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吵架是很不好的事情嗎?未必見得!人生真的沒有白吵的架。
車母:“我們家閨女,現在在這房子里,頂一片天。”(車母這是在點火,把火燒到了女婿頭上而不自知)
車莉:“媽,我頂不了一片天。沒有周全,我頂不了這一片天。”(試圖讓母親剎住車,遏制戰勢)
周父:“我們從小到大,把他培養成人,大學畢業以后不是說讓他在家里邊當全職爸爸的。您看看今天,這個家還成個家嗎?女人三天兩頭地夜不歸宿,是吧!好不容易回來一次,那也是后半夜。這跟住酒店有什么區別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戰火燒到了兒媳婦身上)
周全:“爸,您不能這么說啊。莉莉給我發消息了,也跟媽說了。”(也試圖控制戰火,不想戰勢擴大)
周母:“對對對,莉莉給我發消息了。”(最無辜的一個,明明是過生日,卻演變成了唇槍舌戰)
車母:“我閨女為什么不回來呀?我閨女回來,她不方便哪。”(繼續深入話題,想讓親家回老家)
周父:“聽見了吧?聽見了吧?兒子。都是因為你不出去工作,老婆養著你,所以連我說話都硬氣不起來。”(借題發揮,煽動兒子放棄做全職爸爸)
一場鬧劇在車莉的大吼和周母通紅的眼圈中結束了。這場鬧劇吵得毫無意義,卻又勢在必行。
為什么說這場架吵得沒有意義呢?
本來是媳婦好心為婆婆準備生日驚喜,一家五口其樂融融的,原先的一些矛盾和尷尬也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緩解。
但丈母娘的自作主張和一意孤行真的就是越界,不但沒有給女兒解決問題,反而激化了矛盾,甚至把女兒女婿也拉進了戰場。
車母為什么做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她的本意是想著親家走了,女婿作為全職爸爸的矛盾就解決了,女兒也就能毫無后顧之憂地工作了。
另一方面,從她的私心來說,她不想自己寶貝的閨女小心翼翼地伺候公婆。加之她覺得女兒現在是家里的經濟支柱,多少有點優越感爆棚。
車父去世得早,車母和女兒相依為命的關系,讓她形成了處處以女兒為中心的心理。這就決定了她只想從別人身上找方法來幫女兒解決問題。
還有她憋不住事兒的性格,也讓她的目光只停留在女兒能掙錢養家,卻忽略了女婿聽到她當面懟自己親爸是什么感受。
結果可想而知,車母挑起的這場戰爭并沒有取得她想要的結果,不但沒有意義,反而給女兒添了堵。
為什么又說這場架勢在必行呢?
車莉的公公,也就是周父,對兒子不上班,在家當全職爸爸,媳婦的事業卻干得風生水起,他一直是持反對態度,并對他們繼續這樣下去是不看好的。
就算車母不來下逐客令,按他的性格和邏輯,他在回老家之前,也是會用自己的方式把這個心腹大患解決掉的。
從骨子里來說,周父最看不起的就是男人吃軟飯。哪怕兒子做全職爸爸其實做得很不錯,他照樣不認可,因為他始終覺得兒子是在被女人養著。
他為什么會有這種認知呢?
他退休前在機關當領導,受人尊重。回到家更是甩手掌柜,什么家務都不承擔,說話做事也從不考慮周母的感受。
可以說,周母的善良和寬容加固了他大男子主義的思想堡壘。所以他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短時間能轉變的。
車母和周父,誰也不怕誰,誰也不讓誰,猶如針尖對麥芒的態度,決定了他們勢必會有一場唇舌之戰,甚至波及無辜。
而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周全和車莉毫無疑問被卷入了戰斗中。但比起身經百戰的小兩口,我好像更心疼安撫完這邊又平復那邊,最終卻哪邊都勸不住,只有自己默默流眼淚的周母。
雖然周母是最委屈的一個,但也是最說不上話的一個,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她習慣了順從,習慣了自我安慰,漸漸地也就喪失了話語權。
她的態度和看法對于別人來說可有可無。說好聽點,是老好人;說直接點,就是不重要。是她自己把自己的位置看輕了!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周母這種不爭不搶、說了等于沒說的態度,雖算不上可恨,但多少讓人有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壓抑感。
好在這場架也沒有白吵,車母終于明白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女兒的事情應該讓她自己處理,她決定放手了。而周母面對只顧自己的周父,也開始把精力放回自己身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了。
不得不說,許娣老師和韓童生老師這樣老戲骨的對手戲,還是很值得看的,盡顯人生百態。岳紅老師更不用說,她在電影《走走停停》里的母親形象還停留在我心上,這又來一個。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夫妻》還沒播完,觀眾最終是個什么評價,還有待觀察。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和深入思考是值得用心對待的,況且央媽也不是什么劇都推的,所以多用一種學習和審視的心態去看待這部劇吧!
你覺得《小夫妻》這部劇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