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婚姻里,你足夠體諒對方嗎?
身邊有一對夫妻,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從結(jié)婚到現(xiàn)在吵了三四年,終于熬不下去了,這不,快過年了兩人卻在忙著離婚。
看著兩歲多的孩子,兩個人又心疼又無奈,可是又都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累了,家里整日雞飛狗跳,這種婚姻維持下去也沒有意義,不如離了好。
想當初,兩人可是經(jīng)歷了不少磨難才走到一起的,原以為此生就幸福到老了,哪知相愛容易相處難。
男人是做生意的,吃飯應酬是常事,晚歸更是常事,女人獨自照顧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焦頭爛額。女人覺得男人不顧家,沒有了當初的那份體貼,漸漸的看男人哪都不順眼,于是整日抱怨發(fā)脾氣,而男人每次一回到家就要看女人臉色,心里也不痛快。
婚姻生活好不好,其實跟兩個人相不相愛并無太大關系,再相愛的兩個人,不懂得互相體諒,也只能是相愛相殺。
-2-
我想到我一個朋友的父母,在從不談愛情的那一輩人中,我覺得那是我見過最幸福的婚姻。
朋友的父親酷愛釣魚,常常出門釣魚就是一天,叫他吃飯也不回,但他釣魚卻極少有收獲,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空手而歸,旁人常笑侃他是浪費時間,不如在家做點事兒,朋友的母親倒是并不惱,一個人在家默默將家務做好,還會主動將飯菜打包好送到釣魚的地方。
朋友的母親愛跳廣場舞,幾乎每天都要跳兩個小時,于是每天晚飯后朋友的父親就主動的收拾碗筷打掃廚房,收拾完便去廣場上觀看,所以每次在一群女人堆里總能看到一個拍手鼓掌的男人,從未缺席。
閑來無事的時候兩個人就背個小鋤頭,到附近一片待開發(fā)的空地里種菜,種的菜太多了就挨家兒的送給鄰里,兩個人生活過得美滋滋的。
見過太多家長里短的爭吵,倒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相互體諒的夫妻。她理解他的樂趣,他也理解她的喜好,并且愿意為彼此守護那份小幸福。
其實,好的婚姻,就是兩情相悅后的互相體諒。
-3-
那些常常吵架的夫妻,他們吵些什么呢?
大多不過是些雞毛蒜皮。你嫌我往沙發(fā)上一躺什么也不干,我又嫌你太啰嗦,你覺得我不是你想象中的好丈夫,我又覺得是你沒事兒找事兒,于是一言不合就開吵。
只是啊,人間煙火,柴米油鹽,這些小事誰家不是一樣呢?
文壇伉儷楊絳,中國最后一位被稱為先生的女性,她也一樣。她在《我們仨》中寫到她生完女兒住院,丈夫錢鐘書自己在家,每次到醫(yī)院來探望,都會苦著臉坦誠自己做的“壞事”,不僅打翻了墨水瓶、扯掉了門把手,還摔壞了臺燈。
可是楊絳聽后非但沒有生氣,還笑瞇瞇地說:“沒關系,我會洗,我會修。”?她知道錢鐘書從小生活在優(yōu)渥的家庭環(huán)境中,不會打理生活,更不善打理家務,所以她隨時準備“善后”。?
有些人永遠都在抱怨伴侶的缺點,而真正幸福的人都在看伴侶的優(yōu)點。
?
-4-?
夫妻的相處應該是磨合后的圓潤,而不是爭論后的對錯。
嫁給愛情固然幸運,但也要懂得經(jīng)營婚姻,兩個人過日子,互相體諒才會溫暖和諧。丈夫晚歸,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責備,而是關心他的安全;妻子發(fā)脾氣,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埋怨她不懂事,而是關心她是不是受了委屈。
很多矛盾聽起來好像誰都沒有錯,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換位思考,相互體諒。
如果我們都能換位思考,都能體諒對方的不容易,許多的矛盾和誤會,自然而然就化解了。
相愛不易,婚姻更不易。
真正的夫妻,從不是彼此挑剔、一爭高下,而是互相體諒的淺笑溫柔。?
愿我們都懂珍惜,此生無悔。