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就要開業了,招聘員工成為眼下最關鍵的事情。早上打好招聘啟事,貼到了周圍的廣告版上。不一會兒就有來應聘的了,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皮膚白皙,中等個子,口齒敏捷,一看就是頭腦相對發達,體力并不一定很健碩的心眼男。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不是給自己來應聘的,是為了兒子找工作來的。他本人是在一個知名小區當保安,因為家在外地,兒子來到了城里,他們夫妻倆為了兒子,也跟過來了,本來要在小區附近開個電器維修站,但是時機并沒有成熟,想再等一等,為了生計,爸爸去做保安了,媽媽在附近的一家超市工作。
兒子原來在附近的一家餐廳工作,目前餐廳生意不好,老板準備兌店,兒子面臨下崗,所以爸爸先為兒子打前戰,來探探虛實,說白了,是來應聘我們當老板的是否符合做他兒子的老板。
經過一番談話,這位爸爸自然比較滿意,隨后提出要給孩子提高工資的要求,說孩子工作出色,性格本分,是個成手,如果用他,應該有個相應的價格。看到爸爸很自信的樣子,我們還真想見見他這個心中優秀的兒子。
不一會爸爸領著兒子來了,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兒子自然遺傳了爸爸白皙的皮膚,看起來單薄瘦小,比起爸爸的伶牙俐齒,兒子的話慘淡了不少,基本上不說話,張嘴說話看起來很緊張,手指一直不停的撥弄著嘴唇,慌亂的眼神不敢正視我們。一件深色的毛衫,帽子戴在頭上,除了有點兒清秀的臉龐和纖瘦的小手,只能看到一個身體的輪廓被包裹著。
看起來兒子比爸爸實誠很多,不自信的神態讓我們不禁覺得有一種信任感,我想,員工中確實也需要一種相對固化一些的,這樣的員工,有一個特點就是執行力強,因為不夠靈活的特性造就了聽話的本能,做事不走樣,只要告訴他怎么做,他一定照辦,就如機器人一樣雖不圓滑,甚至不討喜,但是大多數時候是可信的。這樣的員工可以放在適合他的工位,試著去做重復性較強的工作。
談話間,他的媽媽也來了,來看看兒子的這個新老板符不符合他們的要求,又來表揚了兒子一頓,又表表決心,讓我們放心,孩子是個好孩子,絕對是個好員工。這位媽媽來了以后,爸爸也變得沉默了,把所有發言的機會都讓給了媽媽,看來媽媽一定是權威的,在這個家庭中,有她就沒有任何人的決策權。
我問媽媽原來是做什么工作的,媽媽說,她是個老師。這個時候,她一定也感覺到我心里想的,為什么她那么強勢,孩子卻與她相差甚遠。她自言自語道,我是個老師,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就是因為管的太多了,孩子話太少,膽子也小,不過我的孩子很聰明,人也誠實勤奮......
我眼前這個強勢的媽媽,她說了些什么我并沒有記得太清,在這兩口子和我的交談中,我甚至說有了一種厭惡的感覺,一度想一口回絕掉他們,但是看到站在身邊的孩子,心中不免有一種同情感。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一定是一個家庭塑造他的過程,孩子一定是父母的鏡子,什么樣的父母就塑造出什么樣的孩子。
這個孩子已經20歲了,爸爸媽媽到現在都無法放手,從農村跟到城市,從家中跟到單位,找工作要幫著找,上班要幫著干,甚至下班路過都要進來看一看孩子的表現,這未免有些太敏感,這樣的孩子永遠掌握在父母的手中,何時能長大,何時能獨立于父母呢?
都說,有三種家長,一種是自己什么都不管,任由孩子自由成長;一種是怕自己管不好,自己學習提高,學著和孩子一起成長;還有一種家長是認為自己什么都懂,用自己的方式管孩子。這三種家長,自然是第二種更受歡迎,若是第三種,自以為是的家長,都不如什么都不管的,孩子大多都是毀在了這樣的家長手中。
這個孩子何嘗不是這樣呢,20歲的年齡,正是憧憬夢想,自由,奔放,跌倒,爬起來,試錯的年齡,他去在看起來愛自己的父母身邊,任由他們安排,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未來,更沒有自己的夢想。父母認為是在幫助自己孩子成長,其實他們全然不知,他們正在親手毀掉這個孩子。
強勢的媽媽,你是否知道呢?
我突然有一種想法,想要留下這個孩子作為員工,我想了解他的一切,想了解一個家庭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何其的重要。我想尋找到這樣孩子的內心世界,尋求找到更好的辦法說服這些強勢的媽媽們,如何更好的愛自己的孩子,如何做到愛孩子而不是擁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