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可人類如果不思考,上帝連發笑都不屑。
前有莫言獲諾獎,后有劉慈欣獲雨果獎,我們,總是不斷在追尋經典。所以,有時候,道聽途說的似是而非,自以為比別人知道的多而高一重的淺薄優越感,總會像細線纏繞在我們的心頭。其實,這又有什么意義呢?知道個人名,卻連名人都不了解。我時常捫心自問,有多少經典是我讀過的?看了李敖的讀書法,才知道根本沒有一本能稱得上是我“讀”過的,我僅僅是瀏覽了一遍,慨嘆了一番而已。然而,我的精力有限,時間也有限,能夠瀏覽完這本恢弘巨制已是不易,還能苛求什么呢?心中有點想法,一些觸動,也算是致敬經典了吧!
? 《三體》里的人物眾多,情節曲折跌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概括的,但總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叢林法則”,也就是被講濫了的“整個宇宙是一片黑暗森林,穿行其中的人都是獵手,每個人都是敵人,因為你不知道,那個人是善意還是惡意。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進攻,先把對方干掉”。
?在《三體》中,三體的隱喻復雜,三體既是制作精良的游戲,是難解的數學問題,也是歷盡坎坷的有三個太陽的三體文明。三體文明我想是最重要的一個。
?故事貫穿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每三部的主人公都不一樣,第一部是汪淼和葉文潔,第二部是羅輯和史強,第三部是程心和云天明。當然,莫北海、丁儀也是值得敬佩的人物,那樣的穩重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