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聽到一首歌,旋律是Kenny·G的《回家》,歌詞大意也是“回家”。女歌手高亢的歌聲中,包含著對回家的渴望,背后似乎還隱藏著因不能如愿而產生的哀怨與傷感……
《回家》的歌聲與旋律是我感到了心靈的震撼。人們都說,失去了才知道珍貴,但為什么《回家》的旋律如此震撼我這個從未離開過家的人的心靈呢?也許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心靈需求于情感歸宿。每年的春運期間,廣州火車站,我們都會目睹無數民工在凄風冷雨中通宵達旦地排隊,這支隊伍的長度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他們當初背井離鄉,有這各種各樣的目的,然而,漂泊一段時間后,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心愿與信念:回家!
如果細心品味,生活中會有很多值得快樂的時段和場景,例如,當你忙碌了一天,匆匆踏上回家的路,這時,完成了一天的任務,你會感到充實;想著在陽臺翹首以望的妻兒,在廚房里忙碌的父母,你會感到,剛在在辦公室苦苦謀劃、匆匆處理的事情已不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回家!
家是一個擋住了爭斗、關注了愛的世界。多年前,一曲《我想有個家》,撼動了多少人的心扉;春節聯歡晚會上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親情與暖意。沒有家,一個人即使在事業上再成功,在社會上再出名,他也只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游子。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不幸的母親帶著女兒四處流浪,相依為命,苦苦謀生。母親對女兒說,如果我們有個家就好了。女兒說,我們不是有家了嗎,我們只是缺少一個把家裝進去的房子罷了。是啊,家,與其說是物質的擺放與供應,不如說是心靈的需要與渴望。一個人如果沒有家,或者說,沒有家的期望,他就只能是無根的浮萍、心靈的游子。
據說,家庭的英文Family單詞是這樣構成的:Father ?And ? ?Mother, ?I ?Love ?You!
愛我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