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筆記]高級的父母“會”聆聽
摘要:共讀《追風箏的人》1-3章
? ? ? ?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阿富汗,我是阿米爾,是普什圖家族的少爺,故事發生在我和我家仆人的兒子,哈拉扎族的少年哈桑之間。我比哈桑大一歲,雖然原因不同但都沒有母親,喝了同一個乳母的奶長大,爸爸說我們就應當算是兄弟。我們在外面闖了禍每次都由哈桑一力承擔,每次我被人欺負都由小我一歲的哈桑挺身而出。我同哈桑從小玩兒到大,我們在樹木從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與強盜,玩牛仔和印第安人等等,我們甚至在樹干上刻下了“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蘇丹”的字樣。這一切記載了我十二歲以前的所有快樂。從小到大,我總覺的父親不喜歡我,這一切來源于父親的冷漠,他通常回來的很晚,而難得的我與他聊天的時間,也總因為我的不能理解,或者與他的喜好不同而從他眼里看到顯而易見的不耐煩。我一直試圖小心翼翼的討好父親,和他說話時,對自己的言論甚至有時候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而我與哈桑的關系間第一條細小的裂痕,從有一次我路過爸爸的書房時偷聽他和拉辛汗叔叔的談話開始。爸爸看見了哈桑為我挺身而出,回來后他問了哈桑臉上的傷是怎么回事,我像往常一樣和爸爸說是不小心摔的,爸爸當時什么都沒說,但是他卻和拉辛汗叔叔說,他認為我缺了普什圖人與生俱來的勇敢,一個連自己都保護不了的男孩子,在以后也無法保護更多的東西,而同時,他也對哈桑的挺身而出表示了贊許。這一切,都在我的心底埋了一顆怨恨哈桑的種子。
至此,就是1-3章的全部內容。之后的故事我們明天再一起讀書。
從阿米爾描述自己與父親關系時的小心翼翼地措辭間,我的腦海里閃現了一個小姑娘的形象。事情得從08年說起,在08年我們見證了一次生命的奇跡,有一位孕婦生下了五胞胎。隨著五胞胎的降生,讓不堪重負的家里負擔更重。再加上五個寶寶與奧運五娃性別相同,在當時廣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共鳴。大家紛紛伸出援手,幫助這個不富裕的家庭撫養這五個孩子。在14年另一則新聞報道里,我才知道,這五個小朋友,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姐姐。在當時的報道里,小姑娘很回避鏡頭的拍攝,平靜的說,叔叔阿姨是來看弟弟妹妹的。之后在與其父母的溝通中,父母表示,照顧五個孩子,壓力非常大,愛心人士上門關心他們的生活時,他們就把小姑娘關在屋里寫作業,我不知道小姑娘在一門之隔的封閉空間里,聽著外邊叔叔阿姨和爸爸媽媽弟弟妹妹歡聲笑語的交流時,內心是否也像阿米爾一樣與弟弟妹妹產生裂隙,但從她的小心翼翼和沉默寡言來看,是有的。但還好,報道該新聞的記者不僅僅報道了,還請了專業的心理老師上門對父母及小姑娘做了心理疏導,當父母給小姑娘過有了弟妹之后的第一個生日時,向她抱歉之前的冷漠時,我看到了堅冰在融化,我非常希望這不僅僅是一次電視的作秀,而是真的拯救了一個善良的“哈?!?。
其實每一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善良而敏感,他們會在不同的地方有所長有所短。做家長的當然不能像阿米爾的父親那樣,因為孩子不滿足自己的期望而對其疏忽冷淡。高級的父母會聆聽孩子的內心,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并領著孩子找到自己所長得領域,使其綻放光彩。
還好阿米爾有他的拉辛汗叔叔,否則我們就會失去一本如此深及人心的小說。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兩個孩子不好帶。我就見過一位媽媽小X,從懷孕開始就在不斷的與老大溝通和交流。哥哥從妹妹沒出生,就要每天隔著媽媽的肚皮和妹妹說話,在哥哥如愿以償的接妹妹回家以后,對妹妹是格外的愛護有加,奶瓶哥哥給,哭了哥哥哄,妹妹的第一勺米粉哥哥給喂。有一天小X十分激動的對我們說,她一天自己在家帶兩個孩子,慌忙的帶著妹妹去洗澡的時候,忘了先準備好連體衣、紙尿褲、護臀霜、油和濕紙巾。帶妹妹洗完澡出來的時候,發現三歲的哥哥把這些需要的東西整整齊齊的擺在床上。抱著妹妹的她瞬間淚目,又這樣的老大,你們還覺得兩個孩子不好帶嘛?
孩子的一切動作都是家長的縮影。言傳,身教哪個都不能少。同是同一個時代的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日后人品性格上的好壞,完全來自于父母的教育。也有人說這個男孩子過于女性化,是父親本位的缺失。我要說的是,并不是對家人溫柔就是沒有男人氣概,這個概念本身就是錯誤的。最MAN的男人就得能下的了廚房,溫柔對待家人,能上的了戰場,決絕對待敵人。
在父母與子女溝通的這個問題上,前兩天還有一條熱點新聞也十分的觸目驚心。17歲的女高中生被其父親花一年16萬元高薪聘請的名師家教猥褻性侵長達一年之久,而且這樣的行為,還發生在其家中。14個月的補習過程中,除了多次動手動腳的猥褻,還有四次強奸,甚至還在強奸后猥褻該女生不得聲張,否則自己看著辦。
老師的禽獸行為不是我今天的主題,今天我想說的是,在第一次強奸發生以后,該女生就像父親表示其不想繼續補課或者要求換老師??梢哉f父親的不認真聆聽和草率的認為女兒就是不想學習,并要求其繼續跟隨該教師上課,才是把女兒推向火坑的元兇,后三次強奸的發生,父親的失職難辭其咎。
在第一次強奸發生的9個月以后,父母在女兒一再要求安裝的攝像頭里,才明白了孩子一次次的暗示和求助。怒將該老師訴至法院,并判刑12年6個月。遲來的總比沒有的好,但是對孩子的傷害,卻是一輩子的。父母與孩子有效的、平等的、不武斷的溝通,才是建立其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及保障其生理健康的基石。
所以說,父母二字,任重而道遠,要通過認真的聆聽,細心的判斷,來理解孩子的實際需求,而非僅僅是提供孩子衣食住行的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