,過年也只是一件歡慶“除舊迎新”的喜事。

“家庭舉宴,少長歡喜”,古代的團圓飯如此,如今的年夜飯也是這個狀態。

處處燈火輝煌,吃了年夜飯,拿了壓歲錢,小伙伴們成群結隊的出去玩,大人們則看看春晚,聊聊天。

熱鬧將持續到后半夜,守歲到零點,遠處煙花絢爛,老爸在家門口放起了長鞭炮,家家戶戶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可以持續一兩個小時。

爸媽結伴出去點佛燈,祈求來年的平安。

這些便是我記憶中的過年。

正月初一,空氣里到處彌漫著煙火氣,地上散落著許多鞭炮和煙花的殘留物,奶奶不許我們打掃,因為正月初一忌掃地、忌動刀、忌倒垃圾……

從初一開始到初八甚至到十五的元宵節,連續半個月就是挨家挨戶吃“擺酒”(溫州方言)。

小時候最喜歡跟著長輩到處吃吃喝喝,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長大之后卻更想找機會宅在家里休息幾天,以便更好的去開始新一年的工作。

如今在年輕人的世界里,年味已經淡了不少;但是老人盼著過年,期待子女回家熱鬧幾天;小孩盼著過年,有吃有玩還可以拿很多壓歲錢。

古文有記載,“除夕,小兒女分壓歲錢”,可見壓歲錢在古代也是很流行的。

古代的壓歲錢,看中的不是金額,而是內在的含義,是“押祟”的祝福。但如今的壓歲紅包已經是一種你來我往的形式,紅包的金額也越來越多,甚至變成了“人情債”。

古代的壓歲錢十分講究,這錢要新錢、大錢,還要用新的大紅繩,把外圓內方的錢編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比如鯉魚形、如意形、龍形等。

這可比我們現在往紅包里放幾張甚至幾十張紅色“毛爺爺”的壓歲錢講究多了。

紅樓里的新年第一天,賈母等有誥封的人又要進宮去給皇帝和貴妃拜年,領了宴席,回府后祭拜了先祖,才可以進行其他的過新年的事宜。

我們現在拜年,到初七初八就差不多了,初十左右就要去單位報到上班了。可是賈府里這年一拜就能拜到元宵佳節。

榮國府元宵夜宴

“至次日五鼓,賈母等又按品大妝,擺全副執事進宮朝賀,兼祝元春千秋。領宴回來,又至寧府祭過列祖,方回來受禮畢,便換衣歇息。

所有賀節來的親友一概不會,只和薛姨媽李嬸二人說話取便,或者同寶玉、寶琴、釵、玉等姊妹趕圍棋抹牌作戲。

王夫人與鳳姐是天天忙著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一連忙了七八日才完了。

早又元宵將近,寧榮二府皆張燈結彩。

十一日是賈赦請賈母等,次日賈珍又請,賈母皆去隨便領了半日。

王夫人和鳳姐兒連日被人請去吃年酒,不能勝記。

至十五日之夕,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幾席灑,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佳燈,帶領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

賈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請他,于后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養。便這幾日在家內,亦是靜室默處,一概無聽無聞,不在話下。

賈赦略領了賈母之賜,也便告辭而去。賈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隨他去了。

賈赦自到家中與眾門客賞燈吃酒,自然是笙歌聒耳,錦繡盈眸,其取便快樂另與這邊不同。”

元宵佳節賞燈看戲,也是熱鬧非凡,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紅樓夢里的這個年才算過完了。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感恩支持鼓勵我的朋友,謹以此文祝大家狗年旺(萬)事如意!希望每一位朋友都生活和美,工作順心!家里有老人的都福壽雙全,有小孩的都平安喜樂!

戊戌年正月初一

(注:文中習俗部分參考百度百科資料;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系作者或后臺留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15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10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8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47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30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8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7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7評論 1 28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14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