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致禪蹤渺,老屋無言故事多……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在小時候得記憶中,去外婆家是需要經過很長的一段路的,在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只依靠“鳳凰牌”自行車來穿越崎嶇鄉村小徑,不可謂不辛苦。有趣的是途中經過那些奇怪的地名,至今想起仍然忍俊不禁。
? ? ? ? “葫蘆田村”因村子后面有片葫蘆形狀的田而得名;鴨乸塘村,據說是村旁有一個池塘,當時養了一大群鴨子而得名,我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就忍不住腹誹:這也太簡單粗暴了吧,要是當年你們村頭養了一群牛,你們是不是該換作“牛頭村了”?
? ? ? ? 不過我對這條村子的最大的印象不是它的村名,而是村里里一種特殊的動物——火雞。這又讓我回想起那天被火雞支配的恐懼,現在的人是一言不合就上來干架,我承認我當時真的沒去惹過它們,也沒有一言不合就開打這么回事,只要靠近,就如同入侵它們的領地似的,一群牛高馬大的火雞就開始狂撲上來,這時你就恨不得自己多長兩條腿,自行車能飛速逃離這恐怖地方,這在幼時心里留下的陰影面積估計能覆蓋那時的我……
吐槽歸吐槽,但絕不影響我對這條村子的好印象,姑婆家就是在這條村的,小時候家境不好,也是多得這位姑婆的照顧!人就是這樣,在一些事情上會因某些事或某些人而加入主觀判斷,從而影響對事物原來的看法!
? ? ? ? 那時候的各個小村,落英繽紛綠苗長,小河縈繞芳草生;那時候的各段記憶,時光悠悠車馬慢,童趣攘攘好景長。用陶淵明的話說就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那么悠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