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是早晨5點5分,朝霞燦爛,繼續(xù)意識流訓練。
昨天第一次嘗試早上醒來即開始寫,效果不錯。
首先,在六點左右就寫下了1900多字的。回想起三月份,當時的任務是每周完成一篇1500字的文章,將近5個月之后,現(xiàn)在只需一個小時。先不論質量如何,只此一點就進步了很多。所以,不要小看平時的積累。
這又讓我想起最近看過一篇文章,是關于英國自行車隊的故事。大概是他們曾被要求在5年之內要取得某比賽的冠軍,按當時各隊的實力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主教練提出一個看似很平常的理念,就是車隊在每個方面都要做得比其他隊伍好1%。這個“每個方面”不僅包括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方案、完成情況等關鍵內容,還包括諸如飲食、按摩等細節(jié)。結果,你猜怎樣?他們并不是在5年之后奪得冠軍,而是三年后。也就是說他們實際上只用了意想不到的不長的時間就完成了意想不到的任務。
昨天下班后,在單位聽了一場講座,主講人是國內一位著名的長跑教練。他在講座的過程中曾問到場的學員多少人參加過馬拉松,當他聽到“很多”,而且最好成績是3小時2分的時候,經常參與各類賽事組織的他,竟也有一點小小的出乎意料,他說不服不行,北京就是厲害,從這方面就能在一個側面看出社會文明和發(fā)達的程度。
是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投資健康。
本來之前還估算過,講座需要多長時間,回家需要多長時間,貌似再跑步的話就有點晚了。而在結束的時候我就已經變通了想法,做了一舉兩得的決定,跑回去。
后來,我果真用了40多分鐘的時間跑了回來,稍稍不太方便的是一路上需要抓著一個裝了錢包等主要物品的小包。包雖然不大,平時抓在手里走路不算什么,但跑的時候需要把小臂抬起來,手腕吃力就大多了,再加上還要擺臂,所以手腕一會兒酸了,需要來回倒手。
一開始的時候雖然已經不太曬了,但還是比較熱,到八點左右,感覺有風了,舒服多了,不過已經快到家的了。
回來后,一邊做拉伸,一邊告訴arunner博士,我一年前已經買了體脂秤,但是一直在當普通的秤用(因為一直懶懶懶,沒有下載相關的手機軟件)。而博士自己在幾年鍛煉減肥的艱辛過程中,越來越體會到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已經用體脂稱監(jiān)測了一段時間,同時他也希望大家能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
而我在運動方面是個感性、隨意的人,對體重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對飲食的控制也不嚴格。所以,和大多數(shù)人相比,我雖然跑得不算少,但體重的變化并不大,也沒有什么明顯的規(guī)律,數(shù)字如果能降一點點似乎只能歸功于運氣。所以,實際上一直在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看大家努力。
然后,不知怎么就在做拉伸的一刻,我突然改變了主意,所以從本周起我也要關注體脂等數(shù)據(jù)的變化了。既然物質手段具備,又有這么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為啥不用呢,不用就是浪費啊。在同樣運動的基礎上,目標和要求更明確些不是更好嗎。或許我潛意識里認為減重是很難的事情,或許我太在意體重,感覺說出來做不到太難堪?其實,無所謂的。
這樣,昨晚回來后就很輕松了,因為一天的主要任務都完成了,不用再緊緊張張熬夜了。
現(xiàn)在,用時一小時,1300多字。
還要再寫快些才行呀。
為啥對時間有要求呢?
我忽然想到,大概是如果寫得慢就意味著在寫的過程中不是不假思索的,還有就是人大概不能長時間用潛意識思維,所以,用時過長就不是意識流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