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跟我們小組一位實習生談完,一下子激發了我寫這篇文章的興趣,或者也因為到年底也總得反省一下自己過去一年工作感悟。
每個人對工作的理解不一樣,動力不一樣,做派不一樣,所做出的成果和口碑自然也不一樣。
有的人是工作狂,記得我的一位作者,早就實現財富自由,擁有數家公司,依然有著一顆創業的心,依然每天工作很晚,他對我說的這句話,我一直銘刻在心:“我不喜歡吃,不喜歡購物,不喜歡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不工作,還能干嗎去呀?”我周圍同事也不乏這樣的人,盡管是在大廠打工,但是仍然把出版工作當成自己的興趣,不分白晝黑夜地挖掘各式各樣的新鮮前衛題材和結識各式牛人,做各種暢銷書。
有的人是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種調劑,更看重生命、生活和家庭,我印象當中有不少這樣的人,知名的不知名的人,重點在于享受人生,享受生命,培養各種興趣愛好,滑雪、高爾夫、鋼琴、演唱、旅行,哪個讓自己高興就去做哪個,最佳狀態就是工作和生命融為一體,有人在大海邊寫代碼,也有人瘋狂工作三四個月,其他時間就去周游世界。
而每個人的生命階段不同對工作的理解也自然不同,于是, 這位實習生跟我交待她的工作觀與我的工作觀自然也不同。
她是北京孩子,來這里實習居然是因為她媽媽為了讓她來這里工作答應給她買個6S,也完全是為6S,而我正好前段時間手機壞了剛剛換了6S,則是為了讓自己的工作更便捷在手機上工作不會因手機性能而受阻礙;
因為來自各個同事對她的負面反饋,才有了我們之間的談話,談完之后,我必須嚴正地調整自己的育兒觀,她工作動力幾乎沒有,人生也相當迷茫,她還覺得周圍人都在談租房談生計無法融入同齡人的圈子,她不愁吃不愁穿,只是需要一些奢侈品點綴自己的生活,自己稱之為上層建筑,而我正上養老下養小,自己也惆悵人生但不允許有太多思緒,只能踏實去工作,盡管目前的我對奢侈品已然能信手拈來但是興趣真不太大了。
每個人工作都有犯糊涂的時候,各種小差錯在所難免,但是真的如果氣場不合觀念不合則就沒必要耽誤各自時間。她為自己的各種問題找了一些借口,說是前段時間家里有事情緒不好,夜里一兩點才睡,白天在這里工作精神不佳,難免會有問題,也說自己在前面一段時間基本不想來上班,只是被家長逼的,而我記得我剛入職的時候,白天因為生怕出錯總是神經崩得特別緊張,一天工作下來都幾乎無法讓自己黑夜里有精力去外面瘋,只能按時睡覺。
我也記得我參加重慶的會一位知名投資人說過,以后要投資就投資90后,因為他們只剩下改變世界了,人生無須像我們初入職那樣有生活壓力,那么我感覺我們這位90后也無生活壓力,但工作也無壓力,自然不知道工作為何,更不知道何為工作,一份最普通的工作都做不好,又何談創業,去做船長帶領船員避險灘躲暗礁,抵達成功彼岸?
你工作的動力是什么?
尤其是職場新人,最好仔細想想,有助于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