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該如何選擇教材呢?
相信家長們都有這樣的問題。
其實選教材就像是吃飯一樣,
要注重營養的均衡搭配。
練習曲、復調、樂曲是三種你必須要吃的菜。
以下十首作品中,就包含了這3種菜。
1 初級階段 巴赫初級鋼琴曲《小步舞曲》
教材介紹:
《巴赫初級鋼琴曲》屬于復調作品的入門,這部教材能夠和車爾尼599同步加入。同時這本教材也是近三百年來不可或缺的鋼琴基礎復調教本。
成為我們學習復調作品的入門。這本囊括了許多巴洛克時期的特定題材,包括小步舞曲、吉格舞曲、進行曲、布列舞曲等,每一種體裁都著有他們很強的風格。
比如這首小步舞曲,旋律優美,簡單容易上手,可以訓練復調思維。
練習提示:
這首小步舞曲中第三首,屬于典型的小步舞曲,演奏時,我們要注意旋律中,連線與跳音的對比。
比如右手6個8分音符的連線,在演奏時,可以用手腕帶動手指自然地觸鍵,接著跳音,我們需要演奏成短奏的形式,保持住古鋼琴的音色。
左手在進入時,注意兩個聲部銜接的連貫和統一性,在音量、節奏、音色上要盡量保持一致,形成復調作品一種此起彼伏的對話感。
題外話:因巴赫而出名的小曲 G大調小步舞曲(作品Anh.114)是現今許多琴童都會彈到的《巴赫初級鋼琴曲集》中的第一首。
該曲記載在《致安娜.瑪格麗娜古鋼琴小品集》中。雖然該曲因巴赫的這本小集子出名,但它并非巴赫所做。
1970年,學術界正式認為該曲的作者是巴赫的朋友,管風琴家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1677–1733)。 車爾尼599練習曲
教材介紹:
《車爾尼599》是一定要練習的一本練習曲集。
這本可分為3個階段,難度依次遞增。不一樣的曲目有著不不一樣技術的練習難點。
老師根據情況選擇適合的作品來布置練習作業,有些曲子較短小,可在課上作為視奏練習,效果會比較好哦。
練習提示:
這首車爾尼599第45首包括了很多不同手指的練習,如右手16分音符快速跑動,跳音與連音的對比,左手和弦式的跳音。
相對于一些手部力量較小的同學來說,左手的和弦容易散,容易漏音,這里需要引起重視。
六月《船歌》
教材介紹:
這首《船歌》是選自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
柴可夫斯基根據不同月份,寫出了12首鋼琴小品,這只曲現成為十二曲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曲子之一。
練習提示:
這首六月《船歌》是《四季》當中最經典的一首了,也是被演奏最多的一首。
練習的時候,可以從標題中,想象作曲家要表達的意境,左手固定音型的伴奏,模仿劃船時船槳搖動河水的那種畫面,同時右手進入主題旋律,美妙動人。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間聲部,有些半音化的處理,細膩的和聲變化,例如兩次的主題在同主音大小調上的轉換等等。
2 中級階段 《獻給愛麗絲》
關于獻給愛麗絲:
貝多芬創作這個作品的靈感,是來自于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孩。
她為了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實現看見森林和大海的愿望,而四處求助別人。
貝多芬為此非常感動,特地在圣誕夜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聽著聽著,音樂讓老人看見了:“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島四周的海水,還有海鷗、森林、耀眼的陽光。”于是老人滿意地合上了雙眼,不再有孤獨和悲憐。
之后,貝多芬便將這個曲子獻給善良的姑娘愛麗絲。
當然了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如果感興趣可以去搜一下。
這部作品柔美動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簡單,易于演奏,幾乎成為鋼琴初學者必學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藝術性和表現性也使之成為不少音樂家喜愛演奏的曲目。
練習提示:
這首作品雖然只是貝多芬一部很簡單的鋼琴小品,但它也具有一定演奏的難度。
作為能夠在音樂會上演奏的作品,要先達到一定的速度,才能達到演奏的水平。
其次,右手快速跑動時的“顆粒感”,包括右手的琶音及左手和弦推進都需要手指的基本功扎實。
車爾尼849鋼琴練習曲
教材介紹:
車爾尼849是在599之后要練習的教材。
它屬于必練的鋼琴練習曲,這套教材無論從曲子的篇幅到技巧的難度都比599更上了個臺階。
這套教材還需要按照一定的速度去演奏,才能夠練習到手指的靈敏性以及觸鍵的“顆粒性”,針對不同的技術難點也有所分類。
練習提示:
這首作品屬于849中比較常規的練習曲。
首先,右手在節奏上以6連音的形式出現,演奏時需要形成六連音的起伏感,再加上16分音符的音又夾雜著跳音,以及八度大跳這些技術上的難點。
左手又可以分兩個聲部,練習時要注意分清它的旋律聲部,注重帶保持音的四分音符所構成的旋律聲部,而不要把左手彈成了一樣的力度。
莫扎特小奏鳴曲
教材介紹:
達到6級水平左右,就可以練習莫扎特、海頓等人的奏鳴曲了,常用的教材是《小奏鳴曲集》里包含克萊門第和海頓等人的奏鳴曲。
奏鳴曲是練習鋼琴道路上必練的作品,因此,我們要先用《小奏鳴曲》這樣的教材小試牛刀,看看自己是不是具備日后演奏奏鳴曲的能力。
練習提示:
莫扎特小奏鳴曲的特點是整體難度不大,練習時應搞清整個作品的結構,什么是奏鳴曲式?奏鳴曲包括哪幾個部分?等這些曲式結構上的問題。
然后,我們再進入每個樂章的演奏部分進行具體分析。如這首莫扎特的奏鳴曲,注重主題突出,及右手16分音符快速跑動時的清晰度等,也是考驗基本功的作品。
3 中高級階段 《法國組曲》
教材介紹:
法國組曲是巴赫獻給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的,其中前五首包含在《為安娜.瑪格達蓮娜的鍵盤曲集》,第六首是后來追加的。
至于為什么追加一首,只要看看《英國組曲》、《帕提塔》、《勃蘭登堡協奏曲》、《獨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統統都是六首就不難理解了,而且可以認為這是巴赫刻意將其湊成六首。
再說一下巴赫《法國組曲》的練習難度,介于巴赫初級鋼琴曲、巴赫創意曲與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之間。
在巴赫所有的復調作品中,屬于中等偏上的難度。巴赫的《法國組曲》和《英國組曲》經常作為復調作品的練習中使用的。
這套《法國組曲》同樣包括了二聲部以及三聲部賦格曲,是練習復調的經典教材。
練習提示:
在演奏巴赫這首《法國組曲》時,首先區分聲部的關系,最好先分手練熟,再合起來,注意節奏上的區分。
如附點八分音符及跨小節連線這些比較基礎的節奏型。
還有復調特有的聲部上相互對接時需要注意兩個聲部的連貫、流暢,聲部對位時也要注意左手16分休止符的位置,不能忽略這些重要休止。
莫什科夫斯基練習曲
教材介紹:
《莫什科夫斯基鋼琴巧技練習曲15首》莫里茲·莫什科夫斯基1854年生于德國布萊斯勞,是波蘭籍的著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兼指揮。
先后在德累斯頓和柏林音樂學院學習,后在柏林教學多年。
作為作曲家,他善長風格輕快的音樂,嚴肅作品顯得較少獨創性。
這套莫什科夫斯基鋼琴練習曲15首與車爾尼740的難度差不太多,但這套作品在旋律和音樂性上要更勝一籌,非常適合同學們練習,提高練習曲的興趣。
練習提示:
練習這首作品時,需要注意右手16分音符快速跑動的流暢性。
這里要注意在八度轉換,注意拇指帶動四指的動作,這個動作非常重要,無論練習音階、琶音都要拇指靈活的轉動,帶動四指來完成這些兩個或者三個八度的音階。
左手要注意波音的協調性,及和弦下鍵時的力度,保持聲音的飽滿、整齊、集中。
肖邦幻想即興曲
教材介紹:
肖邦共寫了4首即興曲,編號分別為29、36、51、66。其中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作品66號,遺作,當時還沒有名稱,曲名被后人命名)最為著名。
它在演奏方面的難度極大,內容深奧而且富于幻想。這是肖邦24歲時的作品,直到他去世后,才在樂譜夾內被后人發現,于1855年出版。
這首作品為其音樂流暢動聽,極富感染力,成為鋼琴家音樂會的常奏曲,是一首非常好的比賽和音樂會作品。當然,它的難度也很大,需各種技術綜合運用。
練習提示:
這首作品比較顯著的特點是節奏的對位,右手的16分音符的8個音對左手的6連音,8對6的節奏,要演奏均勻流暢。其次就是考驗左右手的16分音符跑動的技術了,需要演奏得清晰,又要有一定的速度。
《彩云追月》
樂曲介紹:
《彩云追月》這首作品,由王建中改編為鋼琴曲。
應該是喜歡鋼琴的樂迷最熟悉的中國鋼琴曲了,它可能是被中國鋼琴家們演奏的次數最多的曲子。這首作品被譽為“中國的月光”,也是中國學琴者必彈的曲目。
練習提示:
這部作品充滿著詩情畫意,引子中采用成片的長琶音,營造出羽化登仙的場景,音樂中既有裝飾音描繪蝴蝶一般的互相追逐輕盈的畫面,左手又有厚重的和弦,加上右手8度疊至的旋律,需要手指與手臂的綜合運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